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活素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5-02-16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5年5期
关键词:活素利钠心功能

隋 宁



新活素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隋 宁

目的 观察新活素配以康复护理干预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30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治疗:强心、利尿、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以1.5 μg/kg静脉冲击疗法,再以0.0075 μg/(kg·min)的速度持续泵入72 h,并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量、体重、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各指标明显趋于正常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LVEF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新活素同时给予精心的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愈率,促进了临床康复。

新活素;心功能不全;康复护理

0 引言

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心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是心脏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临床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因之一[2]。有研究显示,难治性心功能不全5年死亡率可以达到5%甚至更高[3]。目前对于心功能不全的主要治疗方法大多为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及ACEI类等抗心衰药物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减少病痛且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该病大多病程长,反复发病,治疗效果不明显。新活素是一种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2001年FDA批准其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治疗[4-5]。为观察新活素治疗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300例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新活素并配合护理干预,观察其在患者临床康复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入我科治疗的300例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6例,女134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0.5±15.5)岁,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新活素及康复护理干预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进行全身症状评估,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对患者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在治疗1周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给予氧气治疗3 L/min,应用强心、利尿,ACEI类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进行对症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遵医嘱应用新活素(国药准字:S20050033、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1.5 μg/kg静脉冲击疗法,再以0.007 5 μg/(kg·min)的速度持续泵入72 h,两组临床治疗时间为1周,观察并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

1.2.2 对症疗法 呼吸困难是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状[6]。应用新活素后患者尿量逐渐增加,肺部啰音明显消失,全身症状均有所改善,同时护士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锻炼,改善肺部换气功能,提高呼吸运动耐力。一般每次5~10 min,每天3~4次。

1.2.3 运动疗法 新活素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在应用新活素0.5 h内极易发生低血压[7],护士在指导患者康复运动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波动情况,活动从低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地缓慢增加运动强度。根据患者病情,被动活动者给予肩、肘、膝关节运动,每次5~10 min,每天1~2次;可主动活动者每日床旁活动1~2次,每次10~20 min,期间可做直背椅休息,逐步增加活动时间,直至可完成基本生活自理。康复训练中护士应掌握活动强度,以不引起患者疲劳为宜。

1.2.4 心理护理 由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反复发病、反复就医、病程较长,应用新活素治疗时费用昂贵,患者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8]。因此,心理康复指导特别重要。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了解患者,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获取患者的尊重与信任,从而提高护理遵从性。缩短患者住院天数,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勇敢面对疾病,使治疗充分发挥疗效。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心功能不全临床治疗有效标准,制定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以显效+有效为总有效率,症状未改善为无效。显效:心肌功能改善≥2 级,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明显症状,可在病房及走廊自主行走;有效:心肌功能改善在 2 级以下,临床症状减少,无呼吸困难现象,可在床边活动;无效:患者心肌功能改善不明显或下降,症状未改善,不能下床。对比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判断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尿量、体重、心率、血压、呼吸频率、NT-proBNP 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变化情况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情况()

3 讨论

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病理改变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血流动力学异常、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等[9]。心功能不全发生时,由于心排出量下降,触发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心肌、血管平滑肌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的加重[10]。脑钠肽(BNP)是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学者Sudoh研究从猪脑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多肽类物质,主要由心室分泌,具有利尿、利钠、降低血管张力、抑制交感活性作用[11]。大部分研究表明,脑钠肽水平可以作为心功能不全治疗的无创监测指标[12]。脑钠肽是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病情发展的关键指标[13],脑钠肽的合成分泌途径主要是心室的心肌细胞,增加脑钠肽的合成分泌可减少容量负荷,调节血压、血容量,降低心脏后负荷,纠正心功能不全,脑钠肽是临床作为诊断和评估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指标[14]。

