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管理理论研究

2015-05-30董明昊

2015年2期
关键词:目标管理研究现状

董明昊

摘要:通过对目标管理的理论研究,分析目标管理的研究现状,对目标管理的特点和运用手段进行了概述,最终总结出目标管理的现实运用意义。本文主要从理论阐述、理论渊源、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现实意义及其研究展望五个方面对目标理论的研究进行评述,并对目标管理理论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设想。

关键词:目标管理;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一、 理论概述

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的目标激励方案。其基础是目标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指定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1。目标管理的研究方法有两种:1、宏观定性研究法。即是从目标管理理论的内涵、基本思想、理论渊源、发展背景、现实意义等方面论述,从所查文献整体上把握目标管理理论,针对性不强,但是能让人们对目标管理理论形成比较系统理论。2、对比研究法。对比研究法即是将目标管理理论同其他理论相对比进行论述,从其对立面把握目标管理理论,针对性较强,能够比较明显的发现目标管理理论的优越性。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

1、目标管理运用了行为科学理论,这是目标管理中的一个鲜明特点。目标管理运用的行为科学理论具体有两个方面:自我控制(self-control)和参与式管理(participative management)[2]。自我控制在目标管理中提倡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够有效评估自己的绩效,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了上下级的关系。参与式管理就是给出工作标准,由员工自觉的按照标准完成工作,改变由上级监督下级的管理机制。目标管理的特点是重视人的因素,崇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一种模式,上下级关系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严格的等级关系在目标管理中并不提倡,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下级在承诺自己的任务目标的时候,实现自我督促,自觉主动的完成本职工作,是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结合,提高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2、 目标管理权力责任明确,强调各层管理者职责不同。目标管理强调各管理层目标不同,但权责清晰。以企业整体目标为导向,各部门制定分目标,明确各部门权限与责任,可消除部门间摩擦及资源浪费,在企业总目标确定后,对企业目标进行逐级分解,分解到经营单位目标,各业务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目标分解后,要让企业管理层及各业务单位清晰的了解本单位、本部门的最终目标,各部门要让每个员工知道为了完成部门目标自己的工作内容,也就是目标必须分解到个人。目标分解后,要对各单位及部门进行明确的权、责、利的划分。个人目标的完成才能实现企业的总目标。

三、目标管理的应用

1、设定合理的目标。目标管理应用的前提就是要设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目标,通过企业的目标逐级分解,各层级单位部门的分目标必须可完成、可评估、可考核。在设定目标前要进行调研分析,设定的目标不能过高,让企业员工失去拼搏的动力。目标也不能过低,过低的目标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合理可达到的目标才是目标管理的关键,才能达到激励效果,实现员工的自我控制。同时,企业要有一套考核标准,对目标完成效果能够进行准确评估。

2、强调控制手段。在目标管理过程中,个人目标的完成才能达到企业的目标。所以对个人的监督工作至关重要。员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疏忽,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进行控制工作,全程监督个人目标实现过程,虽然目标管理崇尚自我控制,但是为了达到企业目标,也要辅以他人控制。同时在控制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协商解决,确保企业战略的正确实施。

3、按照标准进行考核。当个人目标完成后,企业要有科学的考评方法对完成效果进行测评,要有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个人完成目标的效果,必须严格按照考核方案与标准进行考核,对于目标完成出色或超额完成目标的团队和个人要进行额外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目标或者完成目标的成本超出预算要给予惩罚。要以绩效论英雄,实现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企业一般不关心员工在完成目标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与方法,只关注于目标完成的效果。

四、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目标管理可能是到目前为止运用到实务上最有力的管理工具,其简单而容易被人接受的逻辑,足以反映管理的目的何在。对组织内的成员,如缺乏明晰的目标,不仅呈现出混乱的局面,且不能期望任何团体或个人会有好的成效。

1、目标管理的优点

(1)具有激励作用,明确了个人和团队的奋斗目标。为个人和团队设定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如果当员工没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没有了奋发向上的力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就不会有工作的激情。所以说目标管理调动的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与积极性,促使员工进行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可以成为更为强烈的动力,促使人们尽力把工作做好,而不仅仅是“过得去”就行了。

(2)促进组织结构完善。目標管理要把组织目标逐级分解到各部门目标,并明确各部门的责、权、利,能够进一步了解各部门组织框架,发现一些部门权责不等的现象,及时对部门结构进行调整,促使组织结构趋于完善。

(3)提高了组织整体效率。目标管理崇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通过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自觉主动的完成既定目标,在实行目标管理的企业中,上下级关系融洽,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促使各部门及员工之间相互交流,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

(4)控制实施的有效前提。长久以来,经理人员由于不太清楚要注意什么,以致未能有效控制并取得所需的情报。大部分的控制制度由于缺乏具体的控制要点与进行中的情报而未能产生效果。有了目标管理,经理人员就知道应该注意什么,同时也有了衡量绩效之基准。

2、目标管理的缺点

(1)目标难以确定。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目标的确定,目标是企业未来的行动结果,所以属于不确定事物,对于未来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譬如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导致目标的变化。而且未来的目标设定要合理,属于可达到目标,但是未来的事物可以由于科技的发展等因素导致目标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组织的整体战略,所以制定企业科学合理的目标比较困难。

(2)衡量标准难以确定。目标管理要对完成目标的效果进行标准化的考核,但是很多工作无法运用具体的标准进行考量,所以难以对完成的效果进行评估,也就无法进行奖惩,没有激励效果的行为难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3)人为因素的影响。目标管理通过员工参与制定目标实现自我管理与控制,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员工都因为具有目标而具有工作激情,很多员工缺乏自觉性与上进心,不能很好的实现自我控制,所以导致目标难以实现。

五、研究展望

目前,由于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很难将目标给予定量,使得目标管理理论的研究以文献研究为主,目标管理理论的案例研究质量不高,仅有目标管理在政府机关及在高校层面的运用研究,且只是停留在理论定性方面的研究,定量研究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从其他方面取材进行总结分析。

总的来说,目标管理对企业的管理绩效的提高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在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时,首先要考虑目标管理方法是否适合该企业的需要,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的实际情况,另外还要不断的将目标进行细分,并不断进行完善,将目标管理的缺点降到最低。发挥目标管理应有的作用,促进组织又好又快发展。(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彼德·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迈克尔·波特著,高登第,李明轩译.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张远凤.管理者的德鲁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克·贝蒂.管理大师德鲁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5]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彼德·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秋禾.11天读懂管理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8]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4,(2).

[9]史蒂文·布兰德.创业十诫[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0,(8).

[10]目标管理体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1,(6).

猜你喜欢

目标管理研究现状
新常态下企业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标利润导向下的基层采油单位绩效评价研究
试井法分析井间注采关系的研究现状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目标管理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目标管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企业目标管理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