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2015-05-30张佩平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必要性实践

张佩平

摘 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对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教学目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出发,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目标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必要性;主体地位;实践

一、教学目标概述

1.教学目标的含义与分类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而达到的预期结果,即目标的指向对象应该是课堂中的学生。另外,目标强调的是结果导向,而这个预期结果的达成又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完成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即数学能力与情感态度,其中数学能力包括基础知识、数学技能等长期以来受到重视的方面,另外,教学目标还包括情感态度,即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的态度、对数学的审美等,这些情感态度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值得注意的是,基础知识、数学技能的目标设计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以适应详细的课时目标。

2.确定教学目标的必要性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往往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策略方针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三个方面,而教学目标在这个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甚至直接影响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是教学活动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论证,教学目标的设计也直接影响教学的效率,教学目标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范畴,它所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是建立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学目标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目标设计存在的不足

1.目标主体定位不准确

教学目标的主体问题是要解决教学目标是为什么人而制定的,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目标主体而制定的目标屡见不鲜。比如“使学生了解”“使学生掌握”等字眼经常出现在一线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中,乍一看似乎合理,其实不然,这些字眼的背后折射出教学目标的主体并非学生而是教师。这就使得目标主体错位,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也就无从谈起。

2.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清晰

教学目标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期。如果教学目标的设计过于模糊,教师不仅无法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甚至最基本的日常教学活动也缺乏清晰可靠的实践依据。比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类似的说法非常常见,这种目标阐述其实过于笼统,教师既无法对学生的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又无法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3.目標与实践相互分离

实践既是认识的来源又是认识的归宿,教学目标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然而,在实践中,受中考等升学压力的影响,许多教学目标的设计只是一纸空文,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并没有按照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规划,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活动相互分离,未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三、教学目标设计的建议

1.教学目标需体现以学生为本

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一线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所使用的教材特点,将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将传统观念下形成的教师主体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模式。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需要贯穿整个过程,既坚持宏观的目标又将目标的设计落实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不需要非常复杂,而需要始终坚持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本这个最基本的指导理念。

2.教学目标需要可测、可控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检验,因此,目标的制定需要清晰、准确、可测、可控。目标的可测性是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目标的可控性是指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各项规定。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彻底放弃理解、了解等含义不确定的词汇,而是要将这些目标进一步细化,使之符合可控、可测的要求。

3.将目标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归宿,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科学、合理,教学目标能否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都需要在教学活动中予以检验。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既需要从教学实践中汲取营养又要落实到实践中去,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性,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掌握好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对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设计科学、可测、可控的教学目标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升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沈国强.发展性评价: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新理念[J].当代教育论坛,2006(9).

[2]王芳亮.影响教师自评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3]约翰·麦金太尔(D.JohnMcintyre),玛丽·约翰·奥黑尔(MaryJohnOHair).教师角色[M].丁怡,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必要性实践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