新活素是一种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2001年FDA批准新活素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人脑利钠肽是B型利钠肽,是人自身能够分泌的一种内源性多肽,发生心功能不全时,刺激人体应激产生的一种补充代偿的机制[15-16]。通过重组DNA技术合成的、相对质量为3464Da的重组人脑利钠肽,用大肠杆菌生产的无菌冻干制剂,与心室肌产生的内源性BNP有相同的氨基酸排序、空间结构及生物活性,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序列,与人体脑钠肽有相同的生理作用[17]。新活素在体内激活细胞内第二信使环鸟苷酸,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扩张血管,降低肺嵌压,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水钠潴留[18]。新活素通过直接的扩张血管,能有效地抑制心室重构,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达到强心的作用[19]。新活素通过对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的扩张影响,有效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和降低肾髓质集合管对钠的吸收和运转,达到利尿和排钠的作用[20]。新活素可降低脑干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下丘脑血管加压素的分泌下降[21]。大多数临床试验显示,新活素主要通过持续的扩张微小动脉及静脉,改善血流动力学达到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能显著降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22]。在使用新活素过程中,通过严密的控制新活素浓度,严密监测,选用静脉泵入新活素,能够快速有效地治疗和缓解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使患者的呼吸困难、水肿症状减轻,促进心功能的恢复,降低因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死亡率。新活素用药过程中主要的并发症为低血压,在用药前一定要精准地根据体重用药,密切观察,必要时应用小剂量多巴胺泵入维持血压。新活素以不增加心肌耗氧量,起效作用快为特点,是目前阶段治疗心功能不全的首选药物[23]。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科学的康复运动的治疗,可减轻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对心功能尚未严重受损者,尤其对轻中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严密监护下康复运动是安全有效的。康复运动疗法是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有目的、有规律地进行康复运动。许多研究证明,康复运动能提高心功能不全的活动耐量,使患者机能恢复,自然病程减少,生活质量提高[24]。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康复运动的原则首先仍应保证安全[25],应充分了解病情,明确患者的适应证或禁忌证、预后风险等级。在康复活动中当增加运动量时,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观察活动后心率、血压、心电图变化,有无呼吸困难等,如果增加运动量后出现呼吸困难、心率明显增快、血压明显降低、面色苍白、头晕、出冷汗、极度疲劳和步态不稳等停止递增运动量甚至暂停运动。让患者对自己的康复护理有预见性,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康复护理中来。按照护理计划对患者实施护理,临床配有两名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师,随时对护士、患者、家属进行康复指导,促进了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康复。观察组患者心功能不全症状显著缓解,心理压力明显减轻,运动耐量提高。因此系统的强化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心理疏导是延长患者生命、减轻经济负担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给予静脉泵入新活素同时联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结果表明,在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上治疗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能有效缓解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尽快达到临床康复疗效。

综上所述,应用新活素同时给予精心的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愈率,促进了临床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俞金康.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21.

[2] 蔡遇绳,董吁钢,桂鸣,等.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195-208.

[3] 徐凤彬.新活素治疗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5):513.

[4] 陈华,王晓惠,金伟华.新活素[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393-394.

[5] 张善春,刘兆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J].中国心血管病杂志,2006,11(6):477-478.

[6] 闻亚军,张镇静,许年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6,21(3):58-59.

[7] 贾淑辉.新活素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7):943-944.

[8] 李敏,刘佳,于萍.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21例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20):2240-2241.

[9] 吴畏,林凤辉.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9):29-31.

[10]Mc Murray JJ,Adamopoulos S,Anker SD,et al.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2,33:1792-1793.

[11]苏素缺,王鹏,范东娜,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30(1):31-34.

[12]钱松泉,胡永启,阮战伟,等.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及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39-40.

[13]李召辉.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对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3):179-182.

[14]张志慧,刘长纲.新活素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12):124-125.

[15]刘哲.B型钠尿肽最新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1):89-92.

[16]Cynthuia MB,Pasqualina S,RobertM,et al.Physiological,pathological,phar-macological,biochemical and hematologica factors affecting BNP and NT-pro BNP[J].Clinical Biochemistry,2008,41(4-5):231-239.

[17]马晶茹,金霞,潭力力,等.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患者介入手术中和术后重组人脑利钠肽干预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7):602-605.

[18]蒋鑫,王虹,王艳.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1):368-369.

[19]樊冤桥,何建桂,陈芝莉,等.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及功能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8,36(12):1097-1100.

[20]关丽卿,付熠,黎润桃,等.新活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及对肾功能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5:16-17.

[21]崔国艳.探讨心活素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8):176-177.

[22]屈红,潘庆敏,唐祖胜.新活素治疗高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49-50.

[23]刘思泰,蒋涛,冉斌,等.新活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8例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09,30(5):711-712.

[24]丁丽敏.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3,2:24-26.

[25]贺利平,赵兴胜.新活素与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观察[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3,11(1):49-51

Effect and safety of rh-BNP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SUI Ning

(The First Internal Medicine-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4,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rh-BNP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MethodsThree hundreds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1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such as cardiotonic diuresis,beta receptor blocker and ACEI drug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hBNP,started with 1.5 μg/kg vein stosstherapy and followed with 0.0075 μg/(kg·min)continuously pumping for 72 hours,meanwhile was given rehabilitation nursing.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overall improvement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hich was 64%,there wa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P<0.05).The paramete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such as urinary volume,body weight,heart rate,blood pressure,breath rate and NT-proBNP were more closer to normal value an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obvious difference(P<0.05).While the LVEF chang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There were no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RhBNP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has favorable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can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and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rh-BNP;Heart failure;Rehabilitation nursing

2014-10-1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心血管内科,沈阳 110004

10.14053/j.cnki.ppcr.201505009

猜你喜欢

活素利钠心功能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新活素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新活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观察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心功能如何分级?
新活素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AMI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