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与破解

2015-04-16吴镇聪

关键词:需求方福建省服务业

福建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与破解

吴 镇 聪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福建中医药大学办公室,福建 福州 350122)

[摘要]健康服务业作为集公共性和营利性于一体的特殊产品,不仅与经济发展相关,还关联着民生福祉。部分地方政府大包大揽,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视产品提供、忽视需求方的意愿和体验,以及部分群众错误的健康观念根深蒂固等思维定势,已成为制约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瓶颈。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必须打破政府作为唯一管理主体和单一权力中心的传统思想,确立健康服务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理念,确立受众本位思维,大力培育健康文化和健康意识,从而科学有效地发挥相关主体应有的作用,形成健康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合力。

[关键词]健康服务业;福建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22(2015)06-0065-05

DOI[]10.13322/j.cnki.fjsk.2015.06.013

Abstract:As a special produ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and profit, the health services are not only rela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Government used to blanket, pay attention to economic benefits, ignoring social benefits, attention to product provides, neglect the experience and desire of the demand side, and some people have rooted misconception act of set thinking, and those mentioned above have become the bottleneck that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servic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services, we must break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of the government as the sole management body and a single power center,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services, foster the idea of the standard of the demand side, to foster healthy culture and health consciousness, so as to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the related subjects, to form the joint effo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services.

[收稿日期]2015-06-06

[作者简介]陈盛淦(1976-),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老年社会学。

Bottleneck and breakthrough in development of health services in Fujian Province

WU Zhen-cong

(CollegeofMarxism,FujianNormal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7,China;

AdministrationOffice,Fuji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uzhou,Fujian350122,China)

Key words: health services; Fujian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大众对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保障生命质量的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强。在“大健康观”的引领下,以控制医疗支出、促进生命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健康服务,逐渐成为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共识和选择,健康服务业成为继IT产业后新兴和快速发展的产业。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1]。福建省健康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尚不能满足居民全方位、多元化及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但具有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

一、福建省发展健康服务业优势得天独厚

(一)政策环境利好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助力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台湾地区现代服务业转移,赋予了福建在两岸特定服务业贸易部门更高的市场开放度,助力福建在两岸现代服务业合作领域的“先行先试”。2015年3月,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福建被定位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明确将“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2]。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出台,要求福建省政府加快职能转变,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些利好政策的出台,为进一步推动福建省健康服务业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空间。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推动是发展健康服务业的有效助力。纵观国内情况,从健康服务业发展比较发达的北京、深圳和成都等地来看,政府重视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是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健康服务品牌,做强做大一批业内领先的健康服务企业和健康服务产业集群,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同时,提出将健康服务业纳入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范围并加大支持力度,并给予相应的税收和价格收费的优惠政策[3]。这些为福建省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重点和任务。

(二)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先机

福建省发展健康服务业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引导各地融合生态旅游与道地药材、茶、温泉等特色养生保健资源,开发健康养生旅游服务”列为重点发展领域[3]。福建省是中药种养、加工和消费大省,拥有众多中药材品种,根据1987年结束的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我国中药资源种类有12807种,福建省中药资源有2468种,约占全国中药材品种总量的1/5[4]。其中,莲子、砂仁、龙眼肉等不少品种均为适合我省环境及生活习惯的药食同源中药材。药食同源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开发是健康产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内外对带有保健功能的健康食品整体需求的增强,养生保健药材的种植及产品开发已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成为推动健康产业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

同时,福建频临东海、海域辽阔,山脉众多、森林茂密,河流交错,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具有发展山海经济区位、资源、环境等综合优势。尤其是福建省生态资源优异,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第一,空气、水、生态环境质量亦领先全国其他地区,山海一体优势有利于健康服务业新型业态的形成,推动健康管理、休闲健身、医疗旅游等健康服务领域的协同发展,以满足包括医疗旅游在内的多层次的健康产业服务需求。

(三)基础扎实拓展了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近年来,福建省政府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逐步推进我省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了服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为健康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夯实基础和积累了宝贵经验。作为全国4个医改试点省之一,随着福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 2013年末,福建省从事健康服务业的法人单位共有14720个,从业人员33.04万人,分别在全国位居第16位和第19位[5]。福建中医药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等医学院校培养了大量康复治疗人才,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亟需的人力资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具有“简、便、验、廉”特征的中医特色优势已率先融入福建省健康服务业。在中医康复体系建设方面,出台了《福建省卫生厅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省探索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并在福州市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中医康复服务试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3年,在三明和龙岩试点开展福建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和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合作,努力发挥中医康复的作用,创新残疾人康复服务模式。在中医健康管理方面,福建省技术优势明显,在国内率先成立中医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建立了“治未病”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干预体系,研制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将中医诊断拓展应用于健康领域,对人体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并配合制定完善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及疾病干预方案,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目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中医特色优势的率先融入,是建立政府可承担、百姓付得起、财政可持续保障的中国特色健康服务业的有益实践和探索。

