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高校音乐教育创新路径的几点思考

2015-06-03李道春

艺术评鉴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创新策略

李道春

摘要:在大学中开展音乐课程,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能够让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得到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高校音乐教育却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师教学能力低、教学模式落后、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等等问题。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着重探索了提高大学音乐教育水平的具体策略。力求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 创新 教师 学生 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需要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逐渐设置了正规的音乐课程。然而,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还很不充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要想充分发挥高校音乐教育的功能,就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更新教学观念,有针对性地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和现状

笔者认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音乐本身是对人的情感的抒发,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人类的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音乐,因为有了情感基础才有了魅力;音乐,因为有了情感基础才能触动人类的心灵,影响人类的情感。学生学习音乐,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其次,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可以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欢喜的音乐会让人情绪高涨,悲伤的音乐会让人痛哭流涕,草原粗犷的歌曲会让人仿佛置身于广袤的草原,温情的歌曲像是温暖的春风轻抚着人们的心灵。音乐可以给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独特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再次,音乐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据相关研究表明,音乐的有规律的节奏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使人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可以使人的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注意力都得到发展。最后,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音乐可以培养人类的优雅气质和审美能力,可以培养人类优秀的精神和品质。

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教学观念陈旧落后。一些高校和教师对音乐教育的功能缺乏深刻的认识,认为音乐这门课程可有可无,无关重要。这就要求高校和教师要明确音乐教育的意义所在,积极更新音乐教育观念,以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其次,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方法过于单一和老套。一些教师在授课中,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认为只要让学生学会唱歌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殊不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也相当重要。此外,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情兴趣。最后,高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态度不端正以及缺少有效的评价标准等问题都影响了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对当前高校音乐教育创新路径的探讨

(一)对学生加强审美理念教育

音乐这门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音乐的最初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音乐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让音乐更好地发展下去,有利于充分发挥音乐对人类的积极作用。目前,很多院校已经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对音乐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教师却忽略了对学生审美理念的教育,出现了学生的审美水平低的的状况。鉴于此,教师要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于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构建科学的音乐教学体系

首先,高校和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状况,要根据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其次,高校应当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学校要提高音乐教师招聘条件,同时也要为在职教师提供一些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选择性的教学,同时增加一些其他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学生了解的音乐知识越多,也就越对音乐感兴趣。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他们对音乐的观点和看法,积极肯定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精神。最后,学校要完善音乐教学的考核制度。学校应该以提升学生音乐方面的造诣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师判定分数的方式。

(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据笔者调查,教师那套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和践行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景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此外,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即使是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也会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实践流于形式。鉴于此,高校应当积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社会实践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感知音乐的魅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社会交际能力。比如,学校可以开办节日晚会、迎新晚会、举行歌唱比赛、校园歌手大赛等,也可以联系一些社会单位,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唱歌综艺节目。

三、结语

音乐对人类的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它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懂音乐的人能够更好地生活。高校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功能,要不断完善音乐教学的相关制度以及设施。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不断学习和践行科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自己对当前高校音乐教育创新的几条思路,供广大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

[1]于海涛.对当前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J].音乐时空,2013,(07).

[2]谢秋瑾.关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3]张以一,刘华.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黄河之声,2011,(02).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教育创新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探索
基于MOOC的高校音乐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