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政治支持的内涵、要件与影响因素

2015-04-17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合法性态度信任

朱 琳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随着现代政治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公民社会、公共领域理论的引入,表明政治不仅是国家对公民的单向政策输出,更应是国家、公民和社会的三维互动。因此,对政治支持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政治学研究视域、拓宽政治学研究路径。然而,目前学界对政治支持的研究尚处于前期阶段,在政治支持的基本理论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比如政治支持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构成要件,及其对政治支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等。这些都不利于进一步的政治支持理论和实证研究,也不利于“和谐社会”下对某社会群体政治支持情况的分析及对策探索。

一、政治支持的内涵

一般认为,现代政治科学意义上的政治支持最早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的美国,这与美国当时的社会动荡与行为主义革命的兴起密切相关。新中国建立后,每个人都是计划体制中的“单位人”,国家价值和利益与个人紧密相关,民众与政治体系的价值认同、利益认同高度一致,因此各类群体的政治支持度很高。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单位人”向“自由人”的转变,加之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念的冲击,政治主体与政治体系在价值或利益认同上出现了多元化态势,在政治行为上表现为消极支持和不支持。关于政治支持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做了一些研究,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类:

第一,《辞源》中对“支持”的理解义项有支撑和援助之意,这种义项援引于汉代刘向所写的《战国策序》一段话,“五伯之后,时君虽无德,人臣辅其君者,若郑之子产,晋之叔向……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义相支持……明誓以相救。”[1]这种支持和相救的基础或深层动因源于政治主体对“共同信念”(即“义”)和“共同利益”的认同和追求。如孔德永认为,这种“认同”是“人们内心对政治系统情感上的归属感或依附感。本质上…是社会对政治权力的信任、对政治价值的信仰。”[2]实际上,不难发现,这里的政治支持是以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观为逻辑起点,也就是价值认同和利益认同,进而对政治体系进行表达的一种政治行为。显然地,这种有关政治支持的界定突出了政治支持的内在动因——信念(价值)认同和利益认同。在此,我们质疑,政治支持主体一定要同时满足价值和利益两方面双重认同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政治支持行为吗?我认为,基于现实情况来看,政治支持主体只要存在其中的一种认同,都可以促使政治支持行为的发生。因此,政治支持行为的内在动因,只要存在价值认同或利益认同的其中一个即可。即使如此,这种对政治支持的界定仍忽视了支持对象的特征、政治效能感等影响因素。

第二,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support”一词表示依靠话语或者行为帮助或鼓励表达你对某人或某物的赞同,防止他(它)的失败。然而,“support”在这里的解释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支持的“政治学意义”。因此,戴维·伊斯顿借鉴了韦伯斯特词典中Support[3]的意义,它是指人们在思想上和实践上积极维护、赞同和援助那些合理的、正当的、公正的和权威的事物。此外,戴维·伊斯顿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以一种模型的方式指出“支持”的涵义是:在A以B的名义从事活动,或者在A对B表示赞同的时候,我们就说A支持B。这里的B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体;或者是一个目标、一种思想、一个机构。同时,伊斯顿认为“支持”的概念界定可用于对政治支持的学术研究[4]436。换句话来说,他所认为的政治支持是指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从态度和行为方面对那些合理、正当、公正和权威的某些人或团体的思想、目标进行的一种援助和赞同。这种界定在强调政治支持渠道——态度与行为,以及突出了政治支持对象的特征(即必须具有合理性、正当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却忽略了支持者的内在动因、支持者的政治效能感等关键要素。

第三,苗红娜认为:“政治支持是政治主体在与政治体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和评价,形成对政治体系的价值认同、赞同和确信,进而做出的行为反应。”[5]这种有关政治支持的界定强调了政治支持者在受到某种内在动因激发以后,从认知、情感一直到行为方面的政治支持形成机制,但在提到政治支持的内在动因时并没有具体详细地说明;除此之外,还忽略了支持对象的特征,尤其是忽略了支持者的政治效能感这一因素,这不符合政治支持的实际情况。例如,政治主体内心对支持对象情感与态度,就并不一定能够将内心这种认知和情感顺利地外化为相应或相等的行动,如之前政治支持过程中由于多次的表达渠道不畅通或受压制的外部环境,进而降低了支持者的政治效能感,最终导致支持者行为并不能如实的反映其内心真实的态度和情感,甚至表达出与内心真实情感与态度相违背的行为。

