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二胡艺术的表现力

2015-06-03张磊

艺术评鉴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二胡演奏艺术特点

张磊

摘要:二胡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柔美,充满灵性,在人民群众中深得喜爱,有很大影响力,这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是分不开的。本文结合了笔者多年的二胡学习,阐述二胡的乐器形制及演奏美学特点、二胡作品的分类及创作特点,并以《月夜》为例阐述二胡艺术的表现力。

关键词:二胡演奏 二胡作品 艺术特点 《月夜》

二胡,是我国民族弓弦乐器中流传和影响最广的乐器。二胡的音色柔美中带着刚强,灵巧而不失大气。二胡的形制较为简单,演奏技巧独特,乐曲多以情动人,能够反映百姓的生活、情感状态,而且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能反映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思考。不仅如此,二胡还能够演奏叙事作品,能够通过不同的演奏技法,用音乐讲述完整的民间故事。二胡艺术独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使其得到不同时代音乐家和广大民众的喜爱。

一、二胡形制及演奏特点

二胡是一件极富魅力的民族弓弦乐器。在古代,二胡多为民间伴奏乐器或者人们自娱自乐的乐器,而今天的二胡,在一代代音乐家的努力下,已经成为一件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以及民族乐队中的重要声部而深受人们喜爱。

二胡为木制乐器,木材一般使用红木、乌木和紫檀为多。红木二胡的声音温暖宽厚,音色有一种通透感,紫檀二胡则声音干净明亮,细腻委婉。二胡的定弦一般为纯五度,目前二胡主要因不同乐曲的需要有不同的定弦标准,除了里弦D、外弦A的标准外,还有演奏《二泉映月》专用的里弦为G、外弦为D的标准,以及演奏《长城随想曲》专用的里弦为C、外弦为G的标准。

二胡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而且音色独特。因为二胡是一件弓弦乐器,它与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不一样的是它的每一个音都可以有比较长的持续时间,并且在其中做很多变化和装饰,使之风格浓郁,而这些就要通过左右手的技巧来达到,左右手的配合非常重要,比如左右的快速按弦与右手的快弓配合,能够体现千军万马的向上的情绪,而右手长弓配合左手滑音和柔弦有能体现出柔美的味道。二胡善于表现凄美的场景与忧哀的情绪,如泣如诉的表现都在运弓的轻重缓急与左右换把柔弦的细微变化之上,二胡也善于表现欢乐活泼的气氛与积极向上的情绪,左右的快弓与右手的小滑音、装饰音和快速换把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二胡还能够通过不同的技巧来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模仿小鸟叫声、万马奔腾等等。

与弹拨乐器相比,二胡的特点在于声音的绵延和语气的连贯性。二胡被称为“东方的小提琴”,但小提琴的声音更为明亮,而二胡更倾向于阴柔感的表现,其声音更加含蓄,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点,即便是表现刚强的一面,也是刻画内在的刚强,而不张扬。

二、二胡作品的分类及表现力

二胡作品主要分为民间的地方性风格作品(以阿炳、刘天华为代表的经典作品)以及当代演奏家、作曲家们的创作作品和移植作品。

地方性风格作品是二胡作品中最具有中国民间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从整体来看,南方的音乐多柔美、细腻、灵巧、委婉,而北方作品则更粗旷、奔放、大气、明朗。比如江南丝竹,二胡的演奏中有很多非常细腻的小装饰音和滑音,这个在民间称为加花,这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法,这些“花”让乐曲变得更柔软、更细腻,体现南方人的温婉灵动。比如北方的唐山皮影风格作品《影调》,这首作品充分运用了粗旷的滑揉、大滑音等技巧,体现北方人民豪爽而大气的性格以及独特的语调。

以阿炳、刘天华为代表的经典二胡作品,则体现了二胡作品的时代性和思想性。阿炳是我国著名民间音乐家,他生活在中国几乎最动荡的时期,生活的穷苦和落魄使他沦为街头艺人,但是他坚贞不屈,顽强地用音乐述说生命的力量,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刘天华是我国五四时期的民族音乐家,他通过学习西方音乐,将其融入二胡的表演之中,创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二胡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方面借鉴了西方音乐的曲式结构、调性调式,一方面又体现了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并且在作品中融入了深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先进中国知识份子对祖国前途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独奏乐器而存在的二胡,成为了民族作曲家们关注的创作对象。二胡作品的创作从演奏家的范围扩大到演奏家与作曲家的庞大队伍,涌现了许多具有高难度技巧以及丰富音乐表现的优秀作品,包括《长城随想曲》《三门峡畅想曲》《豫北叙事曲》《江河云梦》《蒙风》等等。这些作品在借鉴了西方的创作技巧基础上,充分运用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并且根据二胡的音乐表现特点、挖掘二胡表现技巧,极大地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也体现了二胡作品的时代性。

