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5-30陈华

2015年2期
关键词:采购管理问题对策

陈华

摘要:教育制度的改革促进了高校生源的扩张,自考招生、继续教育等政策的放开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生源数量,因此高校在教学物资上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教师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也增加了课题申报的成功率,对于科研设备的需求也较之以前有所大幅度增加。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成效与物资采购工作的落实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提高现今高校物资采购的工作质量以保证教学教研工作的发展,是当今教育部门以及高校领导需要共同关注的一个工作重心。本文将首先阐述高效采购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随后就所述问题给出相应对策,旨在和广大教育同仁一起共同探讨高校采购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采购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高校想要提高影响力就需要提升教学教研水平,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教学器材的完善。各大學之间生源竞争的加剧为高校增加了更多的学生,同时也要求高校增设更多的教学器材。普通高校每年都会有一笔不小的采购金额用于物资采购,国家重点以及有重大科研课题的院校的采购金数目更是巨大,而如何高效合理地运用这些采购款项是摆在各高校领导面前的一大难题,将直接对学校教学教研质量产生影响。

然而,因为在管理的精力投入、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自身认识与素质等多方面问题上欠缺考虑,导致各高校在采购管理工作中问题层出。高校器材采购方面存在哪些弊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笔者将从以下内容中进行论述。

1. 高校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当前高校采购工作现状,笔者将高校采购管理中的弊端总结如下:

(1) 器材数目统计不全面,设备闲置现象严重。学校进行统一设备采购前都会对于需要采购的设备种类、数目进行统计,并理应在充分核对与论证之后确定具体需要采购的器材数目,制定最合理采购计划,以此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杜绝浪费。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已有可用设备的数目统计缺少明确规定,在采购计划上又常会出现“宁多勿缺”的工作作风。加之校方会从精简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缩减设备监管人员,导致在实验室存放的设备使用率低等,都导致购买设备过多、器材闲置甚至是浪费现象的出现,造成了采购环节中的资金浪费。

(2) 领导关注较少,校商合作少,可选择机会少。领导上对于采购工作的要求与关注都比较少,认为采购人员只要能够在尽可能小花费的情况下多购置所需设备,完成采购所需任务即可。平时在学校的品牌宣传上缺少关注,导致学校在设备供应商中的名气较低,在进行采购招标时能够与之合作的商家较少,学校可选择机会少。如以一来学校采购地位被动,商家主动,则购置的设备在价格与质量上都不尽人意,给学校变相造成损失。

(3) 采购人员多为兼职,缺少专业水平。因为校方实验器材的管理工作一向是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或后勤保障处负责,在需要进行设备采购时才会临时组建采购小组负责统一的设备采购。临时采购小组的成员多为学校后勤部工作人员,也或有实验室管理人员,他们在招标程序、设备用途、市场分析、谈判技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往往会出现买方权益得不到保障、所购设备与采购需求不符、设备质量与售后服务欠缺以及花费过高等多种问题。

(4) 采购人员职业操守欠缺,采购款项流失。采购人员的个人操守是采购环节中一个需要重要考虑的问题,少数素质欠缺的采购人员会与设备供货商暗中合作,通过收取贿赂暗中串标,或是通过私自提高供货价格、以次充好等手段,从学校的采购资金中谋取个人利益,违反公平采购秩序,甚至是出现犯罪行为。在采购活动中,学校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束缚采购人员的工作行为,也常常会导致采购人员钻空子,中饱私囊现象的发生。

2. 如何提高采购管理工作的对策

针对上述采购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现给出以下应对策略:

(1) 采购前做好充分的统计工作,确定所需设备具体数目。首先需要通过采购申请人组建评价团对现有设备作出可用性能评价,确定所需购置设备数目,避免购置过多造成财物浪费;其次通过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必须设备,排除不必要设备的采购计划;再次可以定期组建专家团到其他同类同水平高校中参观学习,总结他人采购成效,结合自身需求制定最佳采购计划;最后,对于购置设备量过多导致学校缺少库房存放问题,应该在解决存放场所问题之后再进行设备的论证与采购工作,以免设备闲置。

(2) 加大招标宣传力度,搜集掌握供应商信息。广告宣传是吸引更多供应商前来投标的重要途径,学校不仅要沿用以往传统的网站发布、报纸招标等方式来向广大供应商发出招标需求,还可以向以往有合作基础的供应商主动发出邀请,前来竞标。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供应商信息库,也可以与其他高校合作,将各高校搜集到的以及有过合作往来的供应商信息进行整理,对其物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商家信誉等信息进行综合的评价与排名,方便各高校采购工作的进行。

(3) 对采购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虽然采购小组多为临时组建,然而在工作中,采购小组成员也大多是来自实验室管理部分以及后勤保障部门。平时不会进行人员的重新调整,因此可认为采购人员身份为固定的,采购工作为固定指派工作。那么对采购小组人员进行采购专业技能培训,将能够为高校节省出不必要的资金花费,也能够为学校购置到质量高、服务好、实用性强的教学设备。培训可以采取授课与市场观摩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对采购人员关于采购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教习,让其能够在以后的采购工作中按政策办事,不违法,还能够利用政策保护己方权益。其次是邀请专业课程的教师对其进行课程目标进行教习,让其明确该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以便明确所购置的设备需要具备何种功能,完成教师教学任务。再其次是对于采购人员进行信息获取能力培训,主要是对于学校建立的供应商信息进行整理与搜集,挑选出最佳合作对象。最后要对采购人员的谈判技巧进行培训,谈判能力强的采购人员能够在价格上寻找漏洞,为学校直接节省下大量的花销。

(4) 树立法律意识,严肃监督体系。首先是要对采购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加强,让其了解到违反规定操作的严重后果,做到防微杜渐。学校要建立自己的监督管理体系,将采购工作制度化,奖惩分明,规范采购人员行为。 一经发现有人违规操作,违反法律,轻者进行教育并限制其职称评定与岗位提升权利,重者直接解雇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在开展采购活动时,学校在组建采购小组之外还要组建监督小组,考虑到人力资源问题,可由后勤部门、财务处以及供应商信息管理系统工作人员进行联合监督。并且还可以将监督工作交由社会大众,采取采购透明化方式,信息公开,避免暗箱操作的发生。

3.结束语

新时期高校普遍加速扩招,生源的扩大对学校设备资源的需求也扩大,学校以及政府对于学校采购的资金投入日益加大。同时随着教师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科研课题的不断申报,对于经费使用,设备采购等都有所扩大,因此高校采购将成为一个愈加频繁的事项,其中的问题也将愈多。

从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当前高校采购管理中问题层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上的缺失以及工作人员观念的错误。因此在制度上还要不断完善,在采购人员的素质上还需培养提升,在其职业能力上也需要加强。另外校领导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不断关注物资采购的环节,及时发现其中问题并作出处理。要不断调整制度以适应新的发展情况。(作者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振锋. 高校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企业教育,2013(18):134-135.

[2]姜红梅. 高校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信息系统工程,2012(03):106-107.

[3]尹立苹,李彦启,刘莹等. 高等学校采购队伍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9):199-201+209.

[4]白蓉. 新形式下高校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企业导报,2013(21):47-48.

猜你喜欢

采购管理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议EPC模式下的石油化工项目管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基于信息化的企业采购管理模式探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