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MER的临床本科毕业生人文素质现况分析

2015-01-06红,刘姿

重庆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患医学生

刘 红,刘 姿

(1.成都医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成都 610041)

·医学教育·

基于GMER的临床本科毕业生人文素质现况分析

刘 红1,刘 姿2△

(1.成都医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成都 610041)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融的综合学科,作为医生理应体现仁心、仁术。然而,近年来医患间信任缺失,因沟通不畅等原因致关系十分紧张,医学领域急切呼唤人文精神回归,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迫在眉睫[1-2]。2001年,全球医学教育委员会推出了医学本科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GMER),其中涉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与伦理、沟通技能、信息收集与管理、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批判研究思维等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特定于对临床医学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评价[3-5]。近几年,为保证医学教育质量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成都医学院非常重视该标准,采取了增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书画展、征文活动及大学生艺术节等多种措施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特别是新近成立了医学人文研究中心,选派青年教师到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培训学习,提升人文教师自身素质,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作人文讲座,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人文论坛等,很大程度提升了校园人文氛围,激起医学生重视人文素质培养的热情。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内容 本文主要是对基于GMER的临床本科毕业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分析。2014年6月,参考GMER中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经过2轮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制定调查问卷,选取成都医学院2009级202名临床本科毕业生,从基本信息、人文素质自我评价、择业行为、对待红包的态度、阅读量、参加社会实践情况、对国内外时事及卫生相关信息动态的关注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202份,回收202份,有效问卷199份,回收率为100.0%,有效率为98.5%。此次调查的199名临床毕业生中,男89名(44.7%),女110名(55.3%),年龄主要集中在22~23岁,有187名(94.0%)。

1.2 统计学处理 运用Excel录入数据,剔除数据缺失超过问卷总题量10.0%的问卷,以保证数据质量,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

2 结 果

2.1 临床毕业生人文素质的自我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根据GMER要求的临床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人文素质,学生自认为职业价值和态度较好和非常好的比例最高,达91.5%;其次是大卫生观,达82.5%;信息收集能力认为较好和非常好的比例最低,仅为75.3%,见表1。

2.2 临床毕业生人文素质的具体表现

2.2.1 择业及相关行为 调查的毕业生中,毕业后继续从事临床工作的仅79名(40.1%);选择医疗服务的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仅109名(54.8%);面对红包诱惑,能够坚决拒绝的仅20人(10.1%)。假设面对A、B 2家医院,A医院在大城市,但待遇一般;B医院在农村,待遇较A医院丰厚,且当地医疗资源匮乏,急需用人,毅然选择去B医院的仅57名(28.6%),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且能坚持执行的仅有68名(34.2%),见表2、3。

2.2.2 医患沟通能力 医患沟通不畅是当前医患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8名(19.3%)毕业生不担心工作中因缺乏医患沟通技能而引发纠纷,有16名(8.1%)非常担心,75名(38.1%)比较担心,68名(34.5%)表示担心程度一般。

表1 临床本科毕业生人文素质自我评价情况[n(%)]

表2 临床本科毕业生的择业现况和职业伦理[n(%)]

表3 临床本科毕业生的择业原则和职业规划

2.2.3 阅读与社会实践参与情况 临床毕业生认为阅读和社会实践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较有效的学生比例高达71.1%,但主动通过阅读等方式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学生比例仅有43.2%,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为57.8%,见表4。

2.2.4 卫生动态的关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疾病谱的转变,要求临床医生具备基本的信息收集、管理与运用能力,树立预防优先,防治结合的卫生观念。关注医改进展、了解国内外公共卫生事件的新动态是临床医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具体表现,见表5。

表4 临床本科毕业生阅读与社会实践参与情况[n(%)]

表5 临床本科毕业生对卫生动态的关注[n(%)]

