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演奏技巧

2015-07-24许静雯

艺术评鉴 2015年13期
关键词:门德尔松演奏技巧

许静雯

摘要:门德尔松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他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而他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更是他音乐风格的完美体现。在作品中,作曲家既基于传统又勇于创新,使古典和浪漫完美结合。

关键词: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演奏技巧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非常著名的协奏曲,了解它的演奏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第一乐章为例,仔细分析一下应该如何演奏奏这个作品。

首先在主部主题部分,这一部分是整个第一乐章的核心和动机,之后的部分基本上都是对主部主题的变形和发展。主部主题的旋律看似很简单,但是就这一部分的小提琴音准而言,还是比较难把握的,严格的音准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基本。大量的换把铸就了这个部分音准之难。具体来说就是,从第二小节小提琴进入主旋律以后,在节奏上一定要保持乐队进入时的节奏。小提琴的第一个B音,一定要带一点音头,表现小提琴独奏的地位。到了第25小节至39小节是一连串的三连音,一定要注意把握好三个音的时值是平均的,而且这个地方的三连音,作者门德尔松标注的弓法又像是切分音的感觉,所以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先分弓进行练习,由慢到快。乐谱上在每一个三连音的强拍上都标注了重音。这也为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提高了节拍的强烈感。在39小节三连音结束,所以40小节的长音G一定要站住,而且小提琴在演奏的时候一定要干净和清晰。另外,在谈到主部主题的速度时,著名的小提琴家米沙曾经说过,它的标记是非常热情的快板,这只是整个要求,是对整个乐队而言的,但是一开始的时候作曲家并不是这样做的,经常有人因为演奏的技巧没有把握好,而把主部主题演奏得不清不楚。

连接部分的前面跟主部主题前面一样要注意音准的把握。97到104小节是持续的双音三连音,这里的练习方法和主部主题一样,先进行分弓的练习,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这里是双音,所以在演奏的时候,尽量做到每一个音都要清楚,可以在每一个三连音的第一个音,也就是在它的强拍的位置加上一个重音记号,这样不仅可以使整个三连音听起来更清楚,也可以使乐曲更有向前推动的效果。从113到125小节是八分音符的分解和弦,这个时候小提琴一定要注意音准,因为里面有很多增二度,练习时仍然应该先使用分弓,熟练以后,再按照乐谱上的演奏。

副部主题形式和规格上跟主部主题差不多,但是情感上略显委婉和含蓄,所以小提琴在演奏的时候,可以把速度放慢一些,然后揉弦的幅度变大一些,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表现感情效果。从173小节开始,又是一连串的三连音,演奏方法跟前面一样,先放慢速度,力求每个音都非常准,然后慢慢加速度,一点一点往前推进。具体做法跟前面一样,在这里笔者就不详细论述了。

展开部的演奏按照主部主题的方法就可以了,主要是由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构成的。这里重点讲一下这个部分的华彩片段。华彩开始的时候,采用了分解和弦的形式,突出强拍位置上的低音,后面紧跟着一串十六分音符,从299到308小节是由三个相近的乐句组成的,不断突出和强调主题动机。309小节到324小节,作者采用了二分音符的颤音,小提琴在演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运弓的平均和均衡,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幅度可以大一些,根据需要逐渐加大密度。328小节到333小节是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演奏时要保持连贯性。从334小节开始,乐谱上标记了跳音,手腕和小臂要放松,再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节奏,自然就跳起来了。从345小节开始,乐队悄悄的进入,演奏主题动机,这个时候独奏的小提琴在运弓的力度方面应该弱一些,使得乐队推动小提琴进入再现部。

由于再现部和呈示部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演奏技巧也差不多,唯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第455小节和456小节的三连音的低音部分不再像前面所说的那样重音落在低音上,这里的低音小提琴只需要轻轻带过就可以了。在498小节到这个乐章的最后,一定要注意音准,小提琴在演奏的时候琴弓的长度逐渐加强,使其推向高潮以后结束乐曲的第一乐章,在管弦乐队中,慢慢进入第二乐章。

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无疑是浪漫主义时期一部典型的代表作,这首作品无论我们什么时候听都有一种新鲜空气似的气息扑鼻而来,门德尔松的音乐甚至比贝多芬的音乐有着更久远的生命。至此,本文讲述了对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演奏技巧的整体论述。对整个乐曲的演奏技巧都做了尽可能的详细论述。要想完全掌握,就要循序渐进,刻苦练习,努力体现出作品的精美和优雅,再现出一幅抒情的风景画。

参考文献:

[1]高婀娜.精致的笔法 浪漫的情怀——读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J].内蒙古艺术,2009,(02).

[2]李近朱.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02).

[3]易铭.门德尔松创作完成《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J].小演奏家,2009,(09).

[4]唐薇.浅析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之演奏方式[J].科技资讯,2007,(14).

[5]宋莉莉.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价值[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01).

猜你喜欢

门德尔松演奏技巧
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创作思想分析
门德尔松音乐作品创作风格浅析
“浪漫派大师”门德尔松的故事(四)
“浪漫派大师”门德尔松的故事(二)
门德尔松的诚实
关于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若干思考
海顿弦乐四重奏《骑士》的作品风格和演奏分析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河南派唢呐演奏中气息运用技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