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化研究与建设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2015-03-17胡丽芬

关键词:水文化生态文明

胡丽芬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水文化研究与建设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胡丽芬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摘要:水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水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忽视,水利工程缺少文化元素。在人水矛盾日渐突出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水文化的普及,使全社会都认识到水的文化价值,转变用水观念,达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预定目标。

关键词:水文化;生态文明;人水和谐

水是一种自然资源,人类因水而生、依水而居、随水而迁。但水自身并不能形成文化,人们对水的认识和思考,对水的探索和利用,对水的治理和管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水文化。所以说,水文化实质上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和建设美丽中国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腾飞和政治上的成熟,也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水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可以积极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一、水文化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孕育着十分丰富的水文化。大禹治水虽然被人们一直视为传说,但留下的治水史迹却遍布大河上下,分布于陕西、河南、安徽、重庆、四川、湖北、江苏及浙江等10多个省市,禹陵、禹祠、禹庙等遗迹近百处,是十分宝贵的水文化物质遗产。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水的理解极近水理,所留文字妙笔生花。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管子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管子·水地篇》)。庄子《刻意》说:“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先哲们从哲学的、生命的高度对水进行表述,给后世水文化研究提供了典范。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对水也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他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把人和水密切联系在一起。建国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学者于1988年提出了水文化研究的议题,使人们对水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党的十七大以后,随着水利建设发展的需要,水文化的研究与水文化工程建设也逐渐被水利部门所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始涉足水文化研究。

中国水利文协水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宗新是较早进行水文化理论研究的专家。李宗新在《治淮》杂志发表《应该开展对水文化的研究》一文,首次提出了水文化研究这个新课题,对水文化的界定、水文化的实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对目前国内水文化研究有较大影响。河海大学教授尉天骄在《海河水利》发表的《水文化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刘星原在《湖南水利水电》发表的《浅议水文化分类结构大纲》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水文化理论进行了探讨,对中国水文化的研究有重要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水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和水相关的文化现象、文化建设等问题,关于水文化遗产管理研究、水文化理论创新研究以及水文化方法创新研究等问题涉及的还比较少,对水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研究更是刚刚开始。而国外的水文化研究更多关注水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水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国内水文化研究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文化研究与建设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还需进一步学习、创新和完善。

目前水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已经不仅仅是水利部门和少数水文化研究者的工作,而是一个全社会都要关注的问题,是实现中国梦、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建设美好家园、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水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人水和谐,实现中国先哲们早已论述的“天人合一”。

二、水文化研究的现实需要

“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受到政治界、思想界以及经济界人士的高度青睐和积极关注[2]。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恶化形势,生态文明建设显得越来越紧迫。水生态文化是水文化的重要内容,水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类的生存环境离不开水,有水才有生命,有水才有青山。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一些地方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对水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掠夺性的开发大大超过了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力,导致许多地方人水失衡。目前水危机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以及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尽管人们在应对水危机和化解水问题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但水危机还是在不断加重并影响着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的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以及雾霾肆虐等问题日益严重。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不断扩大与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解水危机,需要文化的力量加以促进。使水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这将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文化建设来构建一个和这个时代相适应的、与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体系相协调的水文化体系。只有建设好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文化工程,我们才能拥有人与水之间的良好关系,人们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水文化建设才能构成对生态文明建设最基本的支撑,才能发挥水文化工程在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

三、水文化研究与建设的作用及价值

水文化研究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水文化研究和建设可以使水的内涵更加丰富,人水更加和谐,社会更加文明。

(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互动中发展起来的文明。水文化作为人与水之间的文化,在生态文明中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发展水利、解决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命脉,重视水和水利建设是历届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水文化建设是我们爱水、护水、用水、利水的保障和依托。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非常重视解决用水问题,强调了水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水文化建设在维持全人类与水环境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对于人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强水文化研究与建设是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要从文化角度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努力构建人水和谐的理念,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意识、爱水节水意识。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水法规,逐步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引导全社会建立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3]30。

(二)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治水新思路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不构成威胁和危害,是一种保持人类社会持久地发展至无限未来的发展观[3]50。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治水的历史,大禹在治水中所表现的“大禹精神”是中国水文化的瑰宝,奠定了水文化的深厚底蕴,并最终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中华水文化[4]4。加强和重视水文化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治水新思路,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为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基础。

加强水利工程中的水文化建设,使水文化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可以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让人民享受到清新自然的气息,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还能不断增长人们的水利知识,给人以思考和启迪。这也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严三实”的具体体现。因此,应该更加注重水文化的普及,广泛认识水文化和大力弘扬水文化,使全社会都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引导人们转变用水观念,实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与融通共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形成正确水意识

当今社会人们缺乏对水的尊重,缺乏对水的认识。通过水文化研究和水文化工程建设,通过现代传媒的多渠道宣传,可以引起社会对水的重视,使那些有价值的水文化思想在现实中传播开来并在未来传承下去。同时,也为水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指导和借鉴。构建新时期的水文化体系,要使全社会都努力做到正确对待水、珍惜水、尊敬水、重视水、崇拜水,达到人与水和谐共处的目标,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代代传承。因此,从文化的角度阐释水的内涵,展开对水的研究可以警醒人们,引起对水的关注,进而提出解决现代水危机的方法。开展水文化研究,加强水文化工程建设,以文化作为立足点,不断探索水知识和发扬水精神,树立水形象,提高全社会的爱水节水护水意识,发展高水平的水利事业。只要我们积极推进水文化的研究,普及水文化知识,将水文化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行动,就能发挥水文化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水文化是人类水事水利活动中社会意识的体现,必然会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加强水文化建设,为水利政策的制定和水利工程的兴建提供智库咨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青山绿水是我们要实现的伟大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水文化研究和建设必将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爱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2] 李宗新.建设水文化弘扬水精神构建水文化核心价值体系[J].水利发展研究,2008(2):77-81.

[3] 李宗新,闫彦.中华水文化文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4] 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水文化文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杨华轲)

Action of Water and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HU Lifen

(Institut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46, 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reinforce the lag and lack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Water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our beautiful building in China i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water cultur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past for a long time that we have long been neglected, hydraulic lack of cultural elements. Water conflict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people today,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pread of water culture, the whole society recognize the cultural value of water, changing water use concept, achiev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water, to achieve a predetermined goa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water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ffects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44(2015)06—0021—03

作者简介:胡丽芬(1989—),女,河北邢台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14AZD073)

收稿日期:2015-09-09

猜你喜欢

水文化生态文明
新常态下我国水文化研究综述
南阳城市水文化品质提升建议
流域管理视角下的重庆水利移民史浅探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水文化”
云南的稻作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