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2015-05-30陈燕

南北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兴趣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陈燕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培养学生感知世界的兴趣,并且增强学生整理知识、归纳知识、分析知识的综合能力。本文拟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033

众所周知,知识是我们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而知识在应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被不断丰富和拓展。阅读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阅读带来的知识也是无穷尽的。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阅读学习,是学生高效获取外界知识的一个窗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摸索感悟,慢慢体会到语言中蕴含的巨大情感,从而滋生出对语文的兴趣,对世界的好奇之情,因此小学语文阅读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怎样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自主阅读

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语感的重要时期。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前,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进行语文阅读,教师在一旁引导即可。学生有了兴趣后,更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阅读。如果学生不喜欢阅读,教师可运用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来激励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给予学生奖励强化学生积极进行阅读这一行为,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增强对阅读趣味性的讲解,饱含情感的范读文章,也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除了上两种方法,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前提出一些小疑问,让学生带着思考,带着探索答案的好奇心进行阅读,这会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一直保持着阅读的兴趣,使教师的阅读教学事半功倍,学生也受益匪浅。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可以指导阅读方向,学生的目的明确后,阅读的质量更容易提高。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读有所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带着情感的“读”文章。对一篇文章有感情的朗读和诵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朗读能够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而声情并茂的朗读更是学生领悟记忆文章的小诀窍,在学习新课文时朗读能够非常迅速有效的了解一篇文章主旨。在学习类似诗词等文章时,诵读结合默读就是非常有效的武器了。默读与诵读,顾名思义就是不做声的读(小声轻读)或背诵着读,这两种读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师有所侧重的让学生对不同文章用不同方法进行阅读前,需要对学生强调阅读时要饱含感情的代入文章,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的情感。在理解文章内容表达的思想情感后,学生应发挥想象读出自己的感悟。情感体验是用人类感性带动心理的体验活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关注学生本身的方式之一。学生阅读后,需要有所收获,俗话说: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读书有所收获才是真正的阅读,否则阅读能力的培养就只是纸上谈兵。因此阅读完成后,最终老师要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将作者的感悟转换到自己的身上来,这样能够深入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注重学生阅读的积累,循序渐进

寇蒂斯说过,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人们为了积累智慧而进行阅读,因此学生阅读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阅读不能够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积累才能由量变达到质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学生阅读的积累,因为阅读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注重学生阅读的积累,要扩大学生阅读文章的范围,学生阅读范围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才能够得到开阔,知识才能得到积累。古人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不但有助于开拓眼界,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学生在进行语文的课外阅读时,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后,便会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比如同一个题目,不同的作家描写的角度和运用的描写手法会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注重小学语文阅读的积累,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的语言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不能够忽视读与写相结合。例如,一篇陌生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查好生字和生词的读音和意义,粗略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应让其书写自己读文章后的感悟。读后感不是布置给学生的任务,而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用心的阅读了文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能够通过读后感看到学生的阅读情况,查漏补缺,了解并且补充学生所学的不足之处。 阅读不该是教师“唱主角”,而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后方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写作也能落到实处,有所提升。

除了读后感的写作,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对阅读时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落进行摘抄,例如一些意境优美的诗词,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进行摘抄,熟读这些句子并进行模仿训练,这可以高效率的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的能力。所以,阅读不应当只是“读”,还要注重“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学生掌握精读和速读的要领,重点的部分一字一句一段的慢慢读,慢慢品,还要摘抄,赏析,一些可以粗略阅读的部分就不需要浪费过多的时间,可以快速地浏览。学生十分喜欢的部分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背诵品鉴。此外,在写的过程中,学生还应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文章:写得好的文章里好在哪里,是不是可以模仿这种写法;写得好的文章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怎么写更好。这些内容,教师可以以一篇文章为范例,挑出描写细致优美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并讲解文章的优点,这样长期进行读与写结合的训练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读写水平就能够有效的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水平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极其重要的环节。除了所学课文的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扩大学生看待大千世界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写作角度,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素养。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死读书,而是活学活用,有所取舍,读与写应该结合进行才能让学生在继承中创新,在学习中成长,真正的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技巧。

猜你喜欢

兴趣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