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2015-01-27代洪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代洪娜 张 宾

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代洪娜 张 宾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3例,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溶栓治疗时间、药物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静脉溶栓治疗静脉血栓,疗效满意,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滤器置入;导管溶栓;临床疗效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placement and catheter-guided thrombolysis on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in lower extremities. Methods 93 patients with DVT in lower extremiti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nd treated by different methods.Results The thrombolytic therapeutic time,quantity of drug us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IVCF placement and catheter-guided thrombolysis are a safe and effective procedure for DVT in lower extremities.

【Key words】 Deep venous thrombos,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Catheter-guided thrombolysis,Therapeutic effect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静脉血液在血管内的凝结,进而阻塞管腔,导致下肢水肿、色素沉着、继发性静脉曲张以及淤滞性溃疡[1]。笔者对我院部分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静脉溶栓治疗,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治提供相关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3月~2015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3例。纳入标准:具有患肢浅静脉扩张、疼痛及肿胀等深静脉堵塞表现;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深静脉阻塞;入院前未进行溶栓或抗凝治疗。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溶栓或抗凝治疗禁忌证;高血压及妊娠;严重外伤。依据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8),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25~72岁,平均(42.6±6.3)岁;发病时间9~94 h,平均(37.2±11.5)h。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27~73岁,平均(41.4±7.1)岁;发病时间11~98h,平均(35.7±10.4)h。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 > 0.05)。

1.2 方法

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患肢抬高,禁止进行患肢按摩。病情稳定后给予分级加压弹力袜及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6 000 U,皮下注射,2次/d,疗程1周。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静脉溶栓治疗:行足背静脉穿刺,尿激酶40万U,微量泵泵入,4次/d,每次泵入时间≥30 min,持续1~2周。注意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凝血指标,防止内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则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均选取可选择性滤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血栓位置,经健侧股静脉选取核实位置进行穿刺,置入猪尾导管于下腔静脉,并行血管造影了解其管腔畅通情况。定位肾静脉开口,置入滤器于右肾静脉开口下方0.5~1.0 cm处。再次实施造影,掌握滤器位置以及滤器展开状态。放置溶栓导管,将导管侧孔段放置于血栓静脉远端行患侧导管溶栓,注意术前应仔细检查确定血栓范围以及导管长度,置入导管后妥善固定。经导管泵入尿激酶,40万U,4次/d,每次泵入时间≥30 min。治疗期间注意检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定期超声多普勒检查,血栓溶解后再次行造影检查,确认成功后撤管。治疗时间1~2周,最长不超过15 d。

1.3 观察指标

总结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溶栓治疗时间以及药物用量,并对治疗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1.4 疗效评定

显效:下肢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肢血管造影见血栓完全溶解,管腔通畅,血液回流顺畅。有效:下肢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造影结果见治疗前不显影的深静脉溶栓后显示,或血栓局部或者部分溶解,血液流速缓慢。无效:下肢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造影结果见髂股静脉血栓溶解不明显[2-3]。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搜集并整理相关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2周治疗,研究组显效20例,有效2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2/45);而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9%(35/48)。经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

2.2 治疗指标

研究组溶栓治疗时间为(75.7±14.7)h,溶栓药物用量为(305.3±58.3)万U;而对照组溶栓治疗时间为(127.8±18.5)h,溶栓药物用量为(417.7±71.6)万U。经比较,研究组溶栓治疗时间、药物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

2.3 并发症

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出现肉眼血尿或牙龈出血1例,而对照组出现4例。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出现血栓形成后综合征1例,未见复发;而对照组出现血栓形成后综合征3例,复发3例。经比较,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 <0.05)。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该病发病原因较多,主要见于静脉血流滞缓(长期制动、静脉曲张等)、静脉壁的损伤(化学性、机械性以及感染性损伤)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等。深静脉被阻塞后可导致患肢肿胀、疼痛,甚至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部分栓子脱落可经下腔静脉阻塞肺部血管,危及生命。

溶栓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其中尿激酶是最为常用的溶栓药物之一。但由于尿激酶作用强,在大剂量、长时间应用后极易发生出血风险[4]。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导管方式将药物直接泵入血栓局部,在降低全身用药的风险基础上,提高了局部药物剂量,增加了溶栓效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单纯溶栓治疗。此外,栓子脱落可导致严重后果,笔者采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方式,可有效防止栓子进入重要脏器,有效避免了此类并发症发生。

综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静脉溶栓可在短时间内消除静脉血栓,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

[1]王孝运,李晓强,孟庆友,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与系统溶栓治疗疗效对比研究[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7(1):13-16.

[2] 高成,孙吉峰,张志华. 探讨不同尿激酶用量经导管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2(14):78.

[3] 鲁琳,王芳军,林宜圣,等. 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术联合中医药治疗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7):20-23.

[4] 陈诚,沈健. 导管溶栓术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3例分析[A]. 2014年微创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 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2014:2.

【中图分类号】R6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1-0040-0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1.030

作者单位:471000洛阳,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Efficacy of Filter Placement Combined Catheter-guided Thrombo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AI Hongna ZHANG B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00,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