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015-05-30李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转变数学课堂

李艳

【摘要】 以往的课堂,因为受所用媒体的限制,有些环节中的互动性受到了很大的约束.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做个课件就上课,往往会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来辅助我们的教学,以新媒体新技术为背景的教学促进了课堂教学空间的延伸,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促进了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了教师“课件”的转变,把教师的“课件”变成学生的“学件”.

【关键词】 新媒体新技术;数学课堂;转变

最近一段时间,在QQ群里大家相互介绍一段视频——《未来教室》. 这个视频的主要内容是:在一间教室里,学生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新技术合作思考、收集资源,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他们设想的作品. 数学课堂也是如此,把学习活动交给学生们去合作、探究、质疑,虽然离《未来教室》所描述的场景还有一些距离,但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会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来辅助我们的教学,特别是现在有了电子白板的引进,学生有很多操作活动可以在白板上清楚地展示出来,提高了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这里我仅以我的教学实践为例加以说明.

一、实践过程

我这次教学案例的题目是“认识圆”,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现状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程中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利用电子白板互动技术和网络资源去主动发现、探索、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呈现图片,发现圆   ① 创设情景,在白板的单元格中播放圆的图片. ② 利用学生课前布置在网络和生活中找圆的基础上说一说,并用图画笔功能描圆.

第二部分:通过画圆,感知圆   ① 学生根据教师准备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做圆. ② 教师根据课堂生成拍照展示,传到电脑上反馈. ③ 根据上一阶段的学习师生共同总结出“圆和其他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第三部分:自主学习,认识圆   ①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会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② 反馈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课堂生成拍视频展示,传到白板上反馈. ③ 生生互动,利用白板写字和画图功能反馈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第四部分:小组合作,研究圆   ① 指导学生小组活动,探究圆的特征. ② 在白板上用画线、直尺、拖移等功能交流各小组的实验结果. ③ 总结归纳出圆的主要特征. ④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五部分:总结新知,概括方法

二、实践的启迪和思考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认识圆”这节课要让学生在开放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凭借电子白板教学软件这一工具,自主探索,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这节课充分利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插入、测量工具功能、画线、屏幕遮盖、双页显示、魔术笔、画图笔、荧光笔、写字标注、淡入和单元格等功能. 整节课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环境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促进了课堂教学空间的延伸,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固守三尺讲坛一本书,教师讲学生听,历来如此,天天如此. 而在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课堂概念,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得课堂似乎变得无限丰富无限广大. 信息技术使得学生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在学习上建立起有机联系变成可能,我们的实践研究将这种“可能”变成了“可行”.

课前布置学生在网络和生活中找一找身边的圆. 学生在上课时需要对各渠道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如书本上获取的、上网获取的或采访得到的,等等. 在收集文字材料和数据图片的过程中积极培养了学生资料收集、筛选、归纳的能力,在调查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技术能力. 将课堂教学的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2. 促进了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抓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展开学习. 以往的课堂,因为受所用媒体的限制,有些环节中的互动性受到了很大的约束,而现在有了电子白板的引进,学生有很多操作活动可以在白板上清楚地展示出来,提高了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在这节课中,教师运用白板丰富和生动的操作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也使很多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欲望.第四部分“小组合作,研究圆”,在小组反馈环节,让学生走上讲台,并在白板上通过用测量工具(圆规、直尺)、画线、拖拽、荧光笔等互动方式,把其验证圆的特征的过程直观清楚地展示出来,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真正做到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3. 促进了教师“课件”的转变,把教师的“课件”变成学生的“学件”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一般只能应用做到放映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课件,教师在授课时容易受到课件的牵制,而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可以更好地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把教师的“课件”变成学生的“学件”. 它可以随意拖动、画线,具有即画、即写、即擦等多种教学功能,不仅让学生的目光始终集中在白板上,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有助于我们的教学变得易操作,可观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第三部分“自主学习,认识圆”中,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现场拍照和拍视频,现场插入课件后给学生观看,利用了学生课堂生成性的资源,通过照片学生可以看到不同画圆的方法,通过视频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如何用圆规画圆,将研究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在白板上,解决了传统圆规在黑板画圆以及实物投影仪无法清晰演示的问题. 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展示的图片和视频,现场传入到课件中,让学生的课堂生成成为课堂学习的资源,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件”变成“学件”,使学生在整节课中都能保持着学习热情,也使学生有着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

在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的课堂,学生对资源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知识的应用、综合以及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切切实实的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句话落实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了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促进了教学的最优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转变数学课堂
论艺术院校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