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5-07-21张静金云学陈洪美

科技资讯 2015年16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张静 金云学 陈洪美

摘要:在我国高等学校中,绝大多数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院校都将材料学科作为自己的重点学科来发展,并且将重点放在新材料的研发等前沿学术研究工作。然而对于我们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这一类学校,办学方向不同于学术型大学,而是直接为本地的行业和企业服务,学以致用,为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应用型人才,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和改革适用于本校培养目标下的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针对直接为地方企业服务类大学材料成型专业学生,从企业调研确定对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指标,适当调整课程体系安排,加强课程设计和实用技能培训,以及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探索3+1培养模式等方面,分析了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a)-0000-00

材料与信息、能源并列为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构成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新材料的发展被各国列入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我国高等学校中,绝大多数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院校都将材料学科作为自己的重点学科来发展,并且将重点放在新材料的研发等前沿学术研究工作。然而对于我们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这一类学校,办学方向不同于学术型大学,而是直接为本地的行业和企业服务,学以致用,为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应用型人才,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和改革适用于本校培养目标下的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

1 准确定位材料专业对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指标

张家港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东临上海,南接苏州、无锡,西靠国际商港,北濒扬子江畔,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拥有全国唯一的内河型保税区,工业发达,经济实力强。材料成型专业相关企业多,拥有沙钢、永钢等大型钢铁企业,经营钢铁冶炼、钢材轧制、金属轧制设备等业务。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地处张家港,便具有为张家港经济服务、培养材料成型相关专业对应人才的义务。2005年张家港校区自成立以来,便开设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铸造方向,2009年为本地企业输送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建校初期,材料专业学生培养大纲和培养目标主要借鉴镇江本部已有方案,侧重于学生理论和科研方面培养。随着与地方企业的不断沟通、交流,了解输送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通过对江苏省与材料专业相对口的企业,如沙钢、永钢、骏马钢帘线等企业进行调研,明确企业对人才需求指标,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修改、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对企业的调研结果发现,企业急需实践能力好、专业知识扎实、有一定领导能力的毕业生。因此针对本校学生就业的需求指标,适当调整课程体系设置。科研学术型高校材料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一般强化理论基础课程,加强国内外研究前沿新材料、新工艺、新理论的讲授,如《物理化学》、《晶体学基础》、《复合材料》、《凝固理论》等,并且所介绍制备工艺一般适用于学校实验室科研研究用,对传统的铸造工艺、造型材料等实践性强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以服务本地企业的实践性为办学目标的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进行教学大纲设计时,应区别于前面所提到科研学术类高校。比如对于铸造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时,为迎合企业需求,加强了实践类课程《铸造工艺学》、《铸造合金熔炼》、《铸造设备及自动化》、《材料成型CAD》、《材料测试方法》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指导。通过提高教学学时、增加课程设计、加强企业实践等措施突出这些专业实践课的重要性。此外,企业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领导管理能力。因为本科生经过四年的高等教育,对其个人素质和领导能力要求显然要高于其他社会人员。因此,在制定材料专业教学大纲时,要适当考虑通过增加管理类公共选修课、设置企业管理人员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

2 加强课程设计和实用技能培训

根据本地经济发展需求适当调整培养目标,加强实践类课程学习,不能仅仅是通过提高教学时数、增加教学内容来体现,而是应该从加强与理论课相对应的课程设计和实用技能培训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形成完善的授课体系。学术型研究类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安排时间较少,并且与理论课脱节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理论课知识时觉得枯燥无味,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实践课安排时往往也只是流于形式,以布置图纸、作业等形式为主,没有对相应的专业知识进行加强。因此一门专业课学完后,知识完全没有掌握,很快就会遗忘。学生到企业工作后发现,很多专业知识又需要从新开始学习。因此,需要在课程体系设计时,需要合理设计,实践环节紧跟上理论课程内容,并对其形式进行完善,针对理论课需要加强的知识分点或分章进行训练,这样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实践化,为其参与校企合作、毕业工作提供前期的专业准备。

