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6例

2015-04-06孙其斌李艳萍陈广业

中医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腰痛腰部手法

孙其斌,李艳萍,赵 万,关 锟,陈广业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730050; 2.酒钢医院,甘肃 酒泉 735100;3.甘肃省天水广业中医正骨医院,甘肃 天水 741020)

提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6例

孙其斌1,李艳萍1,赵 万1,关 锟2,陈广业3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730050; 2.酒钢医院,甘肃 酒泉 735100;3.甘肃省天水广业中医正骨医院,甘肃 天水 741020)

目的:观察“提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斜扳手法,治疗组给予提拿手法。两组均以治疗7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3例,好转30例,无效3例,加重0例,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痊愈17例,好转27例,无效12例,加重4例,有效率78.5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提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

提拿手法/治疗运用;斜扳手法/治疗运用;急性腰扭伤/针灸治疗;临床观察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多因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突然受到过度牵拉所致,发病部位既可在肌肉,也可在后关节[1-2]。急性腰扭伤发病急,腰部疼痛剧烈,若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慢性劳损。2012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采用提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6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针灸推拿科门诊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7~27岁。对照组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16~3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的有关标准拟定。①有腰部扭伤史的青壮年;②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翻身困难,坐立和行走不能正常进行,强迫姿势可减轻腰部疼痛;③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块,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病程在3 d内的患者;②年龄16~31岁,性别不限;③在接受本次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疗法;④患者知情并同意。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伴有腰椎滑脱、脊柱病变、骶髂关节或髋关节外周血管病变疾病的患者;②有全身性胶原免疫疾病或其他急慢性感染病而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类等可能影响结果判定者;③试验中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斜扳手法。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屈髋屈膝;健肢在下,自然伸直,同时将患肢置于健肢上,术者两手协同用力,作相反方向的扳动,使腰部产生扭转,待被动扭转到有阻力时,再用力扳动,完成手法。治疗组给予提拿手法治疗。操作方法:病人俯卧位放松,术者首先在疼痛部位用双手拇指、示指中节部分的背面紧贴脊柱两侧皮肤,拇指指腹螺纹面与示指中节桡侧面相对用力,尽量将皮肤及皮下组织拿起,瞬间适度用力向上提拿1~2次,绝大多数情况下可听到嗒的弹响声,然后在疼痛部位上下依次提拿1~2次。

两组均1 d治疗1次,7次为 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5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结合症状、体征等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痊愈:疼痛症状消失,腰部功能恢复正常,局部无压痛。好转:疼痛症状较前减轻,腰部部分功能恢复正常,局部有压痛。无效:症状、功能无改善。加重:症状、功能较治疗前加重。

6 统计学方法

7 结 果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01,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8 病案举例

例1 患者,男,46岁。2012年8月20日初诊。主诉:腰痛,活动受限6 h。现症见:腰部呈强迫体位,活动受限,前屈0°,后屈10°,左屈20°,右屈10°。腰5骶1棘间压痛(+)。腰部疼痛剧烈、僵硬,活动困难。舌质暗,苔薄白,脉涩。患者自述弯腰拾物时突然出现腰痛,伴腰椎屈伸活动受限,遂就诊。西医诊断:急性腰扭伤。施以提拿手法治疗。治疗后,患者可自行下床活动,自觉疼痛减轻,稍休息片刻,于痛点腰5骶1间上下两端继续施以提拿手法治疗,治疗后患者自觉疼痛消失。检查:腰部功能活动正常,起蹲等各种活动自如,痊愈。

例2 患者,女,23岁。2012年5月11日初诊。主诉:突发性腰痛,活动受限1 h。现症见:腰椎活动受限,前屈0°,后屈10°,左屈20°,右屈30°。腰4、5棘间压痛(+)。腰部刺痛,疼痛剧烈,活动困难,舌质暗,苔薄白,脉沉涩。患者自述弯腰提水时突然出现腰痛剧烈疼痛,不能直立,家人搀扶下前来就诊。西医诊断:急性腰扭伤。施以斜扳手法治疗。术者于左侧位施术时,患者因情绪紧张、恐惧,使腰部肌肉紧张,遂以斜扳手法治疗,致使患者腰痛加重,不能活动,病情较前加重。经休息后疼痛无缓解,于当晚转入急诊观察室。第2天施以揉腰法加电理疗及针灸,病情缓解,疼痛减轻。第3天改为“提拿手法”治疗,治疗后腰痛基本消失,但下蹲及起身时仍有疼痛感。第4天继续以“提拿手法”治疗,治疗后腰痛消失,腰部功能活动正常。检查:腰部功能活动正常,腰4、5棘间压痛(-),病痊愈。

