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结消肿散治疗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临床研究

2015-06-25陆英华吴亦波王英男余进进

关键词:血竭消肿淋巴

陆英华,吴亦波,王英男,杨 花,余进进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无锡 214062)

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妇科肿瘤重要的转移途径,因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妇科早期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1]。其手术范围广,时间长,创伤大,术后易发生并发症。盆腔淋巴囊肿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报道发生率在25~45%[2],可伴随发热、疼痛、下肢水肿等不适,严重者出现肠梗阻、肾积水、下肢水肿、静脉血栓等,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淋巴囊肿治疗方法主要有:(1)细针穿刺抽液:成功率和复发率均较高,而且反复穿刺易引起感染[3];(2)注射硬化剂:在彻底抽液后注射硬化剂如无水酒精、四环素、2%~3%碘酊、平阳霉素等,可以使囊肿壁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进而使囊壁纤维化、闭合[4,5]。此方法能减少复发,但容易误注入周围组织引起严重并发症;(3)手术治疗:当其他方法无效且压迫症状严重时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囊肿,有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开放性手术能彻底切除囊肿、囊壁,但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多数患者都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腹腔镜属微创手术,可弥补开放性手术的不足,但需要全身麻醉,而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全身麻醉[4];(4)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辨证认为,淋巴囊肿属手术创伤,瘀血与湿热之邪互结,积而成症[6];因而以往常采用金黄散外敷等中药治疗,结果显示金黄散外敷能够消减症状,治愈囊肿, 治疗淋巴囊肿的有效率可达到93%[7,8],但对淋巴囊肿的缩小情况未作进一步的研究。因前几种方法均有创性且有一定的并发症,因此目前临床治疗术后盆腔淋巴囊肿都采用金黄散外敷。但我们曾处理一例术后血肿合并感染,抗炎治疗同时金黄散外敷却无法缓解病情,而改用散结消肿散却使病情很快好转。鉴于中药散结消肿散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瘢的作用,常用于痈肿疮毒治疗,有研究认为其对小鼠黑色素瘤也有一定的效果[9],因此,本研究结合我们以往对散结消肿散的临床实践经验,对术后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经B超检查发现淋巴囊肿或术后常规B超检查发现淋巴囊肿者,采用散结消肿散外敷,观察淋巴囊肿消退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并与以往常用的金黄散外敷对比,观察散结消肿散的临床疗效,从而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治疗探索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术后48h常规拔除盆腔引流管,拔管后一周内出现淋巴囊肿的患者100例,平均年龄47.8岁,其中宫颈癌75例、子宫内膜癌25例,囊肿直径平均2~12cm,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盆腔胀痛、下肢水肿等症状。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散结消肿散治疗组和金黄散治疗组。两组患者年龄、囊肿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散结消肿散组,用青黛、明矾、乳香,没药,雄黄,血竭,梅片制成细粉。以白醋调成糊状,外敷于下腹部触诊或B超显示囊肿所在部位,表面覆盖保鲜膜,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一疗程。金黄散组,用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苷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同上法外敷局部,治疗一疗程(7天)。经治疗一疗程后,复查B超了解盆腔淋巴囊肿消退情况,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

1.3 疗效评估 有效:囊肿消散或软化缩小,疼痛及下腹不适消失或明显缓解;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 金黄散治疗组有效率94%,散结消肿散组有效率9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两种中药外敷的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间发热、腹痛、水肿,血象异常等临床症状无显著差异,P均大于 0.05(表 3)。

表3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2.3 两组药物治疗后囊肿大小变化情况,测量和计算囊肿缩小率,即治疗后缩小的囊肿直径/治疗前囊肿直径的百分比。

散结消肿散组囊肿缩小率为86.50±8.25%,金黄散组囊肿缩小率38.23±10.10%,两组比较P<0.01,散结消肿散组囊肿缩小率非常显著高于金黄散组。

3 讨论

淋巴囊肿形成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在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时,由于腹膜后留有死腔,特别是在完全彻底的淋巴结切除后盆腹膜缺损大,关闭盆腔腹膜时,人为造成腹膜后死腔,原有的淋巴循环紊乱,淋巴液回流障碍,从下肢回流的淋巴液滞留在盆腹膜后,如引流不畅,或局部间隙大,后腹膜间隙内液体积聚而形成淋巴囊肿[10]。