此外,随着二胡技巧的发展,二胡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从小提琴等西方乐器移植的作品,包括了《卡门》《流浪者之歌》《引子与回旋》等作品。虽然有学者认为,这些移植作品因本身不是为二胡而作,如小提琴移植作品,因其与二胡的音色特点完全不同,所以二胡演奏并不能很好表达作曲家原意,但不可否认这些作品的移植对于现代二胡演奏技巧、对二胡艺术整体表现力的突破和提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移植作品的演奏尝试,二胡的音域被拓宽了,演奏技巧也得到提高。移调、转调及变化音的频繁运用,也使二胡这件乐器的在音乐色彩变化、情感诠释上有更大的张力。

三、以《月夜》为例看二胡艺术表现力

《月夜》这首作品是刘天华先生的十大二胡代表作之一,是他在1918年一个夏夜有感而作的,抒发了作者内心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祖国光明未来的期盼。

这首作品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之作,乐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景的慢板,旋律流畅,体现了夏夜中温暖的月光、晴朗的深蓝色天空以及清新的空气,这个段落情绪起伏不大,主要还是写景,不过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愉悦的心情。

这一段落是在平静中开始的,为了体现平和的情绪,运弓悠长缓慢,推拉弓的换弓平缓并避免音头,主要运用无痕迹换弓,左右的揉弦也比较轻,以滚揉为主,在按音上加了一些轻巧的装饰音,体现了清新之感。乐曲第11小节是乐曲的第一个小高潮,二胡的音域主要集中在第三把位的高音区,左手运用连续揉弦,右手弓速稍加快,推出乐曲的第一个小高潮。第20小节开始运用了一弓八个音的演奏方式,右手的柔缓与左手的灵巧形成对比,使旋律变得轻盈而灵动。

乐曲第二部分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作者在月光中陷入了沉思,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光明的期盼,这个部分的旋律起伏较大,速度也较为自由。这个部分分为两个段落,是整首乐曲中最集中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部分。第一段从缓慢开始,音量从弱开始,仿佛作者陷入沉思。第三句开始走向高音区,然后回来,形成了这一段的一个小高潮,速度稍快又渐慢,左右的揉弦也随着情绪而变化。第二段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段落,体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前途的憧憬。这一段第一句从第二把位开始,以分弓和两个音的连弓为主,揉弦加入了一点压揉,体现了激动的情绪;第二句则直接从第三把位的高音区开始,是全曲的最高潮部分,是作者情绪的全部宣泄,然后逐渐回归平静。

作品的第三部分是一个轻松、活泼而灵巧的段落,旋律从慢起渐快,且中间许多低音到高音的大跳音都以大滑音来代替跳把,滑音造成了灵巧的效果,活泼热情,最后旋律慢慢变得稳定,并在稳定中缓缓结束,充分体现了作者心中的美好希望与信心。

《月夜》是二胡作品中篇幅较短,却有充分内心张力的作品,表现力非常强,从问世以来就得到了许多演奏家的偏爱,录音的版本也比较多,许多演奏家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他们心中所理解的《月夜》。

四、结语

二胡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拉弦乐器,在千百年的流传中,一代代艺术家为其付出了毕生精力,他们的心血使得二胡这件乐器更富灵性,使得二胡的音乐更美,表现力也越来越强。在《月夜》中,二胡的美是一种内在的柔美,所有的演奏技巧都在为这种美而服务。除此之外,二胡还能表现深沉、忧愁、活泼、幽默、积极向上等丰富的情感。正是因为二胡艺术丰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使其不仅登上了独奏舞台,更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1]龙音编辑委员会.刘天华作品全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刘北茂述,育辉执笔.刘天华音乐生涯:胞弟的回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赵寒阳.二胡技法与名曲演奏提示[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二胡演奏艺术特点
浅谈工笔女画家蒋采萍的绘画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民族韵味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二胡演奏的气息与意念运用探究
浅谈《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
西方音乐元素在二胡演奏中的移植
二胡演奏中气息的运用与探究
河南筝曲《汉江韵》的艺术特点与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