9 讨 论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岔气”,是临床常见的腰痛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剧烈,腰部肌肉痉挛,腰部僵直,活动受限等。疼痛原因应考虑损伤的腰部软组织及损伤所造成的脊神经后支刺激症状[4]。急性期若未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常易转为慢性,导致治疗难度加大。陆裕朴[5]等把这种腰部损伤定义为劳累性腰痛,认为是腰脊柱周围对维持体位,增强脊柱稳定性、平衡性、灵活性的肌肉、韧带、筋膜,脊柱关节突关节的滑膜等软组织发生病变导致的疼痛,临床上统称为软组织性腰痛。提拿手法是笔者将小儿推拿中的捏脊手法创造性地运用于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中。小儿捏脊法[6]是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中指两指或拇指与四指指面作对称性着力,夹持住患儿肌肤相对用力挤压,一紧一松逐渐移动,用于脊背部的督脉、膀胱经,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提拿手法则是在“小儿捏脊手法”的基础上在定点的损伤部位加大了提拿力度。

“提拿手法”是以“顺筋利节”为治疗思想。笔者认为:“筋束骨,筋动节,筋顺则节利,筋损则节涩”“顺筋”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首选。提拿手法通过提拿腰部、腰骶部损伤部位的筋、脉、肉—软组织,在局部产生负压,从而使局部张力降低,促进了炎症的消散和吸收,加速血液循环,消肿祛瘀,解除肌肉痉挛,达到“顺筋”的目的,并获得滑利腰部关节的“利节”效果。特别是提拿手法出现“咔”的响声时,局部负压值最高,笔者认为可纠正小关节紊乱或错位,解除滑膜嵌顿,但此有待于实验室进一步研究证实。此外,术者在实施“提拿手法”时,患者既可取俯卧位也可取侧卧位,即在“静态”下接受治疗,减少了患者的恐惧心理,避免施术时产生抵抗,也不会引起腰部肌肉的过度紧张,实施过程安全平稳。而传统的“斜扳手法”通过“利节”治疗急性腰扭伤,调整腰椎小关节错位、紊乱,使嵌顿滑膜得以整复,获得腰部筋、脉、肉——软组织的“顺筋”效果,腰部筋脉得以理顺,从而达到“利节而顺筋”的目的。斜扳手法为临床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常用办法[7],但其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医者除了需要较大的力量外,还要有多年的临床经验才能更好的实施。施术时,患者必须保持侧卧体位,且腰部始终处于“被动动态”,如果患者腰痛剧烈,或因恐惧产生抵抗,则会导致施术难以进行。若强行施术,则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风险较大。在笔者查阅文献中也有因斜扳手法操作不当而造成医源性损伤的报道[8]。对照组治疗后加重4例,治疗组无加重病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本观察病例中,对加重病例,嘱其休息2 d,再行提拿法治疗,症状缓解。治疗组无效3例,对照组无效8例。无效病例经CT或MRI复查确诊为急性腰扭伤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单纯实施提拿及斜板法治疗,疗效不显,后通过加针灸、中药热敷、理疗等综合治疗,症状均逐渐缓解。

提拿手法以“顺筋利节”作为治疗思想,通过提拿损伤部位的筋、脉、肉,达到“筋顺、节利”的目的。本组急性腰扭伤的两种治疗方法对比研究表明,“提拿手法”较“斜板手法”安全有效,操作柔和简单,更值得推广。

10 参考文献

[1]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05.

[2]沈志强.实用中西医结合骨科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49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12.

[4]薛卫国,张党升.对急性腰扭伤及其推拿治疗的再认识[J].按摩与引导,2007,5(23):4-7.

[5]陆裕朴,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34-1141.

[6]王之虹,于天源.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137.

[7]张琴明,房敏.急性腰扭伤推拿现状[J].颈腰痛杂志,2003,24(4):248-250.

[8]胡英同.腰椎“斜扳手法”致椎弓根骨折一例报告及体会[J].按摩与导引,1994,4(57):48.

(编辑 田晨辉)

1001-6910(2015)10-0059-03 ·针灸经络·

R244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10.28

2015-04-01;

2015-07-08

猜你喜欢

腰痛腰部手法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