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2015-03-31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创造力小学生

● 杨 斌

一、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发展特点及意义

学习品质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特性,反映了学习者在学习上的发展和在学习结果上的个别差异性。[1]

(一)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发展特点

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与幼儿时期相比,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义务性和社会性,在学习品质方面也表现出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1.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特点

首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表现出不稳定性。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可以很快地产生,也可以很快地消失。中高年级学生兴趣的稳定性稍好,但总体上不稳定。其次,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步对不同学科的内容产生分化性兴趣。刚入学的学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学科兴趣。三年级之后才表现出一定的学科兴趣,但也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易发生变化。最后,小学儿童的阅读兴趣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广泛,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文艺作品发展到科普读物。

2.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展特点

首先,多数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他们要在外在的要求或监督下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的依赖性大。其次,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高年级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低年级的学习主动性有了较大的提高。最后,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存在性别差异,女生要高于男生。

3.小学生学习坚持性的发展特点

首先,小学生的学习坚持性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坚持性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显著影响。其次,小学生的学习坚持性与其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即小学生的学习坚持性越高,其学业成绩则会越好。

4.小学生学习创造力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一个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小学生的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地前进。其进程为:小学一至三年级呈直线上升的状态;小学四年级不再上升或略有下降;小学五年级又回复上升;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再次出现不再上升或有所下降的态势。[2]

(二)小学生学习品质的意义

1.学习品质可以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绩

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小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小学时期学习品质的好坏与其将来的学业成绩、对未来学校的适应能力有较大相关,甚至可以通过学习品质来预测其将来的学业成绩。葛明贵等(1996)研究发现,进行学习品质训练的儿童,其语数成绩均好于对照班。美国威斯康辛州入学准备委员会的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抗干扰能力、专注能力以及任务坚持性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儿童在学校中更有可能获得学业成功。[3]

2.学习品质能够推动小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有着良好学习品质的儿童,往往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能进行清晰地自我认同。Fantuzzo发现,“注意力和坚持性高的、学习态度好的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互动也更有效”。John等人发现,“主动性学习品质得分较高的儿童具有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在课堂学习中更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善于把握表现自己的机会”。

由此可见,学习品质无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是对于其社会性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学生的未来乃至一生的发展的影响意义深远。

二、阅读对提升小学生学习品质的作用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小学生的阅读不但是认知阅读对象的过程,更是作为主体的他们,不断建构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品质的过程。因此,小学生的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

(一)阅读中形成的能力是小学生学习品质提升的基础

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学习活动,而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小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经验,促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专注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可谓益处多多。在阅读活动中获取的这些能力将成为学习品质得以提升的基础。阅读活动也因此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备受重视,如芬兰,作为世界上零文盲的国家,其学生有着较高的阅读能力;芬兰儿童在世界上各种与阅读有关的测试中成绩都名列前茅,不仅整体阅读素养高,城乡和男女儿童阅读成绩差异小,且阅读困难的儿童比例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与芬兰国家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学校重视阅读课程以及芬兰家庭重视阅读有着必然联系。

(二)阅读能力的强弱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及后续发展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发展的基础能力、是具有很高价值的能力,如果缺乏这种能力,那将是一种严重的障碍。在许多场合下,特别是教育活动中,成功的智力活动是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在我国,阅读是儿童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很多人认为阅读困难仅仅会影响儿童的语文学习,其实不然。有研究显示,存在阅读困难的儿童往往在理解数学题意方面有困难,从而导致较高的错误率。[4]如果阅读能力差,将会直接影响日后各个学科的学习。有研究表明,儿童阅读障碍与数学学习障碍存在共生现象。[5]小学三年级阅读方面的差生,一般都会成为高中阶段成绩很差的学生。由此可见,阅读能力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只有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三、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品质

阅读能力是最基础的学习能力之一,是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如前所述,阅读活动能够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提升。如果教育者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能力,对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寻找小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越喜欢阅读的学生,其读书的速度越快,理解力越强,便更喜欢阅读。阅读中更要注重阅读兴趣的发现和培养。与其他活动相比,阅读中的兴趣点不太容易被发现。可以尝试到图书馆或公共阅览室这些书籍较多的地方,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发展特点,帮助寻找喜欢阅读的图书,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并利用这些兴趣点为他们创设阅读的情境,以此为原发性推动力,激发他们阅读的好奇心,逐步扩大阅读的视野,培养阅读的兴趣。

保证小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阅读。心理学研究指出,人脑的情感中心与人脑的长期记忆系统是相连的,[6]要引导学生阅读,就要充分地调动学生快乐阅读的情绪,当阅读的主题能让学生产生积极情感时,他们就会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

(二)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制定合理的目标,支持小学生的阅读活动。确定阅读的目标,阅读之前首先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和需要。与小学生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合理引导他们去完成阅读任务;开展小组讨论分享活动,鼓励小学生大胆讲述他们的阅读感受并给予及时肯定,分享他们达到目标的快乐,进一步增强他们阅读的主动性,引起下一次阅读的愿望。

掌握阅读的策略。阅读策略是指阅读主体为保证阅读任务的完成、阅读效率的提高,对阅读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谋略。主动性的培养不是随心所欲,听之任之。当前小学生面临的阅读困难之一就是缺乏阅读策略,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对阅读策略的掌握和应用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自身要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完善自身的阅读策略,将阅读策略的传授内化到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如有教师自己拟定的阅读策略:①理解词语策略:借助词典、借助语境或辨别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②理解句子策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或揣测意思理解表达效果;③领悟表达策略: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7]

(三)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习的专注力与坚持性

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阅读的内容。培养小学生专注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较好的方式就是一对一式的分享阅读。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研究如何改善有学习困难学生的语言问题时发现,一对一教学对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特别有效。[8]他指出,读故事给学生听,并留意他们听故事时的反应,可以帮助了解小学生在阅读时的状态,便于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改变阅读方式,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是“不待人教,自能读书”。有科学家研究发现,个体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的时间,而连续90天的重复才会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成人应当引导小学生坚持每天定时阅读,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每天不宜安排太长时间的阅读,控制在30分钟内为宜,以兴趣为导向,逐步学会自主阅读。

(四)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习的创造力

营造有利于培养创造力培养的心理环境。宽松、民主、受尊重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好奇心是小学生创造力产生的源泉,探究欲是其创造力发展的动力,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当小学生对某一阅读主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行进一步探索时,应给予大力的支持与鼓励。

发展求异思维能力。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发散提问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求异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个人与众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课外阅读时,观察支持小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如根据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进行创编、创作活动。

综上所述,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阅读活动是与小学生学习品质联系最为密切的活动。通过阅读,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坚持性和创造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帮助其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路径。

[1]曹正善.论学习品质[J].集美大学学报,2001(11).

[2]殷炳江.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特点[J].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3(11).

[3]McDermott.P.A.Comparative functions of preschool learning style and IQ in predicting future academic performance.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4(9):38-47.

[4]王文静,罗良.阅读与儿童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8.

[5]孙金玲,张承芬.阅读障碍与数学学习障碍共生现象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1).

[6]李蕴.论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

[7]瞿卫华.儿童课内外阅读策略的衔接与整合[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1).

[8]王耘,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创造力小学生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我是小学生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