二、观念桎梏:福建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政策利好和资源禀赋优异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其要真正发挥作用,切实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还需要正确的理念引导。尤其是在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健康服务业,观念桎梏和思维定势是福建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制约瓶颈。归纳起来,制约福建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观念桎梏主要源于四大思维定势。

(一)部分地方政府大包大揽的思维定势

健康服务业由疾病产业和保健产业两大部分组成,二者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属性。其中,疾病产业属于基本健康服务范畴,主要指医疗服务,是健康服务业的关键环节,是健康服务业其他衍生、外延服务发展的基础。作为以医疗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基本健康服务,与个体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公民有权获得公正、合理、可负担的基本健康服务,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但在实践中存在公民个体无力支付该项服务的情况。保健产业属于非基本健康服务,是基于满足个体多样化需求的高端健康服务,具有明显的私人产品属性,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服务业发展不是超然于医改之外,其是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医改的重要抓手。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着力点更多在于非基本健康服务,经济属性相对更明显。但在当前健康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习惯于“全能式”定位,对经济属性相对较强的健康服务业存在大包大揽和过度介入的情况,这将遏制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也会挫伤社会力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健康服务业的发展。

(二)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思维定势

健康服务业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本的参与,允许、鼓励社会资本获利才能真正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然而,健康服务业发展集改善民生福祉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于一身,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大众提升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强烈吁求,是基于维护公民基本人权即“健康权”的爱心产业,具有明显的生命伦理特质。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健康服务业特别是保健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基于民众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比较完善、成熟的基础上。毋庸置疑,我国医改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但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仍比较低。在2015年1月举行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足仍是短板,目前中国公共设施的存量仅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服务业水平比同等发展中国家还要低10个百分点”[6]。同时,我国保健产业与疾病产业相比,规模较小,产业结构还不完善,存在产业内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1]。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健康服务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服务领域。在产业链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贸然蜂拥而至的投资对于亟需产业链支撑的健康服务业发展产生了诸多限制,特别是由于在发展初期缺乏整体规划而导致恶性竞争,造成局部供求失衡,不利于健康服务业发展。

因此,必须理性地看待健康服务业,不能仅把利润或推动经济增长作为投资或发展健康服务业的主要目标,应更多关注其超脱营利性、专业性或技术性的内在伦理诉求和文化特性。

(三)重视产品提供,忽视需求方意愿和体验的思维定势

传统医疗卫生业是一种疾病发作或意外受伤后产生的临床诊治,是一种被动的疾病治疗消费,突显的是医疗服务提供方的主体本位,往往对利益相关方即需求方(服务对象)的参与意愿和体验重视不足,双方缺乏足够的互动。与传统医疗卫生业相比,健康服务业是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医疗卫生业的新业态,契合了大众追求多层次化、多类别化健康服务,以及有效改善和提升生命质量的个性化需求,强调以需求方为中心和导向,突出需求方的主体本位,重视双方的沟通和互动。

互联网诞生后,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信息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传播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和现代化,引发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大众思维方式的变革。受众从媒体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使用媒体以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动主体,实现了由“受众靶子”向“受众中心”的根本性转变,受众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被唤醒,参与和分享意识更加凸显。可以预见,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健康服务业与IT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高度重视个性化需求和互动,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健康服务业发展应逐渐由供者本位的思维定势转向受众本位的思维定势,重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和体验,以有效吸引、集聚需求方。

(四)部分群众错误的健康观念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大众的健康意识日渐增强,个性化的健康服务越来越受到追捧。然而,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有病才医、小病不医”,甚至是“讳疾忌医”的错误观念,仍在相当部分群众中存在。2009年,《生命时报》与39健康网联合进行的“国人健康投入”大型调查结果显示:97%的人愿把钱花在预防上,但其实80%花在了临死前一个月治疗上[7]。类似的错误健康观念,与建立在预防医学基础上,强调预防保健理念的健康服务模式格格不入,必然造成大众对健康服务重视不足,不利于理性的健康服务消费市场的形成。

三、破解健康服务业发展瓶颈的路径选择

思维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行动。福建省发展健康服务业优势得天独厚,如何发挥各方优势以助力健康服务业发展,关键在于政府能否从健康服务业的特殊性出发,切实转变思维和观念,打破政府作为唯一管理主体和单一权力中心的传统思想,确立健康服务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理念,确立受众本位思维,大力培育健康文化和健康意识,从而科学有效地发挥相关主体的作用,吸引利益相关方参与,形成健康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合力。

(一)打破政府作为唯一管理主体和单一权力中心的传统思想

健康服务业既是普惠性的公共服务,也是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私人产品。作为集公共性和营利性于一体的特殊产品,健康服务业既涵盖政府公共服务范畴,需要政府履行公共产品供给职能,又有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私人产品属性,需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不可否认,政府有责任发展并提供基本健康服务和非基本健康服务,但由于资源有限,政府无法独力完成健康服务业发展任务。《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区分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1],同时,基于非基本健康服务的属性,提出要“大力引入社会资本,着力扩大供给、创新服务模式”[1]。为此,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必须准确、全面地把握健康服务业的属性,区分基本健康服务和非基本健康服务,打破政府作为唯一管理主体和单一权力中心的传统思想,引入恰当的服务供给主体。

