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中职教育改革需要一揽子工程

2015-02-05宋飞琼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12期
关键词:技能型生源集群

宋飞琼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并要求“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可见,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化改革成为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主题。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同时也积累了深层次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布局结构与产业集群无关联,单一的供给与多样化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等。要解决这些问题,碎片化的改革措施难以再奏效,必须瞄准问题实施一揽子工程。

一、深化中职教育改革需要理性思考

理性思考是根据中职教育概念、理论和规律,对我国各地面临的错综复杂的中职教育现象、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比如中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不是培训,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道德教育。再如,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产业一线职业岗位培养技能型人才。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定位,结合我国一、二、三次产业目前的生产模式,只有二次产业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一、三次产业一线岗位员工所需技能大部分可以通过岗前短期培训获得。

二、中职教育布局调整应由各级政府宏观调控,构建全国全省联动机制

调整中职教育布局结构不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办到的。我们知道,任何类型的教育不外乎两种目的:为人的发展服务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中职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角度看,学校应该办在适龄人口密集的地方,即“学校随人走”,由适龄人口户籍所在地政府“埋单”。从中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角度看,学校应该办在产业聚集区,即“学校随产业集群走”,由产业聚集区所在地政府“埋单”。中职教育只有依赖产业集群提供充分的实习实训机会,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技能,让学生感知企业文化,成长为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教育布局应该与产业集群相关联。可是,目前适龄人口密集地区一般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聚集区一般是经济发达地区,两类地区政府职责不清、任务不明确,没能负起相应的责任,影响中职教育的合理布局和整体发展。对于适龄人口密集地区而言,中职教育成本高,政府财政能力有限,同时缺乏产业集群支撑,毕业生大多流向二次产业集中的经济发达地区,投入与收益不对等导致投入意愿不足。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人才聚集效应足以吸引大批中职毕业生,地方无需投资中职教育便可获得大批技能型人才。所以,这些地区政府在拨付生均公用经费、落实中职免学费等政策时把非本地户籍学生排除在外,致使最近几年经济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生源萎缩。要解决这一问题,须由中央政府出面,构建以产业集群地政府供给为主的中职教育财政投入机制。

三、中职招生不应进行市县分割

优质的中职学校绝大部分是办在省城或省辖市的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而生源的重心却在县域。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应该使学生流动到产业相对集中的城市,让他们与城市优质中职学校匹配起来,为当地经济转型发展服务。但是,目前落实“普职1:1”“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等政策把中职生源市场以县为单位进行严格分割,导致县级政府在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开展中职教育,出现“招生难、招生贵”的现象。同时,办在城市的优质中职学校由于市场分割生源不足,也要面对“招生难、招生贵”问题,影响了省内中职教育的整体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待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在城镇化背景下,在生源、师资、实训资源等向城市流动的情况下,无论从供给还是需求两方面看,都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到城市接受优质中职教育;尊重中职教育发展规律,让“学校随产业集群走”;构建县域发展中职教育的激励机制,使县域真正能够因地制宜地办好中职学校。

四、深化中职教育改革必须有法可依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单一供给与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入民间资金、信息、技术、实训场所等关键资源,办活专业,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但是,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都没有明确投资办学的收益问题,因此难以吸引到足够的社会资源为发展中职教育服务。令人鼓舞的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法律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五、深化中职教育改革需要给地方政府和中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中职教育的特点是面向产业需求培养人才,产业需求千变万化,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和供给必然多样化。比如,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的聘任需要灵活的机制,应该由地方政府或中职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扩大地方政府和中职学校的自主权,让他们能放开手脚,办出特色。

总之,要办好中职教育必须理性思考、宏观调控,实施一揽子的综合改革。

(作者系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副教授、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责编 张红延)

猜你喜欢

技能型生源集群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集群品牌是集群整体的品牌还是集群产品的品牌?
跨省生源调控
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角色定位及其路径
浅谈技能型人才发展状况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