这些教学实践类课程包括金工实习、合金设计与熔炼、CAD/CAM技术课程设计、铸造工艺数值模拟等。大四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往往存在纸上谈兵、课堂所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脱离的问题。对于铸造专业学生,虽然能看懂铸造工艺设计手册,但对于企业具体的零件无法实现其铸造工艺设计。因此,在学校授课时以企业生产铸件案例为指导前提,形成系统的课程理论加课程设计体系,模拟实际工作内容,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铸造工艺学》对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学生是重要的一门基础课,也是专业性和实践性兼顾的一门专业课。这门课的系统性课程体系设置为:首先,学生通过32学时的理论学习,初步掌握铸造工艺设计的原则方面的理论知识,包括铸造工艺的选择,分型面、浇注位置的选择,浇注系统的选择等,并设计出合理的铸造工艺方案参数。再根据铸造相关国标规定的图纸画法,设置1周左右的实践实践,通过CAD、Pro/E等绘图软件的学习培训绘制出相应的零件图、铸件图。然后,设置1周的实践时间,通过anyCasting、PROCAST等模拟软件来模拟整个铸造过程,分析铸造充型、凝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气孔、缩孔、夹渣等缺陷及其分布情况,并对铸造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铸造工艺。最后,根据所设计铸造工艺方案将铸件浇注成型。对所得铸件进行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验证所设计铸造工艺方案可行性。最终形成完整的从设计到模拟再到浇注的完整铸造工艺过程。这样系统的课程设计体系设置,可以让学生充分将所学理论知识实践化,并且可以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途径,然后返过来解决问题。经过初步的实践培训后,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等比赛形式,灵活运用铸造工艺设计所学内容,检验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想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的学生,可以联系相关的铸造工程协会等机构,开展CAD/CAM技能培训、铸造工程师培训和认证工作,也为以后进入企业成为一名合格的铸造工程师打下基础。学生拿到相应证书也可以为求职提供更充分的资本和筹码。

3 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

通过学校和企业横向课题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及教师技术服务基地平台,建立学生盯岗实习基地,进行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地处张家港,材料成型类企业比较多,对新材料、新成型工艺等方面技术服务需求迫切。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加强了与张家港地方企业合作,与沙洲阀门有限公司及骏马钢帘线有限公司等进行横向课题研究,并将铸造专业大四学生派到企业展开毕业设计工作。一方面学生可以及早熟悉工作环境,并以企业技术人员为导师,深入学习材料专业相关知识与实际操作方法,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下一步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打好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对企业课题的指导,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更有效提高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现在校区青年教师大部分为研究生、博士毕业,在校读研期间完成或参与的导师课题大部分为基础理论学习,对实践类课程教授方面缺乏实际生产经验作为支撑,比较枯燥,教学效果差。通过校企合作,不仅拓展了高校教师的研究领域,更是补充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青年教师更可以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共同申报省级、市级研究项目,实现产学研的可持续性发展。

除此之外,在前期带领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的基础上,与“江苏常铝铝业”、“江苏天工国际”、“张家港华程钢管”等企业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建立学生盯岗实习基地。大部分科研学术型高校的生产实习都存在走马观花、形式大于效果的问题,而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放长,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从熟悉企业生产产品、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到发现生产问题并能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企业问题,真正成长为专业技术人员。因此探索发展材料专业学生“3+1”培养模式很有必要。对于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压力加工专业学生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学生在校学习3年理论知识,大四1年时间进厂工作。通过之前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企业提供的锻造、热处理、模具加工等生产性实训岗位工作,将之前所学理论知识如材料成型方法及技术、模具材料及强化技术等实践化并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实现从纸上谈兵到理论转化为实践、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良好过渡。

4 结语

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具有高级实际技能的毕业生,是更好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高等本科院校充分利用地域环境所提供的资源条件,走与区域经济、地方市场紧密结合的道路,并适时调整培养目标,通过加强自身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将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可以促进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培养人才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有着重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维中,陈福,毛新宇,等. 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铸造设备与工艺,2012 (6).

[2] 朱亨荣, 汤迎红, 金仁钢, 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3] 徐时清, 张健. 材料科学专业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9 (11).

[4] 郑举功, 陈泉水, 刘晓东, 等. 材料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J]. 高等理科教育, 2011 (6).

[5] 杨少锋, 柳秉毅. 基于校企合作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6).

一定保留:

通讯作者: 张静,女,汉族,讲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有色合金及其复合材料

基金项目:SJY20140612;ZKR1302;JGLX13_068.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