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2015-05-30孙亚杰

理论观察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

孙亚杰

[摘 要]为了更好地把握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本文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提出以教学理念为依托,加强基本理论教学;以教学方法为准绳,提升课堂吸引力;以学生兴趣为方向,增加实践活动;以学期考核为动力,激发学生积极性。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思考,深入研究教学模式与方法,切实发挥高職院校教师“传道、解惑”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学好政治理论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理念;课堂吸引力;案例导析;影像观摩

[中图分类号]G6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5 — 0161 — 02

我们都知道,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人才,以“理论够用,实用为主”为总体方向,这就决定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讲授方式必须有别于本科院校,因此,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也就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底子薄,大多数又不喜欢学习,就更别说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了。就是这个状况,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灌输新思想,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的同时,从学生的特点、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凸显实践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怎么去做人,培养学生良好人格,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动机与学习兴趣。只有学生产生兴趣,才能从主观上愿意听,愿意学,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以教学理念为依托,加强基本理论教学

《新现代汉语词典》将“理念”注解为“观念。如民主理念,人道理念,经营理念”。 〔1〕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结合实际情况,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创造出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另外,对于理论的教学要仔细捉摸。基本理论教学是将课程中具体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重点、要点,完整、准确、深入的介绍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学目标,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应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善于抓住《概论》每一章的重点,在重点问题上投入足够的精力,深刻专研,形成揭示理论问题的、比较深入的新思路,把问题讲透,做到分析理论时讲清理论产生的背景、来源、条件,力求使学生学会从事物的表象分析本质及深层内涵,从而上升到理论高度,解决实际问题。

二、以教学方法为准绳,提升课堂吸引力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起点有高中和初中,但大多数是初中,中考成绩比较低,课堂上能听课的学生非常少,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要仔细研究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高职高专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准确定位,摸索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很多,总有适合学生的、容易接受的模式与方法,关键是教师怎样用,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启发式。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比如: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选题,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交流、切磋,从而相互学习。这种方法是师生交流最为直接的一种方法,学生在群体思考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参与式。“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灌输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参与式教学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3〕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经常参与辩论,学生通过辩论,能主动思考辩论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最好是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性。比如:我们在讲授“第一章的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髓”时,可以设计学生参与教学辩论环节,辩论标题是“当今社会是否还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当然,只要学生参与进来,那就要给学生加分的,记录学生的平时成绩,激励学生。在平时成绩的鼓励之下,学生也有动力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运用教材、网络和工具书,积极查阅理论知识,用心整理辩论内容。通过开展参与课堂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拓展能力。让学生多多参与,激发学习动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案例导析。教师要正确处理案例在教学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教学中提出的案例是具体的、特殊的,而理论是一般的、普遍的。运用案例教学,重在两者的结合,不能为案例而讲案例,这样容易使学生将一般理论与具体事例等同而不能准确理解和接受;也不能单纯的运用案例加理论,将事例两句话带过后再讲理论,这样都达不到教学运用案例的效果。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选择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基础,选取能够透视时代特点、反映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主要矛盾及热点问题的社会现象作为案例,正确导入分析所选案例,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联系学生实际,转换思路、精心分析案例。提出案例的目的决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地理解所学政治理论知识,案例不经典,达不到教学要求;案例太陈旧,也不行,学生感觉没有新意。选好案例后,运用理论加以分析,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其理解和接受这一政治理论或观点。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我们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影像观摩。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换代,影像观摩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学生喜爱。这种方法是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进行教学的方法。优点就是不只是声情并茂,而且形象生动。在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准备了大量与教学相关的视频资料,深受学生喜欢,采取在课堂上播放剪辑过的视频影像(短小的),其余比较长的视频影像安排在课外看(通过微信、网络传给学生看)。我们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手段相结合,突出信息技术化手段的优势,将拍摄的教学视频(包括组织学生活动的视频)及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的表现,或者组织学生观看走近毛泽东、纪念邓小平、中国梦、中国路、百年中国、香港回归记录片、改革开放纪录片等等视频资料,课后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摆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枯燥的局面,增加政治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三、以学生兴趣为方向,增加实践活动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本着这个方向,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内和课外),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着力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发现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新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社会实践两种。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渠道,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实践教学最有效、最经常的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一般来说,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在配合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强调教学活动双向交流的过程。课内实践的形式主要有讨论式、辩论式、事例(案例)分析式及影像观摩式等等。课外社会实践是学生通过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深化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从而强化了其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的能力,达到了知与行的统一。通过一系列设计好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练习, 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任务,以增加理论的熟练程度和能力。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技能。现代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加逼真的学习和实践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练习和实践。思想政治理论源于实践,而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真理。我们高职高专的教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4〕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高职高专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这也验证了只有“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才能创造出成绩。

四、以学期考核为动力,激发学生积极性

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评定问题,应仔细琢磨,改革传统的考试形式,注重能力考核。我们以学期考核(平时表现+卷面成绩)的形式,创新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讨论、撰写教育片观后感等形式进行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60%,卷面成绩占40%。这里的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10%,课堂表现(课堂提问及笔记作业)30%,实践教学(参与活动、政治小论文)20%,突出实践部分的考查内容。这样,将平时的课堂考查与期末考试加在一起,使学生既注重平时,又注重考试,改变了高职高专学生不愿意学习本门课程的现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

《毛泽东选集》有这样一句话“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与靶的关系。” 〔6〕我们高职高专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就好比这种关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选对教学方法,才能提高理论课的实效性。总之,我们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上到学生的心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由原来的一只粉笔,一本书转到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打破单一灌输的沉闷方式,努力丰富教学环节,活跃教学气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敢于质疑,让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王同亿.新现代汉语词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984.

〔2〕杨伯峻. 论语译注(第七篇7.8)〔M〕.北京:中華书局出版社,2009.

〔3〕万舒全.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式教学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06).

〔4〕陈占安,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8.

〔5〕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9.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