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2015-06-25何修玉李跃东吴泽华程礼川

关键词:动脉血肺泡肺动脉

何修玉,李跃东,吴泽华,程礼川

(解放军105医院重症医学科,合肥 230031)

脑钠肽是一种由心室肌合成分泌的神经肽类激素的一种,其在调节血压、体液平衡和血管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2]。作为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参与者及心脏参照物,脑钠肽在现代研究领域不仅可以作为评价心血管系统能力的有效指标,还能进一步协助我们评价多类器官功能[3-4]。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血浆脑钠肽水平的数据变化,探究这个变化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82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均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入院时患者血气分析诊断为II型呼吸衰竭。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功能衰竭或肺部感染严重的患者;严重影响血浆BNP浓度的基础疾病患者;拒绝签署知情协议书的患者。同时排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pH<7.2,且低氧难以纠正(充分供氧后PaO2<50mmHg)、严重呼吸困难且难以抑制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数字表随机法均分为两组,其中无创组患者41名,男25名,女16名,年龄范围61~79岁,平均年龄(67.26±5.9)岁;有创组患者41名,其中男24名,女17名,年龄范围(63~77)岁,平均年龄(69.58±6.4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APACHEII评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平喘祛痰、强心利尿、皮质激素和气道护理等)的基础上,有创组采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由于病情的差异,可选用全部或部分自主呼吸为主的通气方法,即设置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或PSV+PEEP参数潮气量为8~10mL/kg、呼吸频率为12~20次/min、PEEP初始设为0.29~0.49 kPa、吸入气体氧含量初始为40%~100%;无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模式与有创机械通气组一致,压力支持水平为0.78~1.47kPa。

1.3 统计项目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4h抽取肘静脉血样加入依地酸钠分析BNP水平,记录pH值,由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正规的医疗操作,血浆脑钠肽浓度小于90ng/L。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及后续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测测定肺动脉压力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操作均需SPSS1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动脉血气经各项指标分析无显著性差异,机械通气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O2进行性上升,而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有创通比无创组改善明显,详情见下表2。

2.2 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含量及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较入院前,机械通气治疗后24h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及肺动脉压力均明显下降,治疗后有创通气组较无创通气组血浆脑钠肽浓度及肺动脉压力下降显著。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数据统计结果

3 讨论

高血压伴呼吸衰竭的原因,主要由一下构成:肺泡的通气与灌注周围毛细血管血流的比例必须协调,才能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5]。正常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4L,肺毛细血管血流量(Q)5L,两者之比为0.8。如肺泡通气量在比率上大于血流量(>0.8)。则形成生理死腔增加,即为无效腔效应;肺泡通气量在比率上小于血流量(<0.8),使肺动脉的混合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进入肺静脉,则形成 动静脉样分流。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产生缺O2,而无CO2潴留[7]。此因混合静脉血与动脉血的氧分压差要比CO2分压差大得多,前者为7.98kPa,而后者仅0.79kPa,相差10倍。故可藉健全的肺泡过度通气,排出较多的CO2,以代偿通气不足肺泡潴留的CO2,甚至可排出更多的CO2,发生呼吸性碱中毒[8-9]。由于血红蛋白氧离解曲线的特性,正常肺泡毛细血管血氧饱和度已处于平坦段,即使增加通气量,吸空气时,肺泡氧分压虽有所增加,但血氧饱和度上升甚少,因此藉健全的通气过度的肺泡不能代偿通气不足的肺泡所致的摄氧不足,因而发生缺O2。氧耗量 氧耗量增加是加重缺O2的原因之一,发热、寒战、呼吸困难和抽搐均将增加氧耗量[10]。寒战耗氧量可达500mL/min,严重哮喘,随着呼吸功的增加,氧耗量可为正常的十几倍。

从本文的研究能够明显看出,有创机械通气技术在多方面优于无创机械通气技术,但有创性机械通气别于无创的主要问题在于有气管内导管,造成呼吸道细菌感染。BNP是心衰患者病情程度的预判标准,但多项研究表明BNP增加的可能因素为肺动脉肥大导致心衰,或者是肺动脉高压情况下所致。本研究表明机械通气能够明显降低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水平,并且有创性机械通气优于无创。无创虽然应用方便、并发症少,但是存在漏气、无法高压支持等缺点。

[1]刘洪波, 赵顺成, 张中学等. 有创机械通气对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脑钠肽的影响[J]. 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10): 1898-1899.

[2]赵丽华, 肖丽.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65例体会[J]. 山东医药, 2011, 51(3): 37-38.

[3]彭莉, 陈宇辉, 田红等. 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7): 664-665.

[4]兰亚明. 机械通气对老年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3): 3066-3067.

[5]Stamm berger HR, Kenney DW. Paranasal sinuses: Anatomic termin ology and nomenclature. Ann Oto Rhinol Laryngol, 2011, 167(supp l): 7-16.

[6]WormaldPJ. The agger nasi cell: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anato m y of the frontal recess.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1, 129: 497-507.

[7]Choi BI, Lee HJ, Han JK, et al. Detection of hypervascular nod ular hepatocellur carcinomas: value of triphasic helical CT compare d with iodized oil CT[J]. AJR, 2010, 157(2): 219-224.

[8]徐效峰, 李元广, 梁雄.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呼吸衰竭的观察[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10):179-181.

[9]关晶, 李建民; 机械通气中呼气末正压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 [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11(3): 267-268.

[10]王乐; 颜伟健; 刘伟等;地昔帕明对脂多糖急性肺损伤小鼠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11(1):458-459.

猜你喜欢

动脉血肺泡肺动脉
勘误声明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超声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