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校“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策略

2015-05-30黄云霞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以生为本班级管理

黄云霞

摘 要: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理念、方式和体制已很难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鉴于此,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策略探究: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以心理疏导转化学生;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多多开展班级文体活动,让学生有归属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以生为本;班级管理

一、“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内涵

近几年来,我国有不少著作在论述中都提到了目前班级管理所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从而提出了“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改变了以往以师为本的状态,它的核心是把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看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育管理中肯定学生的价值。

“以生为本”班级管理的内涵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把学生看作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一切教育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的。努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人来看待。第二是在“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实现班级高效、高质地运转,发挥班级管理的最佳管理水平和教育效果,在竞争性的班级活动中完善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理性水平,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中职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之时。虽然在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

1.在管理模式上,注重管而不注重导。中职校班级管理的特殊性在于中职生本身的特殊性,他们学习相对松懈,思想活跃,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进取方向。因此,中职校对此采取刚性管理,班主任的管理过程强调微观的过程管理,重视对学生进行常规的事务管理,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建设,即注重“管”而不注重“导”,过分注重对学生的控制和操纵,对学生的管理模式以经验型、行政型、保姆型居多。

2.管理方式、方法滞后,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现行中职校的学生班级管理,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方式、方法不当,缺乏人文关怀,在管理过程中过多依赖生硬的规章制度,学生受到过多束缚和限制,是缺少人性化的管理,班主任是学生的“看管者”,在班级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处理事情以惩罚为主,班级量化考核条例中随处可见“不准”“严禁”“不得”等命令性词语,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在管理内容上,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发展需要。眼下的中职校大多重视常规管理,狠抓学生行为、纪律,制订各种无处不包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以学生不出大事为目标,一个班级一个班主任,一个萝卜一个坑,学生一直在班主任的掌控之下无法自由地发展,因为这种管理追求的是一种步调、一种风格,让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难以发挥。量化考试成绩成了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杆,完全忽视了对中职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需要。

三、中职校“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策略

1.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以心理疏导转化学生。包容是在教育中所提倡的一种美德,也是人性化教育的艺术。人难免会犯错,尤其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中职生,他们常常违反学校纪律,使老师无法容忍,此时对于不成熟的中职生而言,迫切需要的是沟通和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责罚。这时班主任需要冷静面对,尽量给予学生足够的包容,试图贴近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剖析、修正、肯定自我,找到思想上的疏通点,以宽容心对待,方式上多采取温和的态度、委婉的语气,这样就不至于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

在中职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重管理、轻教育,面对班级中出现的学生问题,班主任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常常只顾批评责备,很少静下心来进行细致、耐心地疏导。这种刚性的管理表面上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实质上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在中职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使班级秩序发生根本性好转光靠“管”“压”等手段是行不通的,必须给予学生人本关怀,对之进行充分的心理疏导,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消除他们的敌对情绪。

2.加强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自主管理与自我管理。建设得力的班委团队,让学生管理学生。教师平時要多注意了解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有目的地分配给学生的一些任务,观察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以及主动性和积极性情况。根据平时观察班主任可以推荐几名学生建立临时班委,临时班委任职一般两到三周。在此期间班主任尽可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干,遇到问题适时进行必要指导即可。这样一来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会不断地提高,同时也为建立正式班委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多开展班级文体活动,让学生有归属感。班主任要鼓励学生积极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归属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团结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甚至还培养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人才比如文艺人才、体育人才及管理人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素质和沟通交际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可见一个让学生有归属感的班级,无疑是充满了爱的班级,班级里的每个人都会觉得生活在这样一个班级中是幸福的、愉悦的,都心甘情愿为班集体奉献出光和热。

“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是现代班级管理发展的新方向,它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管理策略。在中职校中,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把“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周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

[4]顾建军.试论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

[5]钱琳.浅谈生本教育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基础教育研究,2006.

[6]王梅红.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技术2007(70).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以生为本班级管理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教学模式优化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