3 讨论

3.1 临床医学毕业生对人文素质的自我评价与具体行为表现缺乏统一,医学人文教育中应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化 据调查,大多数临床毕业生对人文素质的自我评价较高,但各项人文素质的具体表现却不如人意。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学人文素质的核心,GMER中指出,正确的职业价值应包括追求卓越、利他主义、责任感、同情心、移情、负责、诚实、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现实中则表现为坚定行医的信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以保障群众健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执业目标,关心、关爱患者,拒绝收受红包等[6]。然而,90.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职业价值、态度与伦理素养较好,却有近40.0%的临床毕业生改从他行而不继续从事临床工作,职业信念不坚定,更谈不上追求卓越。面对择业问题时,仅有28.6%的临床毕业生选择去卫生人才紧缺的农村地区,甚至有15.1%的毕业生不能独立决定。当问及收受红包的问题时,仅有10.1%的毕业生表示肯定不收。从临床毕业生的择业选择来看,大多数学生仍然优先利己,未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红包行为是医患间缺乏信任的典型表现,近90.0%的毕业生面对红包不能坚定拒绝,未能理解患方送红包的真正用意,也是责任感、同情心、移情等人文素质缺乏的表现。另外,有70.0%以上的学生认为阅读和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个人人文素质,但主动阅读,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比例却不到60.0%。由此可见,临床毕业生具备人文素质的认知基础,但尚未内化以指导具体行为。这就提示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授人文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认知基础,还要积极有效促进知识内化,以培养真正能从行动中体现良好人文素质的合格临床本科毕业生。行动离不开实践,刘芳等[6]提出的“双早”教育模式,即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社会,已证明有利于促进临床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内化。因此,在培养临床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中,除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医学伦理、生命伦理等人文课程奠定坚实的人文知识基础,更要将志愿服务、名医讲座、义诊咨询、基层医疗机构见习、假期“三下乡”等学生参与为主的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的手段,让医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人文理论知识的真谛,提高临床医学生的职业忠诚度和伦理素养,深刻认识到医生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崇高的事业,促进临床本科生医学人文素质内化。同时,必须加强带教老师自身的职业素养,让医学生从多方面得到人文熏陶。

3.2 加强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增强职业信心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医患沟通技能已成为临床医生必备的技能之一,也是医患共享信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然而,中华医学会的一项调查发现,近80.0%的医疗纠纷因医患沟通不畅引发,尤其是医护人员不愿沟通、不会沟通、缺乏医患沟通技巧。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80.7%的学生对将来在医疗服务中因医患沟通不畅,引发医疗纠纷有不同程度的担心。有研究报道,频发的医疗纠纷及暴力袭医事件,会严重影响临床医学生的职业信心和态度,特别是有临床实习经历的高年级医学生。因此,医学人文教育中必须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打破传统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医学生沟通技能培训经验,以学生为中心,引入标准化患者、角色扮演、PBL等教学方法,与医学伦理、卫生法学等学科充分融合,分阶段、有重点的持续锻炼[7-8]。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进社区、养老院等机构,提供问卷调查、居民访谈、老人生活照护等服务,充分体验与不同人群的沟通技巧,克服沟通障碍,提高沟通认知,在将来的医疗服务中愿意并敢于与患者沟通,能够与患者有效沟通,增强其职业信心,坚定从医信念。

3.3 开展临床医学生循证理念教育,促进医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管理能力的提高 GMER中明确提出临床毕业生应具备信息管理、自导学习的能力。然而,调查学生中,非常关注医学相关信息的学生不到20.0%,甚至还有完全不关注此类信息的医学生,由此可见其信息收集和管理运用理念相当薄弱。循证医学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措施,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9-10],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研究及教育等多个领域。但如何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并管理运用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关键。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仅通过书本知识、经验积累等途径获取医疗信息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应该对临床医学生开展循证理念教育,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并管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陈旧知识,才能紧跟医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医疗需求,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1]胥小玲.医患纠纷逐年增多的原因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5):115-116.

[2]孙慕义.对医患纠纷暴力事件的几点看法[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6):481.

[3]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J].国外医学教育学分册,2002,23(1):1-5.

[4]刘丽娟,许劲松,王悦.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及其评价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37-38.

[5]王恬.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J].江苏高教,2013,29(1):71-72.

[6]刘芳,冉素娟,李奇志,等.“双早”教育对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研究研究[J].重庆医学,2012,40(20):3237-3238.

[7]张媛媛.关于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2,6(18):157-159.

[8]林运,李培璟.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49-51.

[9]罗爱静,平静渡.循证医学与人文关怀[J].医学与哲学,2010,31(14):73-74,77.

[10]唐雯.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高等医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25(2):90-91.

10.3969/j.issn.1671-8348.2015.25.047

刘红(1986-),硕士,助教,主要从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人文研究。△

,E-mail:504844209@qq.com。

R4

B

1671-8348(2015)25-3589-02

2015-03-18

2015-05-16)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患医学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