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素材与新素材的积累与使用

2015-05-13李品威

课外语文·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中作文积累

【摘要】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写作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问题。好的作文,离不开好的素材,而我们又该如何积累有用的作文素材呢?积累源于观察、阅读和经历;表达源于思考、感悟和勤练。缺少积累,写出的作文就缺少生命的温度,它不是学生由心过滤出的文字。很多命题作文或者话题作文能试探出考生平时是否获得了足够的素材或者是否有能力驾驭全篇,素材储备不够,那就不好下笔。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高中作文素材积累和运用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水平。

【关键词】高中作文;经典素材;新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向经典学习,熟读、研读经典素材

(一)积累课本素材,适当延伸拓展

高中课程设置较多,学生往往缺乏时间阅读整本整本的名著,补充作文素材又急于求成,于是到市场上找些质量参差不齐的简便读物,却忽略了身边的语文课本,殊不知课本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素材库,其中收集的各类文章都是名著精华,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只要留心观察、细细咀嚼,适当拓展延伸,就会发现这是一座蕴藏经典的富矿,很多高考满分作文都是从课本中取经。以2009年的湖北满分作文《站在项脊轩的门口》为例,作者巧妙地将学过的课文转化为素材,将大家熟悉的《项脊轩志》以一种全新方式解读出来,不能不让人为考生的奇思妙想感到赞叹。还有一位考生的满分作文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的是陆游和唐婉的凄美爱情故事,这说明他不仅限于学习语文课本选读的陆游的《钗头凤》,而且以这首诗为线索发现了唐婉合上的《钗头凤》,从而对这一段爱情故事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研究经典文化,学写“思辨性作文”

经典,不仅限于课本,限于课外文学作品,它还可能来源于让人难以忘怀的行为艺术、印象深刻的谈话节目,抑或是偶然迸发的生花妙语。在不少有关高考作文的讲座中,主讲者都提出:高考作文要具有思辨性,不要“高考体”。那么,高考作文要具有思辨性,不要“高考体”是不是就意味着学生在写作时不能使用他们习惯使用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爱迪生等这些写滥了的素材呢?答案当然是否。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正是因为它历经岁月沧桑但始终拥有不变的情怀与深意。对经典人物的研析与解读,并加入自己别具一格的看法,让它成为历久弥新的作文素材,为作文增添一抹亮色。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学习它们的写作技巧、结构、描写方法等等。

(三)学习获奖作文和满分作文的构思、行文和方法

对于经典素材的积累,能让考生在平时或考场的写作过程中游刃有余,而获奖作文和满分作文往往都是熟练运用经典素材的典范,引经据典恰到好处,让人赏心悦目。正所谓“外行看内容,内行看方法”,学生在细细品味这些经典作文优美文字的同时要更加注意作者的谋篇布局和方法,学习不同的写作套路和方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作文千百篇自然也能起到熟能生巧、行云流水的效果。

二、关注生活,不断获取新鲜素材

在三省四校的作文研讨课上,一位老师曾说:什么是写作文?写作文就是写自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2012年湖南省高考优秀作文《父亲的手》正是这样一篇以平凡生活中的小事为素材的文章,它选择了细小的角度,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石,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常见而又动人的一个个侧面,令读者怅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处处是新鲜素材,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素材的眼睛,善于关注生活、善于发现,作文素材就能信手拈来。

三、关注民生社会,做好时事类素材的积累

在新课改的今天,作文教学必须紧贴生活,关心生命,关心时事新闻。以近几年的辽宁高考作文题为例:2008年是“青少年与公德”;2009年是以明星代言为话题的作文;2012年的作文话题是“一位朴素的音乐家”;2014年辽宁高考作文话题是“生活与科技”。从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不难看出命题人的意图,这些作文材料的现实性强,引领考生作文远离“假大空”;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引发考生积极的联想和思考;具有普遍的思辨性,引导考生科学理性地展开分析。当前已是信息社会,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每一天都是日新月异的,学生并不用刻意地去发掘时事素材,课间十分钟的同学交流,课前三分钟的教师点评,都可以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时事素材背后隐藏的内涵与深意。如果教师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阐释成文字,并作简单的评论分析,日积月累,自然在写作时,时事素材就会信手拈来。

四、勤学苦练,才能熟练运用积累的素材

学会运用所学写简评,勤练笔,可以写书评、影评或者时事评论,这个过程既可以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鼓励他们去探寻未知,思索现实,介入生活,规划人生;又可以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语言概括能力。

每天上课拿出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新闻、亮观点,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为学生储备带有个人理解印记的独特写作素材。

我们总说“文章当为时而作。”写作是一定要反映社会生活的,它必须关注民生,与时俱进。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又强调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我们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更好地洞察世情,理解人性。

五、结语

经典素材与新素材的积累和使用是高中作文必须深练的方法,也是十分有效的写作方法。文章写得太单一,或是写老生常谈的话题,没有新颖性就不会得高分,因此,“要遍阅文献,你提出的问题、所论证的观点、所采用的材料或者方法是新的,那才是新的。”“一些新观点的提出,往往需要新的材料或者方法的支持,甚至新观点本身就是新的材料或者方法催生的”。

参考文献

[1]齐翠娟.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中新闻素材的积累与提炼[J].学周刊,2014(8).

[2]于建生.高考作文:如何积累真正的素材[J].语文建设,2012(1).

作者简介:李品威,女,1987年生,辽宁省盘锦市人,盘锦市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高中作文积累
高中语文作文训练浅谈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语言的积累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议论文写作思路整理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