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想法

2015-07-21张逸青

课外语文·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

张逸青

【摘要】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结晶,具有极为丰厚的精神内涵,结合文言文中考现状,就文言文忌讲成古汉语;文言文教学应突出爱国主题;文言文教学要讲出规律等方面阐释了个人的想法。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想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同时,它又可以使中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对于了解并继承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文言文教学忌讲成古汉语

当前,文言文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把文言文讲成古汉语。具体表现在讲一篇文章往往离开思想内容只孤立地、繁琐地讲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句式的特点等古汉语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教授一些古汉语知识是必要的。但是把文言文讲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课,势必把文章弄得面目全非,使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

比如《岳阳楼记》,此文状物的形象,布局的巧妙,意境的高远,立意的超群,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讲这篇文章时,如果不注意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而一味地讲“之乎者也”的用法,那学生的收获就微乎其微了。学生既不能从文章里了解古人所表达的有益见解,也难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当然,对文言文的内容分析也要注意全面性。我教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深有感触。作品通过捕蛇者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税而甘愿冒着死亡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唐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如果只分析到这不够深刻。我们还应注意到作者写这篇“说”的目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我们应该在这个“得”字上仔细推敲。倘若观人风者读到《捕蛇者说》,他是不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赋税过重的问题呢?这样就将学生推到了内容分析的两难思索:如果我们相信观人风者能很好解决人民赋税过重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从孔子时代到唐代甚至整个封建社会这一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呢?如果我们不相信观人风者能体察人民疾苦,柳宗元不是多此一举吗?经过思考,我们不难理解:这是封建社会无法克服的社会矛盾。我们学习《捕蛇者说》其实不仅要同情古代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还要敬仰作者热忱的爱国情怀,更要忆苦思甜,珍惜当下幸福。所以我反对把文言文讲成古汉语,强调内容分析时,一定要做到全面,才能达到学习古人作品的现实意义。

二、文言文教学应突出爱国主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强烈地感受到中学语文课本有不少古代诗文都具有这种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诗人通过写自己的身世和国家的遭遇,表明了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英勇无畏的献身气概,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纵使“山河破碎风飘絮”,且又“身世浮沉雨打萍”,但只要参透“人生自古谁无死”总会“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在生死患难之中,为国而生,为国而死的爱国精神是多么感人。文天祥所表现的爱国思想和行为,可以使学生懂得,在国家民族面临危急的生死关头,应如何对待生死的问题。

《赵普》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的教材。赵普身为宋相,为国晚年勤奋苦读,能为国冒死奏建人才,细节中无不体现志士仁人的治国热情。在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任务面前,要求我们必须继续高举爱国主义的光荣旗帜,发扬祖国的利益和荣誉高于一切的精神。文言文是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好教材。

三、文言文教学要讲出规律性

文言文考分比例大,学生学习难度大,如何化难为易呢?办法就是教者要善于对知识进行提炼,抓住重点,讲出规律性。这样就可以以易驭难,以简驭繁。针对学生实际和考试实际,把文言文分成几个专题讲授。下面举三个方面内容说明。

1.讲断句规律。会断句就是会读,会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要根据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断句。

(1)主谓之间要断句。陈胜者,阳城人也——主语,“陈胜者”后断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强调主语“青”,断句。

(2)宾语之后应断句,宾语后有补语时不断句;补语之后应断句。师不必贤于弟子——在补语“于弟子”后断句。

(3)看虚词,虚词和句法有关系,了解虚词在句子里所处的前后位置,也可以初步断出句读。如语尾助词:“之”“乎”“者”“也”“耶”“哉”“耳”“欤”常用在句末,介词‘“于”“以”,连词“以”“而”常用在句中;发语词“盖”、“夫”“初”,谦词“窃”“请”“敢”“敬”一般用在句子开头。

2.给归纳实词。要求学生掌握一百多个常用多义实词。语文教育家王力教授认为“掌握常用词的常用意义”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钥匙。

3.要掌握翻译技巧。文言翻译是每年必考的试题。我教给学生的翻译技巧是:首先明确翻译的原则:信(准确,忠实原文)、达(语言流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雅(富有文采)。其次,教给翻译的方法。

(1)通读全文,把握中心。

(2)单音变双音,逐句对译。

(3)词语增补。补主语、宾语、介词。

4.词语删留。有一些文言虚词,在古文中有一定表达作用。但用现代汉语翻译却找不到相应的词,或者译出反而别扭。如:夫战,勇气也。“夫”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也”表示判断的语气,不能直译。这两个字都可删去。全句可译为“打仗是靠勇气。”有的词如国名、地名、官名、年号、帝号、人名等专有名词,翻译时将原词保留下来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1]钱吕明.《文言文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京),2007(7).

[2]李建邡.《教苑漫谈》[M].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初中文言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文言文教学探索与实践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