在给出政治支持内涵之前,我们需要在此做一点辨析,即政治支持的对象所具有的合理性、正当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属性,据西缪·马丁·李普赛特(Seymour Martin Lipset)对合法性的定义——“合法性涉及该制度产生并保持现存政治机构最符合社会需要的这种信念的能力。”[6]53因此,若把政治支持对象的这些属性,放进追求价值与利益认同一致的政治共同体之中来理解,这便是说政治支持的对象需具有合法性。

由此,所谓政治支持,是指在政治共同体(见后文注释)中,为追求价值或利益认同的共同体成员,在与具有合法性的政治体系互动过程中,社会成员依据其政治效能感的程度而对政治体系表达出来的态度和行为。这种界定涵盖了政治支持主体(追求价值或利益认同的共同体成员)、政治支持对象(政治共同体、政治体系)、政治情感判断和价值评估、政治效能感等影响政治支持的因素,由此,政治支持作为一种政治表达的现象所具有的同质性和区别于其他政治表达的异质性就可以基本廓清。

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政治支持”的概念,还有必要认清政治支持与政治信任、政治认同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政治支持与政治信任(political trust)

从政治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如果共同体成员赞同政治共同体、典章制度和当局的合法性和合利益性,那么就会产生成员对共同体的信任。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暗含了一种利益,即当共同体成员某次想要实现自身利益之时,一般情况下就会在行动上对政治共同体、典章制度和当局表现出支持;而当政治共同体、典章制度和当局能够不断做到满足成员利益的时候,这时产生的不仅有更多的支持,还会在成员内心中形成更深刻的相对稳定的政治信任。因而,我认为,政治支持与政治信任的区别在于:政治信任更多是表现在内心态度上,而政治支持则更多的表现在外在行动上。同时,二者也是密切相关的,政治信任与政治支持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例如,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认为信任是不用共同体对成员做任何事情就能得到更好效果的一种可能性,并且把信任当做影响散布性支持的因素之一[4]447;林从吉认为政治支持与政治信任(political trust)也有密切的正相关。如果权威机关长期以来对社会大众的需求皆有适切的回应,政治支持也会随之提高,至于民众对权威机关的政治信任感自然也就维持不坠了[7];Kim Sunhyuk更是明确指出政治支持与政治信任可被视为一体两面,相互为用(interchangeable)的概念[8]。

2.政治支持与政治认同(political identity)

李素华认为公民对某种政治权力的认同,即公民对某种政治权力的承认、赞同和同意,并且自觉地以该政治权力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9]。孔德永从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上,进一步认为政治认同是人们从人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属政治系统情感上的归属感或依附感,政治认同本质上是社会公众对政治权力的信任、对政治价值的信仰,并指出利益认同是政治认同的起点,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关键[2]。我认为,政治认同的基础是成员对政治系统的合法性与合自身利益性的统一。例如法国学者让-马克·夸克就认为“把合法性定义为统治权利……如果统治者尊重共同体成员的权利并完成他们的特别义务,那么个体就会为了政治机构的利益而放弃他们的部分行为能力。换句话说,他们承认政治机构的统治权利。”[10]其实,不难发现,政治认同与政治信任的形成有着共同的逻辑起点,即合法性与合利益性。作为共同体成员内心中深刻层次上的赞同和信任,它与政治信任同样影响着成员在行动上的政治支持。

二、政治支持的要件

根据政治支持的内涵界定,我们认为政治支持的认定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追求价值或利益认同的政治共同体成员、政治支持对象须具备合法性和政治支持的内心态度和实践行为两方面表达渠道。

第一,追求价值或利益认同的政治共同体成员。

政治支持的主体是为了维护共同信仰和共同利益的目的而组织的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而不能包括某一政治共同体外部的不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利益的人。在当代中国,政治共同体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参加的爱国统一战线,它的成员构成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还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组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即共同信仰是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共同利益是保障共同体成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权利,维护共同体的统一。因此,除了上述范围内的人或团体,并不能成为我国政治共同体的成员,不具备共同信仰和共同利益的特征,因此,不能包括在政治支持主体范围之内。

第二,政治支持对象还须具备合法性。单有政治支持主体的界定以外,政治支持的对象必须具有合法性。政治支持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体,甚至还可以是无形的法规制度。首先,政治支持的对象必须具备合法性。政治共同体成员的政治支持是政治系统合法性的来源,如果某个人、某个团体或某项法规制度,本身不具有合法性,那么政治支持便失去了研究意义和价值。其次,政治支持的对象并非只是指政府机构。凡是符合合法性的人、法规制度、机构和政治共同体等对象都属于政治支持研究的范围。