1.落实政府提供基本健康服务的责任。为大众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是政府基本职能之一,在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仍未得到很好满足的情况下,公共卫生和疾病治疗等基本健康服务的供给应以政府为主导,必须切实落实政府投资办医的基本公共服务责任,由政府通过直接组织生产或购买服务(直接购买或向需求方提供补贴)等形式,依法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大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总之,对于基本健康服务,政府责任重大,应重视并落实发展规划、制度安排、市场准入设定、资金筹措和投入以及监管等各环节。要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业发展宏观调控体系,在顶层设计、政策引导、沟通协调、资金投入上加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科技等多种管理手段,通过整体战略部署协同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避免因缺乏整体规划而导致恶性竞争和产业滞涨现象。同时,应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职能,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发挥市场在健康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非基本健康服务而言,政府要积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形式,积极有效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适合由市场提供的非基本健康服务和相关管理事项,交由具备相应资质、信誉良好的行业协会和企业等承担,实行市场化运作,由市场在健康服务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免挤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以推动健康服务业的科学发展。

3.培育服务型文化。选择与健康服务业特性相匹配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建立相应渠道和平台,让企业和个人参与健康服务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帮助参与者表达并满足他们的共同利益诉求,使政府与健康服务业参与者达成伙伴式的合作关系,改变过去决策一言堂、信息不透明的状况,确保政策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相一致,协同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

(二)确立健康服务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理念

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它既要求科技创新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需融入文化以提升产业、产品的经济品位,实现健康服务业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内在伦理诉求。从各地纷纷出台的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文件来看,地方政府发展健康服务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均较高,但目前主要通过建设产业园、招商引资等举措来推动,手段和方式仍比较传统,部分地方政府存在片面追求和关注经济效益的情况,这与国家发展健康服务业的初衷相背离,与世界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潮流也不一致。考量西方发达国家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轨迹,发现人本主义理念贯穿其中。在人本主义理念指引下发展健康服务业,以人类、社会、自然和经济共同发展的多元价值取向替代单一的逐利目标,回归健康服务业发展旨在提升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本来目的,把健康产业技术、产品、活动及市场需求与文化深度相融合,为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开辟全新的发展空间,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确保产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发展理念,以契合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内在伦理诉求。

(三)确立受众本位思维

健康服务业以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个性化健康需求为着眼点,关注受众即需求方的体验和意愿,以需求方为导向,为需求方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健康服务,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在健康服务业与IT产业融合日趋紧密的背景下,应把握健康服务业生成、发展的独特规律和特性,积极培育以受众即需求方为中心的服务文化,努力推动健康服务模式由供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构建起以需求方为本位和中心的全新的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把服务需求方、吸引需求方作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需求方满意度作为健康服务内容创新的评价标准,作为发展健康服务业的目标和追求,从而获得需求方的认同,真正赢得需求方的信任。

(四)大力培育健康文化和健康意识

文化是产业扎根、发展的肥沃土壤。文化与产业融合,既能为文化本身提供一种现代化的存在方式,也能赋予健康服务业独特的价值内涵,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寻找到一种彰显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特质的发展形式。随着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将日益凸显,特色文化与专业技术的结合将成为一种必然。加强对民族、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整理、研究、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加强对中医健康文化和传统健康技术产品的挖掘,摒弃传统健康观念的糟粕,传承仍具时代价值的传统健康文化,努力培育和弘扬富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文化,普及健康知识,帮助大众形成健康观念和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整体化生活习惯和行为,是打破影响大众科学、主动接受现代医疗保障产品和服务的传统错误健康观念的必然选择。这有利于培育健康服务消费的市场理性意识,从而培育一个对健康服务和产品有一定鉴别能力又相对稳定的市场,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市场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3-10-14)[2015-07-06]. http://www.gov.cn/zwgk/2013-10/14/content_2506399.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2015-03-28) [2015-07-03].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328/c1002-267646

33.html.

[3]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2014-08-29)[2015-07-10]. http://www.fujian.gov.cn/zwgk/zxwj/szfwj/201409/t2014

0901_774426.htm.

[4]郑百龙,刘明香.福建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江西农业学报,2011(12):180-183.

[5]郭善耘.解读我省健康服务业的发展[EB/OL].(2015-06-09)[2015-07-16]. http://www.stats-fj.gov.cn/gzcy/zxft/fthz/zxft_785/.

[6]李克强.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EB/OL].(2015-01-22)[2015-07-11].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122/13449056_0.shtml.

[7]唐珍.中国人看病的钱80%花在临死前一个月治疗上[EB/OL].(2009-12-29)[2015-07-12]. http://health.sohu.com/20091229/n269287930.shtml.

(责任编辑: 林安红)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6):70-73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SH045);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15B11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01263);福建省软科学基金项目(2014R0040);福建江夏学院青年科研人才培育基金项目(JXS2014013)。

猜你喜欢

需求方福建省服务业
面向软件外包平台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研究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实时竞价中的佣金率问题研究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共享单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中介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