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学习体验的MOOC学习模式对比研究

2015-06-01贺媛婧袁亚兴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在线课程开放学习者

贺媛婧 袁亚兴

摘要:自2012年起,教育全球掀起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知识大运动,引起教育界极大地重视和关注,很多学者已在教学及运营模式上展开深入研究。MOOC的出现,对多年从事于远程教育的国家开放大学引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其发展模式也有值得借鉴和学习之处。本文以MOOC平台中具有典型代表的Coursera平台和Edx平台为例,从学习过程中的检索课程、设置学习路径、设计课程资源、交互方式、考核评价模式等五个方面入手,重点对比研究MOOC学习者在这几方面的用户体验。

关键词:MOOC;学习者;在线课程;开放;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9-0122-03

● 引言

随着开放教育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选择学习在线开放课程来提升自我,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近年来,在线学习者人数比例呈平稳增长趋势,教育界人士纷纷发展起各自领域的MOOC学习平台。但是,在众多MOOC学习平台中,评价任一学习平台的友好性,应该以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为目标。笔者采纳学习者的实践学习体会,采用Coursera和Edx两个典型MOOC平台进行具体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和评价反馈,期望为教育领域设计和完善MOOC平台提供理论参考。

● 整体比较

从平台整体建设课程数量来看,目前Edx包括405门课程,Coursera则覆盖了超过600门课程。因此,Coursera中课程数量和种类较多,内容涉及范围广,可供学习者选择的学习空间大;Edx则更加侧重于专业化领域,挑选课程更加精细,对于学习者自身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从平台运营机制上来说,Edx平台选择合作高校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平台要求参与课程严格遵循课程建设规范,待上线课程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并提出相应的较贵的课程建设服务费,这导致课程建设起初进展缓慢,随着高校建设经验的逐渐丰富,课程建设后期进度逐渐加快;而Coursera选择合作对象为每年最新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排名前5%的学校,为合作高校提供更为优质的、免费的课程建设指导服务,同时高校配以课程制作团队,指导协助教师完成课程制作,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Coursera并积极推出各具特色的在线课程。

从个人学习角度来说,Coursera中国化程度较好,比较适合中国范围学习者的学习,首页界面引入了中文描述,让很多理解外语有困难的学习者增加了对平台的信任度和粘着性;同时其视频并不基于YouTube,不翻墙就可以正常观看视频资源,其又与网易和果壳都有合作,可以结合社区进行中文互动,展开学习伙伴间的讨论。目前从统计来看,Coursera是三大平台中最先提供中文课程的机构,吸引了大量学习者,是中国人使用率最高的平台。相反,Edx中所有界面内容全部为英文显示,这就对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不可避免地流失了一定数量的学习者。而且,部分课程资源需要翻墙后学习,这就给很大一部分学习者带来了计算机技能上的障碍;即使是能够翻墙,起初视频的读取速度也较慢,需缓冲播放一段时间,之后视频质量才会给人高清、制作精美的别样体会。[1]

● 学习过程模式对比

本文重点研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Coursera和Edx平台的真实体验与反馈评价,对比分析学习者在课程开始前、学习中、结束后对平台的差异体会。

1.检索课程体验对比

Coursera平台中课程根据授课语言、是否有认证证书、专业领域3个条件来分类,覆盖了包括英语、西班牙语等20种常用国际语言,包括艺术、计算机科学等共25个专业领域,而且分类的名称均为中文引导显示,这样的分类使得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进行课程检索,快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当学习者根据课程分类选定检索条件、对应分类,页面会动态显示符合条件的课程数量,减少了学习者在选择课程中的迷惑感。同时,检索课程结果以列表形式、分为左右两侧显示,左侧显示学习者需要的课程条件,右侧会实时更新相应课程列表,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来源及授课教师等,每一条课程信息的最右端按照统一格式、开课时间由近及远,标明了具体的开课时间及课程持续时长。这为学习者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行有效学习,提供了清晰明了的时间计划,为每一位学员选择适合的课程提供了友好便捷的服务。

Edx平台中学习者则是通过课程开课时间节点、课程来源、课程主题进行检索,但课程搜索结果以长宽比例为378×225、平均大小为50KB的图片呈现为主,并在图片下方标注课程来源、课程名称、课程开课时间等信息。但是,大图片这样的信息量给学习者带来“不舒服”的学习体验,它不仅导致网页响应速度较慢,而且容易出现页面滚动条太长的现象,这都有可能“吓跑”一部分学习者。

2.课程学习路径对比

Edx中当学习者进入当前学习课程时,就会发现课程结构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类似。课程以周为单位推动学习进程,每次学习者登录进入看到的都是最新一周的学习界面、每次作业前的提醒、教师欢迎信等,而非千篇一律的课程主页。这样的实时内容更新,不仅可以使学习者把握整体学习进度,而且也可提高学习者的现场存在感,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每周课程内容将观看视频、提交课程作业、组间论坛讨论穿插在一起,而且学习者只有完成前面几周课程内容的学习和作业,才可以继续学习后续几周内容,这样有助于优化学习者学习路径,引导学习者形成连贯性的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及时更新与连续的学习路径引导服务虽然看似微小,但会给学习者心理上带来积极的影响。

