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2015-05-30徐欣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8期
关键词:探究式模式教学

徐欣

摘 要: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在教育、教学上也在不断发展创新。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必须积极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该文探讨的“探究式教学”是基于更新教育观念、创新课堂结构、如何组织挖掘教材潜力等方面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力求改变传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探究式 思想品课 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71-02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将教学过程与社会实践、自主探究问题等多方面结合起来的教学策略,以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共同形成一个全面的教学网络。将其运用在思想品德课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讲解,将课上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

1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中的应用背景

1.1 初中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

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与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一学科与其它科目不同,需要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增强除了书中的理论讲解之外,还要学生通过自身生活体验才能全面实现到这一学科的教学目标[1]。基于这一学科特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强化教学中的实践性。而探究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教师引导,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类矛盾,使教学中的实践性大大提高,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符合初中思想品德与新课改教学要求的有效教学策略。

1.2 基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其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不但具备一定的课堂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分析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因此教学要求就是要强化教学中的生活性[2]。以此为教学基础,构建出灵活、生动的教学课堂,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探究性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与自主探究的共同作用下,为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这一探究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总之,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探究式教学法具有高度契合性,值得推广。

1.3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评价标准多元化

对以往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以往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仅仅重视教学过程,以填鸭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重视学生的心理以及思维波动。这种教学状态下,自然也就无法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需要我们通过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心理情况进展综合分析,从而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心理的波动,采取针对性的干预对策[3]。探究式教学法是基于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引导与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得知此时学生的思维与心理,这种方式恰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自主探究与教师引导,不断提学生的思维潜力与创造力。

2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进行的策略应用的研究

在课堂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实现创新[6]。对于学生的每个见解,乃至于一句见解中只有一个恰当的地方,都要最大程度对其进行表扬。

2.1 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是以教学问题的设立作为出发点的。这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依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将他们感兴趣的相关话题与内容全面进行筛选,并在其中提炼出主要的内容。利用这个方式,令学生们将原本感觉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并以此为根据将有潜在意义问题全面提出,令学生们主动的去发现课本以外的知识。在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教师们一般利用“填鸭式”教学法对学生们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不但将学生们原有积极性抹杀掉了,而且对学习该课程的创造性加以扼杀,在根本上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培养的重要性[4]。教师们如果利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在根本上将以往教学模式的弊端加以弥补,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以下几个方式进行相关教学工作:(1)激发兴趣法: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身边事物,将学生们的兴趣动向在根本上加以掌握,并将上述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在结合实际问题,将学生们的探究心理加以全面激发。(2)音美渲染法: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学生们创设出一个相对逼真的场景,在根本上利用情境感应对学生们心理的影响效果。引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根本上将学生们的思路拓宽。在讲授《不同身份不同责任》一课时,为引出主题,笔者先播放了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然后将特意剪辑好的影片中沉船时的部分感伤又震撼的场景给学生观看。哀伤的背景乐、精彩的视觉冲击、加上感人的情节,使大家再一次被深深被打动。之后再抛出问题:沉船前不同的人物都做了些什么?学生们立刻将刚才那些难忘的一幕幕重新演绎,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不同身份会有不同责任这个主题。

(3)激烈争议法: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们可以对学生们引入一些有争议的话题,令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进而实现自身价值,得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样的好处表现出两个方面:首先能够以辩论或讨论的方式来得出最后的结论,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其次因学生踊跃发言,还可提高学生上课的活跃性。

2.2 学生自我思考在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核心,有着能够建立知识的学习能力。但受以往教育模式的影响,应试教育的相关体系的弊端令学生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主动意识。是主体的自愿性接受,从而没有了积极性。学生的自主研究的学习策略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独立自我操作,实验,推理等等相关能力的形成。给学生们留下足够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攻克困难的能力,从成功的喜悦中得到满足,从而健全个人的人格。

3 探究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诱导探究法: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一系列深入浅出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逐步深入,步步为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2)知识同化法: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某一概念或知识的形成,能够对原有的概念或知识产生进一步的理解或者是关系相近的拓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3)学习竞赛法:针对初中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好胜好强、追求完美和夸奖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以开展学习竞赛或小组学习等话动,侧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和集体荣誉感,通过运用潜在的竞争意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完成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4)多向互动法:思想品德课程不是单一的教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的反馈,观察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变化,这样实现引导实现课程的德育教育目的,让学生和老师在交流中发现问题。以教材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来编排学生的课外活动,从而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所在,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以外的人际交往的能力。(5)体验领教学法: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自主体验,是主体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经验的积累形成一种自我意识,继而转化为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它讲究的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必备品质的培养。(6)思维引导法: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非常强,这要求学生必须将知识从实际意义上得以巩固和加深,从而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形式的多样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内容,比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会负责中的《有肩就得挑担子》一课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思考这里的担子指的是什么?是真的扁担吗?为什么运用这种比喻?为什么必须自己挑起担子,而不是让别人挑担子?让学生在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明确责任以及负责的意义。

4 结语

现阶段,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式。当前教学形式以及思想品德的自身特征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课必须采用全新的教学策略。以往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少有师生互动,以至于无法有效得知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就不能达到德育教学的预期效果,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本文提出了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法的相关策略,旨在能够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如果存在不恰当的地方,还望同行教育工作者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 严寿良.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2):148.

[2] 邹志存.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当议[J]科普重话(新课堂),2013(6):35.

[3] 吴小丽.“探”中质疑“究”中取乐——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7:16,49.

[4] 严寿良.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2:148,176.

[5] 张承祖.浅析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0:192.

[6] 孟知武.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的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72-173.

[7] 张承祖.浅析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0:192.

猜你喜欢

探究式模式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