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思考

2015-05-30余薇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

余薇

摘 要: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改进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措施方面思考、探讨了关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师经验

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面向生产第一线。商务英语是一种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交流沟通的工作用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是商务人员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笔者在多年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1.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课程侧重于学科性和系统性,忽略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主要有“英语+商务知识”“英语+汉语商科课程”“商务英语”“英语+商科专业方向”“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商务操作技能+商务学科知识”等模式,这些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行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从教材选择、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形成特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职业性不强,对适应社会职业结构动态变化不够,适应性差,不能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发展能力。

2.实践教学实效差

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行业针对性,商务英语教学并未针对高职学生今后工作的涉外行业特点,实践教学的教与学脱节。实训重点、时间安排不合理,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缺乏实践经验,学生训练的局限性较大,一些专业课程实训缺乏连贯性,学生很难整体把握相关的业务流程,达不到“综合技能”培养目标,实践环节薄弱,实效差。

3.教师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单一

社会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益很大,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源投资的主要部分。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各个方面都要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离不开教师,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需要大量新的教师资源,这些新教师绝大多数刚跨出高校大门,没有工作经历,动手操作能力差,不了解高职教育办学理念,不能区别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差异,不能准确把握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关系。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很多商务英语教师沿用传统英语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忽略交流的过程,课堂缺乏互动,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改进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措施

1.提高课程设置综合化程度

商务英语课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项工程要依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已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研究,运用科学的设计原理,解决现实中的矛盾,使高校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体现职业特色,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改变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开发的理论实践脱节现象;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体系结构按语言和商务简单组合的现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经济的全球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涉外人员不仅要有娴熟的外语知识,还要充分认识合作国的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成为国际商务交往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英国商务英语专家尼克在其“商务英语范畴”理论中指出,商务英语包括语言知识、专业知识、管理技能、交际技能和文化背景,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社会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目标,商务英语教学不能只是语言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商务交际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在商务活动中的实际能力。目前,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忽视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高职英语教学指导方针,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语言教学上,教学中缺少文化知识的传授,缺乏全球化意识,造成了商务英语教学重商务、轻文化现象。商务英语还有丰富的商务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确立适合学生发展的商务英语文化教学目标,制订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进度,培养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复合型人才,设置独立的商务文化课程,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跨文化意识培养,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参与各种外事活动。

3.采取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把传统的班级授课与因材施教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兴趣特点、学习能力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就要从学生的心理体验为切入点,兼顾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同步发展,教师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水平差异分成不同的教学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结合分组情况进行英语教学,区别对待难度大的题目和简单的题目,对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给予更多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分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层次,确定相应的任务。例如company这个项目的讲授,可以分成三个任务,第一,介绍公司的种类以及企业产权形式;第二,介绍几个大公司,包括公司的主营业务、创立时间、组织结构、从属关系等;第三,介紹公司的产品、品牌,投资活动、政府优惠政策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4.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国家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教师资源直接影响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具有双重性,这种双重特性包括校内模拟实训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两个方面。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以及实践教学活动依赖真实的情景,学校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实施实践教学。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顶岗实习,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完成高校实践教学的要求。校企合作是一种合作育人模式,提高合作办学,实现合作发展和合作就业,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进行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生命是教育质量,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职业教育具有技术性、学术性相结合的特点,对高职教师也提出更高要求:大学毕业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具有系统、完善、专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新的经济形势对实践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师具备综合能力。

总之,经济的全球化要求该专业毕业生能够应对日益频繁变化的国际商务活动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商务活动交流,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极其重要。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陈珊珊.谈商务英语教学创新模式[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实践教学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