由于Coursera平台课程根据开课时间,每个课程都划分了不同时间段的班次,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安排,选择加入课程任一时间段的班级进行学习。为了提高对学习者的个性化服务,开课前夕系统自动推送邮件给学习者,作为对学习者的开课提醒,该服务增强了学习者在课程中的存在感,将Edx平台从被动等待学习转为主动推送的良好状态。Edx中课程资源按照章节依次排列,课程内容将视频资源和测验单独分开呈现,便于学习者集中学习视频内容、随意时间完成测试。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知识需求,以任意顺序学习课程内容,只要在课程规定的截止时间前,完成观看课程所有视频课件,完成课程章节测试,平台就认为学习者完成课程的学习。这样虽然提高了学习者学习课程资源的自由度,但同时也对学习者完整学习所有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自控能力要求。[2]

随着学习者规模的增大,学习者基础水平也呈现多样化,而且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需求也发生着不断变化。大多数的MOOC学习者都是为了继续教育,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面对学历背景、学习需求等各方面千差万别的学习者,MOOC平台需引入大数据理念的技术支撑,深入挖掘学习者的能力、知识及学习需求,为学习者制定完善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或方案,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3.课程资源设计对比

Edx课程的视频呈现界面设计为左右两栏,左边是视频播放界面,右边设计为外挂字幕界面(字幕可隐藏),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集中学习者的学习注意力,同时帮助学习者理解视频内容;Edx中视频播放支持速度的控制,共包括4个快慢速度可供选择,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进度需求加快或放慢视频播放语速,此功能设计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难点的巩固和思考,并对熟悉的知识点选择快进或跳过。

Coursera课程的视频呈现设计为视频播放、每段视频下关联讨论、加载字幕的一体化集成界面,同时自动记录学习者学习视频的详细轨迹。学习者点击视频下方的“讨论”按钮,就可以直接针对该视频发表讨论,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取学习者对相应视频的反馈;学习者已经点击观看过的视频资源,系统会自动在资源列表前做标识,记录学习行为轨迹,方便学习者积累形成连续的学习。

二者同时提供视频资源和字幕的在线下载服务,便于学习者离线学习视频资源。以上课程资源设计的微小调整,虽然看似设计容易,但友好的用户体验将给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带来显著的成效。

4.交互方式对比

Coursera和Edx平台融合了Wiki、微博、讨论区、论坛等互动工具,将学习者、教师、专家等紧密连接在一起,彼此间交流学习心得,促进知识分享。

Coursera平台对讨论区的设置并不与课程资源绑定,而是设立单独的自由讨论区,所以学习者想在讨论区快速找到解答自己疑问的帖子具有一定的困难。

Edx平台不仅设置单独的讨论区,而且每周课程内容下方都有对应的每周论坛,学习者在论坛中会发现本周学习中有很多和自己有一样疑问的同伴,这样教师不仅可以集中解决学习者的疑问,也有利于教师集中收集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反馈,调整课程相应的学习资源。

充分利用社交性、互动性工具,可加强学习者间的互动,保持课程的动态性。一方面,学习者的疑问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学习同伴的回答,或在相互讨论中找到答案,获得强烈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回答同伴提问后的同学会得到赞赏或鼓励,有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3]

5.考核评价模式对比

Coursera平台中学习者可以重复参与测验,通过自动评分系统,学习者提交每章所有测验后查看答案和解释;作业任务主要包括作业提交和作业互评两个环节,其中作业互评通过设置讨论区进行学习者间互相评分,讨论区评分规则根据学习者发帖内容(如建设性、正面意义、回复、提问等)来设置不同的分数,尽量做到学习者间的公平考核。

Edx平台中课程内嵌测验题目,测验设置固定的开放时间。学习者即时完成每道测验题后,系统调用自动评分系统,为学习者及时呈现反馈信息,让学习者在短时记忆中巩固和加工学习知识点;每周学习后设置的主题讨论不计入总成绩,但对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区、并提出创新性观点的学习者酌情给予额外加分(加分在1%~5%之间)。

● 未来MOOC的发展趋势思考

1.MOOC推广移动学习环境

MOOC是使用教育技术在社会化媒介和移动设备中逐渐流行起来的,由于MOOC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非常接近移动学习的特性,所以未来MOOC移动学习必然成为一个新兴的形式,将移动MOOC与大量学习者保持同步联系,使得MOOC能在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与移动设备中畅通运作。

目前Coursera平台同时支持ios和android系统的客户端学习,有单独的Coursera应用App,学习者可以同步在移动端学习课程资源,完成课程测验。但目前Edx在移动学习方面还未见到移动端的应用产品。

2.基于大数据分析MOOC平台数据

随着学习者访问、学习MOOC平台课程规模的增大,学习者不仅要观看视频,还要利用交互工具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从而产生海量的实时数据。因此,通过技术手段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揭示学习者学习规律,为将来教学改革、调整教学方案提供数据依据。[4]

● 结束语

本文以“学习者体验”为核心,运用差异比较法,通过实践体验分析Coursera和Edx两大平台的差异。相信本研究将更好地促进MOOC平台在学习者间的推广,并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约翰·巴格利.反思MOOC热潮[J].陈丽,年智英,译.陈荷男,校.开放教育研究,2014(1).

[2]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3).

[3]韩冬梅.MOOC环境下课程学习的体验与思考[J].天津电大学报,2014(2).

[4]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

猜你喜欢

在线课程开放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MOOC: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与转机
在线课程教学融入网络消费者行为预测研究
基于SPOC的“数理逻辑”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与MOOC相结合的改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