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2015-05-30傅晓亮

科技资讯 2015年27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培养体系创新人才

傅晓亮

摘 要: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是高校和企业达到双臝的必然选择。提出要确定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校企共建的现代化应用型教学体系为根本、加强实践型双师型师资建设、培养订单式人才等构建措施。提出融合校企文化是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文化保障、构建校企共同遵守的规章是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以法律规制的形式促进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法律保障,建立培养与就业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培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校企协同 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9.2;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c)-0209-02

高职院校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诞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下,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人才教育资源,通过高职的职业理论教育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实践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是为弥补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而出现的新模式。随着未来社会对高职人才需求的高涨,着力建立培养与就业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力量,培育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职业性人才培养有重要帮助。

1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1 确定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是高校和企业达到双赢的必然选择。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为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改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提高现代高职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通过资源互补、优势共享等教育途径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的优势,提升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开展全方位的校企协同创新教育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和技术服务,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1.2 以校企共建的现代化应用型教学体系为根本

课程体系的搭建方面应该由高职教务系统和企业共同参与,协同创新的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培养目标能够得以实现的基础。所以,必须打破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只把目标放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框架上,不具备与企业对接的现状。专业类课程要以体现系统设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基础,重点突出学生学校的理论教学和专业相适应的实验、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加强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要增加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在保证基础课程达到要求的前提下,时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注重文、理科类课程的交叉渗透,增加经济类和管理类的课程,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操作能力,使高校的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以辅助学生的职业发展。

1.3 加强实践型双师型师资建设

高职院校通过聘请符合专业要求的企业专家到校任教,也可以派出有一定能力的教师参与到研究院的研究工作中,加强实践型双师教师建设,使更多的优秀教师到企业工作的形式从事双师型教学。企业派出的员工、高校派出的教师能够协同发展,教师可以把实际工作中的项目带入教学,开展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为企业带来效益又可以推动提高学校的科研进程,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践和工作。

1.4 加强企业的教育资源共享,培养订单式人才

校企双方应共建校企协同的有效机制,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和企业密切沟通,采取多个企业共同下订单的形式,如:一班多单、一班多单、一班一单等,高校按照职业岗位相近原则,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釆取一个专业对应多个企业订单的形式组建班级,选拔合格的学生组成班级,高职的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要求相对应,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进入企业工作。此外,建立校企協同的管理与反馈机制,高校要努力搭建校企协同对接和沟通的平台,校企协同,为应用型高校搭建实习平台,高校与企业通过合作共赢,向学生们提供完备的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使企业和高校实现机制资源互补,共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保证校企协同健康运行。

2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保障机制

2.1 融合校企文化是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文化保障

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一样同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之内,但是两种文化却大相径庭。作为企业,更多的强调企业的利益和发展,而校园文化是大学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意识形态之一。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围绕企业的这一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的,是全体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企业文化的内容都可以从校园文化成分中表现出来。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能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实践情境中感悟优秀的企业文化,及早了解和把握企业和社会在文化层面上的要求,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职业文化能力意识,加快大学主体尤其是学生的社会角色转化,促成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切身体会到企业文化的要求和大学文化要求的合理性,培养作为未来职业人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

2.2 构建校企共同遵守的规章是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国家应出台有利于促进校企协同方面的支持与扶持制度,在保护企业的利益的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制度建设,对开展校企合作好的企业给予奖励和政策支持,对未履行校企协同义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惩罚。对于开展校企协同教育效果显著的高校,要重点资助,在企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教育培训资金、参与教育有关活动等方面可得到优先支持。共同制定企业参与校企协同的实施细则,以提高企业向高校捐赠的积极性。既要建立行政政策,也要有经济政策,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校企合作的开展进行支持和规范。

2.3 以法律规制的形式促进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法律保障

要制定专门的校企协同教育法规,从多个层面明确校企协同中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健全校企合作的管理机构,以维护校企协同各方的合法权益、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一个协调一致、互利共赢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对校企协同的指导和协调,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制度,为实习学生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企业在学生实习、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加强对实习学生和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定期委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并制定相关制度,发挥企业在校企协同中的作用,构建校企共同遵守的法律。

3 结语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是高校和企业达到双赢的必然选择。今后要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下,充分调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力量,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人才教育资源,通过高职的职业理论教育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实践共同培养人才。弥补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培养与就业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培育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合作教育本质与特征浅析[J].教育发展研究,1999(S2):9-12.

[2] 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11-13.

[3] 林木.美国高校合作教育支持系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培养体系创新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培养体系探究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
飞行技术专业全英语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