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 171例婴幼儿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2015-02-24周丽凤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营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3000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吸收率贫血检出率

周丽凤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营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030006



2 171例婴幼儿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周丽凤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营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30006

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区婴幼儿贫血的患病情况,对我辖区内6个月~3岁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进行了解。方法:血红蛋白测定采用血常规(三分类),在婴幼儿左手中指、无名指内侧常规消毒后,采末梢血20μl加到有稀释液的0.8ml样品杯中,轻轻混匀静置5min,然后用优利特URIT-29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受检人员中Hb<110g/L有565例,占受检人员的 26.02%,男292例,占51.68%,女273例占48.32%,其中轻度贫血507例,占89.73%,中度贫血58例,占 10.27%,未发现有重度贫血。结论:婴幼儿贫血的现象比较普遍应引起家长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婴幼儿血红蛋白分析

由于婴幼儿的生理状况和饮食特点,摄入食物有时受到限制,加之婴幼儿又是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特殊人群,因此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儿童的认知功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和运动力,甚至会影响到神经中枢神经递质的合成,妨碍脑细胞的发育[1]。最终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2]。血液血红蛋白的含量是衡量营养状况与贫血的主要指标,响应国家号召,了解本地区婴幼儿的营养健康水平,为儿童营养与健康水平和发展趋势提供客观信息,为全国儿童的卫生工作、规划、管理、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2013年7月-2014年6个月对本辖区内儿童保健室管理的6个月~3岁婴幼儿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本辖区管理的婴幼儿共2 171例。男1 092例,女1 079例,其中6个月~1岁组1 047例,1~2岁组783例,2~3岁组341例。

1.2实验室环境温度室温为18~24℃,相对湿度45%~50%。室内通风良好,且无腐蚀性气体。

1.3仪器与试剂仪器试剂均无阳光直接照射。电流稳定且配有稳压器。仪器用优利特URIT-2900全自动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所用稀释液、溶血剂、冲洗液、E-Z清洁液、三分类探头清洁液,均为优利特公司生产与URIT-2900配套使用的试剂,试剂液体透明无沉淀颗粒和絮状物,且都在有效期内使用。上机前做质控,细胞质控在4℃冰箱保存,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1.4方法血红蛋白测定采用血常规(三分类)。首先,准备反应杯,然后,从仪器采样针中排出0.8ml稀释液放入反应杯中待用。采血前检查采血部位,不能有发绀、水肿、炎症等,然后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使中指或无名指尖自然充血,消毒局部皮肤,待乙醇挥发干后采血,采血时左手拇指和食指适当捏紧采血部位,右手持消毒采血针自指尖内侧迅速刺入2~3mm,稍加挤压血液即可流出,无用力挤压,未混入组织液,血液无凝固用消毒干棉球拭去第一滴血后,用毛细吸管采集20μl血液(擦去管外余血),立即注入样品杯中,轻轻反复吸排3次,将毛细吸管冲洗干净,制成稀释标本,用拇指及食指捏住杯的上部,腕部旋转约1min,无剧烈震荡,无溅出(排除溅出液体对计数结果的影响),迅速混匀稀释标本,放置5min后再次摇匀,用URIT-2900进行检测。

1.5诊断标准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婴儿和儿童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随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血红蛋白的低值在6~59个月为110g/L。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可分为4度:血红蛋白110~90g/L为轻度贫血;89~60g/L为中度贫血;59~30g/L为重度贫血;<30g/L为极重度贫血[3]。

2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6个月~3岁婴幼儿中,血红蛋白最低值为65g/L,最高为147g/L,未发现有重度贫血。其中Hb<110g/L者565例,占受检人员的 26.02%, 男292例,检出率为26.74%,女273例,检出率为25.30%。其中轻度贫血507例,占89.73%,中度贫血58例,占10.27%。不同年龄组婴幼儿贫血检出率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婴幼儿贫血检出率

3讨论

3.1调查显示,我区6个月~3岁内贫血患病率高达26.02%,高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5年调查的婴儿期营养性贫血患病率(15.6%)[4],可见营养性贫血是我地区婴幼儿的多发病。然而婴幼儿贫血早期一般没有明显表现,直到病情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才会出现症状。一些看似健康的儿童可能正面临着健康和发育受到严重甚至永久损害的危险,所以值得家长及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预防贫血的发生。

3.2从表1可以看出,儿童年龄越低,贫血发病率越高,贫血发病率与年龄关系密切。以6个月~1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为34.72%,随年龄增长贫血率下降。这是因为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3~5个月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1岁时为初生时体重的3倍,若是早产儿则体重增加更快。由于体重的增加血容量也迅速增加,血液液体容量的增加大于红细胞生成量的增加,原有的红细胞浓度被稀释而造成贫血。经询问家长发现,喂养合理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贫血率低,反之贫血率高,可见预防婴幼儿贫血:第一,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铁量与牛乳相同,但其吸收率高,可达50%,而牛乳仅为10%,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者较人工喂养的少。第二,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蛋黄、鱼泥、肝泥、肉末、动物血等)。动物性食品含有较丰富的铁,铁的吸收率也较高,可达15%~20%。每 100g猪肝含铁 25mg,且易被人吸收。从6个月婴儿开始就可喂猪肝泥,鸡、鸭肝也是不错的补血食品。各种瘦肉含有不同程度的铁,其吸收率也高。鸡蛋中蛋黄含有较高的铁,约100g中含有7mg铁,尽管吸收率低于肉,但价格便宜、保存方便、营养丰富,易为食用。猪血及鸡鸭血内有大量的铁,且吸收率达12%,加工便利,可以说是一种价廉物美的补血食品。第三,及时添加绿色蔬菜、水果等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第四,定期检查血红蛋白,出生6个月或9个月需各检查一次,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彭红专.早期儿童喂养行为与缺铁性贫血〔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6):678-679.

[2]李晶.小儿缺铁性贫血防治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0,30(7):143-144.

[3]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51-352.

[4]张文丽,王新利.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多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1):4.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4-09-22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1-1518-02

猜你喜欢

吸收率贫血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宽频声导抗测试声能吸收率特征研究△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你对贫血知多少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周期性结构的石墨烯对太赫兹波的吸收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