中医认为湿热与瘀血互结是形成淋巴囊肿的主要病机[6]。治疗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散结消瘢。散结消肿散由青黛、明矾、乳香、没药、雄黄、血竭、梅片七味中药组成。其中: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明矾清热消肿、解毒,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乳香、没药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雄黄能清热解毒、退肿;血竭主要功效活血散瘀、收敛止痛;梅片清热止痛。李东等研究发现青黛内服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而外敷抗炎作用较强[11]。乳香和没药对外伤引起的小鼠足肿胀外敷后有明显的消肿作用[12]。对血竭研究显示,明显抑制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壳炎症、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 ,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13];血竭可抑制大鼠琼脂肉芽肿的形成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14]。金黄散全方由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苷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十味中药组成,其中姜黄通经止痛,大黄、黄柏清热解毒,苍术、厚朴、陈皮行气燥湿,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从散结消肿散药物的组成和作用看,显示其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化瘀消肿的功效,常用于痈肿疮毒治疗,而且对小鼠黑色素瘤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对因湿热与瘀血互结形成的淋巴囊肿具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散结消肿散与传统的金黄散治疗组相比,虽然对患者症状改善两者无显著差异,但盆腔淋巴囊肿缩小率方面,散结消肿散明显优于金黄散。同时观察到在散结消肿散组中有两例合并感染者,金黄散组有一例合并感染者,在静脉抗炎治疗同时,前者体温下降、局部红肿痛消失早于后者(2天VS 3天),因病例样本太小,未计入统计范围。该项研究尚未见类似报道。

本研究提示,在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盆腔淋巴囊肿手段之前,中药外敷不失为一个有效治疗盆腔淋巴囊肿的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散结消肿散外敷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一种新的且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样本均采用了术后10天内的病例,此时盆腔淋巴囊肿形成时间短,囊肿包膜尚未明显纤维化增厚,外用药可以渗透作用于病灶,因此效果较好。为此我们建议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在盆腔引流管拔除后,在患者有发热、疼痛、下肢水肿等主诉,或体检发现盆腔包块时,尽早B超检查,确诊盆腔淋巴囊肿后尽早散结消肿散治疗,可以减轻病人痛苦,获得满意疗效。对远期发现的盆腔淋巴囊肿,尤其是经过盆腔外照射治疗的病例,此时淋巴囊肿包膜纤维化增厚,药物难以渗透进入病灶,也许疗效会下降,我们还将作进一步的研究。

[1]Lefebvre G, ALLaire C, Jeffrey J, et al.SOGC clinical guidelines Hysterectomy[J].J obstet Gynaecol , 2002, 24(1): 37-6l.

[2]Achouri A, Huchon C, Bensaid C, et al.Complications of lymphadenectomy for gynecologic cancer[J]. Eur J Surg Oncol., 2013, 39(1):81-86.

[3]唐雄志, 罗兆芹, 邓艳红.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淋巴囊肿的防治进展[J].中华癌症防治杂志, 2009, 3(3): 261-263.

[4]朱江, 张硕, 闰大晶.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盆腔淋巴囊肿[J].武警医学, 2012, 23(4): 293-295.

[5]吉斌.现代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M].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 49.

[6]贾爱萍.中药口服并保留灌肠治愈淋巴囊肿1例[J].山西中医,2012, 18(7): 5-6.

[7]余娟彩, 桂芳.金黄散局部外敷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 2008, 23(4): 17-23.

[8]杜晓红, 谢娟, 胡凤侠, 等. 中药热敷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淋巴囊肿的疗效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 2010, 18(7): 1462-1463.

[9]马显光, 蒋洪, 孙丽丽, 等. 中药和激光对小鼠黑色素瘤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 2011, 19(2): 238-241.

[10]曹泽毅, 主编. 中华妇产科学[M]. 第2 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2044-2045.

[11]李东, 武彦舒, 王灿, 等. 青黛镇痛、抗炎药效学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13): 137-139.

[12]Feng NP. The distill technics and easing painfunction ofmastic andmyrrh[J]. Chin TraditPatMed, 2004, 26(11): 956-958.

[13]雪瑜, 何飞, 李友娣. 广西血竭的消炎止痛作用及毒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 (3): 171-173.

[14]向金莲, 张路晗, 程睿, 等. 血竭消炎止痛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22(2): 110-111.

猜你喜欢

血竭消肿淋巴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血竭三七接骨膏超微粉碎工艺的优化及其粉体学性质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正交试验优化麒麟血竭中血竭素的超声提取工艺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
马凤琴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胃黏膜肠化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