APP下载

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5-07-24邓江张晋伟姚玉石

艺术评鉴 2015年13期
关键词:声乐高校

邓江 张晋伟 姚玉石

摘要:高校声乐教学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声乐教学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规律,提升学生声乐歌唱能力,培养更多声乐歌唱人才。

关键词:歌唱能力 高校 声乐

声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不仅与学生个人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培养策略有一定关联。高校在声乐教学中,好的歌唱能力培养策略,有助于改善学生在声乐歌唱中的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方面的错误,充分发挥学生的歌唱潜能。对于声乐歌唱能力的培养,可以因材施教,全面、个性化培养学生歌唱能力,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一、声乐歌唱能力培养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

声乐歌唱能力培养教学工作中,应该依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结合高校声乐学科的逻辑结构,可以避免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能够循序渐进,帮助高校学生系统地掌握更加系统、全面的声乐歌唱知识,提升其歌曲能力。提升学生歌唱能力,有助于扩展声乐歌曲的美。循序渐进培养歌唱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懂得去慢慢的积累歌唱知识,可以戒骄戒躁,提升歌唱能力。

(二)发挥引导作用

在声乐歌唱能力培养中,引导学生从最基本声乐知识学起。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要去充分的挖掘声乐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在声乐演唱中的水平。声乐歌唱中,可以彰显学生对于声乐表演的独创性,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身的声乐水平,提升歌唱能力。教师在声乐歌唱教学过程之中,还需要去充分地开发声乐学生在歌唱中的创造力,使其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唱出更好的声乐歌曲。

二、培养声乐学生歌唱能力的策略

(一)创新声乐歌唱能力培养方法

以声乐教学作为载体,创新声乐教学观念,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大学声乐学生歌唱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声乐教学,提升学生对声乐知识的理解与创新能力,更好的提高声乐“因材施教”教学水平,让社会可以会培养出更多的声乐方面的音乐人才。同时,创新歌唱能力培养技能,培养歌唱中学生对声乐气息的控制,使学生可以自如地去控制声乐歌曲演唱中的气息,以便可以正确的表现音乐歌唱的内涵。可以提高学生对声乐歌曲的歌唱水平,可以培养学生根据音的高低去有效的控制气息,当唱高音时,气息控制得要深且稳,使高音区可以形成高声低唱,提升学生声乐歌唱能力。

(二)提升学生声乐歌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断地提升学习声乐歌唱的兴趣,让学生欣赏声乐演唱,提升学生对于声乐歌唱的认知能力。声乐歌唱能力培养教学中,要让声乐学生接触多种不同类型的声乐歌曲,使其可以多多演唱不同类型的优秀声乐作品。在声乐歌唱能力培养中,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的声乐歌唱内容,让高校声乐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声乐歌唱类型;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声乐中享受到歌曲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增加学生学习声乐、演唱歌曲的热情。同时,还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接触大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有助于充分挖掘学生对各类声乐作品的审美体验,并且还应该教会学生去辨别美好的声音,以便学生可以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好的歌唱技巧。在声乐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协同教学,使学生可以认知声乐知识,提高学生对声乐歌唱的兴趣,提升其声乐演唱水平。

(三)提高教师水平

提高声乐师资力量,提升教师声乐水平,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创新声乐教师典范,重视声乐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因材施教”实施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与教师交流沟通,对学生目标有全新的认识,调整学生学习态度与状态,防止学生“欲速不达”。并且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做老师,模拟一下声乐教学过程,多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学生定位目标。声乐课堂上,教师的水平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歌唱的理论知识、歌曲的演唱方法以及歌曲的思想内容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去理解声乐理论,这样才有助于让学生在理解声乐概念的基础上去掌握处理声乐的方法,形成学生自身的声乐技能。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重视培养学生歌唱能力,对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以及加入外部的引导,发展学生的音乐个性,了解、辨析学生声音条件,如有的学生中声区厚实,有的学生低声区丰满,有的学生擅长花腔,故此,声乐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应对学生声部进行鉴定分类,使学生嗓音得到正确发展,根据不同学生的嗓音性质,分析学生歌唱中的声音特点,对其实施有效的声乐歌唱训练,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引发发声器官疾病,提高声乐教学质量,而且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教师在声乐歌唱能力培养中,可以根据高校声乐学生自身条件因素,从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音高、节奏感以及音乐敏锐度等因素,扬长避短,发挥学生声乐水平。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在学生原有掌握的知识经验上,丰富声乐教学,辅助声乐教学实践,如在高音方面的声乐教学中,针对唱高音上不去的学生,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用“真假混合”方法唱,掌握正确的声乐呼吸“腹式呼吸”,把气息沉到腹部,然后用“脑门”发声。如果学生的低音、中音用真声唱很容易,那么首先练习高音的假声,刚开始声音会很虚,慢慢练习多了,学生可以领悟到“真假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唱歌方法,这样出来的声音不会感觉虚,而且唱上去很容易,激发学生声乐歌唱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高校声乐教学中,应积极创新培养学生歌唱能力的路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对各类声乐作品的审美,教会学生去辨别美好的声音,以便学生可以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好的歌唱技巧,从而提高学生歌唱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瑞雪.声乐歌唱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戏剧之家,2014,(04).

[2]马宁汝.声乐歌唱能力的培养浅析[J].金田,2012,(03).

猜你喜欢

声乐高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怎样在声乐演唱中做到“以情带声”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