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组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2015-02-13钟彩红

英语教师 2015年20期
关键词:组内分组英语课堂

钟彩红

专题·课堂

分组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钟彩红

分组教学法既是多种常规教学法之一,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模式。在英语课堂中,分组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任务,以团队合作学习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活动。分组教学活动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使用分组教学,能在英语课堂中实现真正的“教”与“学”。以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课堂为例,阐述如何改善职业中学英语课堂中出现的学生厌学、很难融入课堂的弊端,从而提高课堂成效,使语言课“活”起来。

分组教学;团队合作;交际目的;课堂管理模式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更注重选择好的上课形式,因为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传统模式的英语教学在课堂上显然收效不大。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高度参与到英语课堂中,进而改善常规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更爱学习?在英语课堂不断实践以及探索中,笔者使用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法——分组教学法。

一、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构建学习小组,要照顾到每个阶层的学生,因此,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笔者把学生分成8组,每组7人。除了合理安排人数之外,还要注意组内人员层次安排的合理性,笔者按照学生的英语基础、课堂活跃程度、思维敏捷度、性格特征等特性,把班级里初、中、高三个层次学生分别安排到每个组里,尽量使每个组“实力相当”,均衡发展,既可以做到组内力量互补,也可以让组内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日后课堂活动中公平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在课堂活动中,根据笔者的指示,小组长要合理安排组内成员完成课堂任务,继而达到人人参与、互相鼓励、互相前进的目的。

二、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方式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课堂表现、课堂参与度以及全组成员的课堂发挥效果。因此,在订立小组评价方式之前,笔者先征求各小组长的意见,根据大家对小组体制的看法,本着提高课堂效果的原则,提出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首先,在课堂任务中,有不少是需要全组通力合作的环节,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团队精神,这也是笔者的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参与程度(Participation)。其次,组内成员课堂表现活跃度(Liveness)也是笔者关心的一个环节,因为课堂从一个班级变成8个小组,就是希望积极的学生可以把平时不积极的学生带动起来,可以通过互相鼓励、帮助、引导,把组内成员都拉进课堂内容中去。最后,对团队的课后功课(Assignment)笔者也十分重视。在笔者分组活动的课程中,会布置一些需要整体力量才可以完成的课后功课,比如:某项社会调查,分成7个要素,每个成员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该要素。一个学期下来,笔者制订了一张具体的小组评价表,更加直观地评价每一个小组以及每一位组内成员。

三、任务型的教学形式

中职英语课堂中,有很多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任务是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搜索完成的,因此在分组教学中会更好地体现出来。在这里笔者阐述两个比较典型的教学经历,在这两个实例中,分组教学的任务型表现得非常突出。

在小组刚成立的时候,学生对笔者的设计非常好奇,也觉得小组的形式非常新颖。第一个任务,笔者布置每个小组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为自己的小组设计组名(team name)、组标(team logo)以及口号(motto),目的是继续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一开始觉得时间很紧迫,一个晚上需要完成三个任务,觉得不太可能,但是通过笔者的细心引导,学生就开始进行分工,每个组长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负责安排好擅长画画的同学准备组标,善于浏览英文网站获取信息的同学负责口号,至于组名,大部分组长要求全组通力合作,先完成这个最为中心的任务(Lewis 1999)。分工议论纷纷,班上一下热闹了起来。第二天上课,学生在课堂上很积极地展示了自己的组名、口号以及组标。利用这个契机,笔者让每个小组上台给大家分享自己做这项任务的心得。这样一来,班级从56人的大集体,一下转变为只有8人的小班教学了,使每位学生都融入课堂,为笔者在日后运用分组教学授课开了个好头。

在教学内容上,最能体现分组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这一大特色的莫过于“conversation”(场景会话)了。这是笔者在教授中职英语的商务英语课程中常用的一个教学环节。因为在日常学习课文的时候,笔者往往会发现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在台上把知识点讲完,也不清楚学生吸收了多少。笔者在分组教学中,在教学内容讲授完毕以后,会加上“conversation”这一环节,让小组讨论,把文章中的人物根据故事内容改编成为对话,组内成员一人一个角色,共同参与。学生积极响应,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可以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英语组织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经过各组不同的想象力,围绕同一个话题,在台上演绎不同的故事,时常能够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这样的课堂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把平常认为最头痛的学生,都拉进了笔者的课堂。

四、分组形式在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以上两个例子不难看出,分组教学在笔者的英语课堂中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第一,分组教学有效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由从前的教师“满堂灌”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有效缩小了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学生积极操练,无疑是一个最有效的知识巩固环节。无论是好学生还是成绩落后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这个巩固环节吸取到自己所能接受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后进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分组教学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营造出一个和谐、民主、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慢慢会意识到学习是相互的,在交流中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能动性。

第三,分组教学能够带给学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每当一个项目经过学生通力合作完成、每当课堂的一个环节团队合作特别完美,学生脸上的喜悦,是很让人兴奋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从无所谓到有追求的转变起了很大作用。学生有了成功感,同时也促使笔者不断完善自己的分组教学法。

以上是笔者在职业学校尝试运用分组教学法的一点体会以及课堂总结。从笔者的教学实践中看,分组教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在课后会直呼对方英文名,在路上碰见笔者,会用简单的英语打招呼:“How's everything?”或“You look good today.”等。在学校英语角,学生更是很热情地回答外籍教师的问题,而且已经不是“yes”or“no”的简单回答了,可以各抒己见地说出“why”。学生自主创新的自由发挥,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本学期艺术节,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创作了英语短剧——Peppa Pig(粉红小猪),在学校的公开表演中,获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学生取得这一系列成功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真正把“学英语”转换为“用英语”,更让“用英语”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引用文献

Lewis,M.1999.How to Study Foreign Language[M]. New York:Palgrave.

作者信息:523943,广东东莞,广东省东莞市轻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组内分组英语课堂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