第三,政治支持的内心态度和实践行为两方面表达渠道。上文已界定了政治支持的主体和对象,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通常看到的政治支持往往通过政治参与的现象或行为展示出来,但是二者也有显著的区别。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投票、选举、主动接触和结社等方式旨在影响政府决定或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因此,对政治参与度的测量也往往是通过上述渠道实施。根据政治参与的含义,公民的内心想要参与影响政府决定或活动的情感和态度,如当地地方行政机关公布的地方法规征求意见稿,某一政治共同体下的公民虽然内心持反对态度,但最终并未以任何行动影响政府决策,那么这就不能算是政治参与,自然也不能用政治参与理论进行解释和测度。另外,政治认同单是强调政治共同体的情感和态度方面基于信任和利益一致基础上的认同,而不涉及实践行为。因此,我们认为,从这个角度上看,政治支持不同于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政治支持研究方式既包括政治共同体成员的态度和情感,还包括其行为表现。

然而,在这就存在另外一个问题,政治支持的真实态度是否能够完全转化为政治参与行动?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存在政治效能感的问题。即这两方面的表现渠道,从现实中成员个体政治支持内心的角度来看,它则是受政治效能感约束的政治情感判断和价值评估的政治支持过程。具体来说,基于价值认同和利益认同的一致性,成员对相关政治对象的情感和态度对政治支持行为的产生有主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政治效能感因素的存在与干扰,成员的政治支持的行为并不能每一次都按照内心的情感和态度直接表现出来,有时甚至表现出与内心相反的行为。也就是说,内心的情感和态度在转化成实际行动中容易发生偏转和扭曲。就像伊斯顿所说的“只要实际活动不能把那种凝缩的感情表达出来,或者通过其他方法发现这种感情与所看到的行为不相一致,那么我们就可以假定,或者是观察者做出错误的判断,或者过程本身发生了变化。”[11]伊斯顿这里所讲的“过程本身发生了变化”,就是指政治支持的情感和态度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中受到了政治效能感的影响。

三、影响政治支持的因素

政治支持的态度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政治行为,取决于个人政治效能感。然而,由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构成的政治支持会受到什么因素影响呢?

第一,高政治取向。笔者认为,“价值认同与利益认同”是共同体成员政治支持的基础。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成员的“价值认同”是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信念、代议制度的民主价值、司法制度公正”等高政治议题与原则的态度。我们就把上述这种个人充满民主信念、追求司法公平正义的态度,称为个人的“高政治取向”。

第二,低政治取向。成员的“利益认同”是对“个人生活和地位、涉及个人利益的地方政策和事关地方事务的公共政策”的关注和评价,我们用“低政治取向”来描述这种对微观公共政策及其效果的评价。然而,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我们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我国的宏观政策对地方政策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就是宏观政策的结果,两者实施效果一致性强。

第三,社会人口属性。从“价值认同和利益认同”的整体来看,它们之所以会有差异,正是“社会人口属性”在个人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所指的社会人口属性的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最高学历)、政治面貌、职业、家庭出身、宗教倾向、(年)收入等项。

注释:

①根据马克斯·韦伯、塞缪尔·亨廷顿和戴维·伊斯顿对政治共同体相关文献的阐述,笔者在此基础上厘清了政治共同体的内涵,即政治共同体是由于参加者恐惧受到暴力威胁或欲获取共同利益为动机,在共同境遇下形成了共识,并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结成了旨在协调参加者行为取向(强迫或服从)以解决某个问题的组织载体。

[1]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332.

[2]孔德永.政治认同的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2007(1).

[3]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unabriged(Springfield,Mass.:Merriam,1968).

[4]David Easton.A Re-Assessment of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Support.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75(4).

[5]苗红娜.中国改革进程中政治支持资源的拓展——一种政治参与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8(7).

[6]西缪·马丁·李普赛特(Seymour Martin Lipset).政治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7]林从吉.政治支持与民主巩固[J].政治科学论丛,2007(34).

[8]Kim,Sunhyuk.Political Trust,Institutional Reform,and Democratic Deepening in Kore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Political Challenges and Democratic Institution,2004,December 3-4,Taipei,Taiwan.

[9]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12).

[10]让-马克·夸克(Jean-Marc Coicaud).合法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1]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合法性态度信任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Westward Movement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态度决定一切
浅谈汽车养护品生产的合法性
建筑工程垫资承包合法性研究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