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小组学习培养人文素质的探索张林华

2014-12-20余艳伶胡伟龚婷

江西教育C 2014年11期
关键词:小组活动英语学科人文素质教育

余艳伶+++胡伟+++龚婷

摘 要: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各个学科的通力合作。大学英语课堂要改变“重才轻德”的教学理念,利用小组活动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建立合作小组、开展小组活动、优化评估方式、进行自我反思的实践,探索在学科教育中融入素质教育的途径,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英语学科 小组活动 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培养新一代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高尚情操和良好道德修养的高素质人才,需要高校各个学科及教师的通力合作,并在大力实践探索中,把人文教育融入本学科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此,我们在本校2011级、2012级本科生与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获得良好的效果。

一、研究背景

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外语课程(下称大学英语)是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构建新世纪人才现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教学理念(传道解惑)、评价教学标准(考试通过率)、管理规定(英语证书与毕业证挂钩)、社会就业需求(英语证书)等因素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大都仍是“填鸭式”的学科知识的灌输为主,以应对各种考试。

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试教育倾向严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都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完成英语教学计划,进行相关英语语言专业知识的传输,关注四六级考试及应试技巧,而忽略英语课堂对学生的道德和素质的培养;而大部分学生则为了应试与证书而学,对人文教育似乎不感兴趣。即使有英语教师愿意在课堂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不少学生会用自己的认识尺度去衡量,常常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认识上的误区,致使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被忽略或者边缘化,成为英语学科教育中长期缺失的“短板”。

二、实践探索

其实,蔡元培先生早就指出:“大学目的有二:一为研究学问,一为培养人格。”英语学科教育的作用,说到底也还是人的培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钱冠连认为:“外语教学的教养作用旨在与其他课程一道培养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与高度文明相配的人。”为此,我们改变“重才轻德”的教学理念,探索基于小组活动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这是因为小组学习具备团队合作、互动交往、创新竞争的特点。能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自主独立、共同协作的机会,因而学生能够消除顾虑,展示自我,培养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动力,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更好地培养人文素质。

1.建立学习小组

新生第一堂课,教师要求学生以寝室为单位(便于开展小组活动)建立4~6人学习小组(第二学期可以自由组合)。各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召集、组织小组学习活动。小组形式伴随到学生整个英语学习阶段。

2.开展小组活动

(1)“同学施教”:“即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一个学生给其他学生讲课,大家相互支持和学习”。每次从所学教材中挑选两篇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学生有话可说的课文,划分为小组任务。在自主学习、集体讨论、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各小组每个成员轮流在常规课堂完成向班级同学施教任务。(2)自由创新活动:由各个小组自选主题及内容,课外进行准备。在常规课堂使用英语展示小组创新的成果(限时40分钟)。(3)户外活动:把英语课堂搬到户外,要求以英语为交流语言,由小组合作准备,形式不限,寓教于乐。(4)热门话题讨论:挖掘教材思想内涵和人文元素,收集、利用报刊、媒体、网络等资源补充人文教育资料,融于专业知识的教学之中,引导、组织学生讨论、辩论热门话题,以帮助他们分辨是非,树立正确道德、价值观,将来更好地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3.优化评价方式

(1)小组评分:给小组活动的集体而不是个人打分。(2)建立师生共评机制:小组的分数由师生当场共同讨论评定。(3)成绩去向:作为平时成绩之一计入学期总成绩内。(4)奖励机制:在课堂小组活动中积极发言、流利使用英语的计入平时分,择优免考期末口试。

4.进行自我反思

每学期小组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个人写小结,反思本学期自己参与活动、观看其他小组活动的感受、收获,找出个人、小组优点与不足,以利不断成长。教师将学生的小结归纳总结之后再反馈给学生。

三、结果与分析

问卷调查和学生小结反馈结果显示,在传统模式下不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有提高综合素质的强烈愿望,大部分学生表示:“感谢老师给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他们感慨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会了与人交往、和谐共处、建立了友谊,找回了自信心;有的甚至感叹道:“对今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表示受益终身。

本研究表明,通过小组活动的途径,能很好地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合,使两者互相渗透,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培养思辨能力

通过对课文蕴含的人文道德成分和课外社会热门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例如:教材的第1课是American Dream(美国梦),结合实际可思考如何实现“中国梦”;第4课Speech at Tsinghua University(安南的演讲),思考学为谁用;第6课What Cost Beautify(美容的代价),思辨什么是真正的美;第10课How to live and love,识别、区分何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又如针对广东“死婴事件”等三宗纠纷的报道;病人在医院等待做B超的过程中死亡,以及女工“前列腺正常”“新生女婴被烫伤”等与未来职业密切的话题,组织医学生讨论思考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医生。此外,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各小组活动成绩的评定意见,更直接培养了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2.培养团队精神

由于本校常规英语教学班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只有上英语课大家才能见面,加上中国学生各自为政的学习习惯,造成学生之间交往甚少。而小组活动包括设计任务、分配任务、呈现任务、完成任务等环节,则都需要大家配合;评分是考评整个小组完成任务情况,这些都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合作。为了在课堂展示取得较好效果和成绩,面对其他小组的挑战,全体组员必须竭尽全力应对。各个小组之间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各显神通。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学会宽容和包容,这些都很好地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endprint

3.培养创新能力

小组活动从起初的教师命题活动到后来的学生自选题活动,难度递增。如何才能不步他人后尘,做到与众不同、脱颖而出?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各个方面有创新:包括活动的选题、内容、形式、表达,因此学生使出浑身解数才能争取最好的表现。例如:2013级(2)班共9个小组的活动主题分别自定为:电影明星、周游世界、衣食住行、网络世界、人生旅途、非诚勿扰、成长之路、快乐时光、珍惜人生。他们展示形式有个人、双人、小组,表达方法有问答、讲解、短剧、游戏、电影配音、多媒体辅助等。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智,力争自己的小组活动展示别出心裁,新颖有趣,超越他人,以获得最佳效果和最好成绩。

4.促进人际交往

由于小组展示和成绩评定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因此学生必须走出个体,融入集体活动,如本组活动的选题、分配任务、集体讨论、制作课件、设计步骤、排练准备以及课堂展示等,因此,大家交往频繁,打破了原来各自为战、互不往来的传统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共同目标,大家需要互相沟通协商,相互理解包容。互动层面包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个人与集体。因为有了小组这个纽带,同学们有了沟通的平台和机会,增强了交往愿望,很好地促进了人际沟通和相互了解。个人小结与问卷结果显示,“增进了友谊”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5.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完成本组的任务,课堂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了,因此学生们必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学会自主学习。他们要协商开展小组活动,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在准备命题和自选题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自行计划安排学习;在群策群力选主题时,要分配每个人的角色和任务,如挖掘课本内容、收集背景知识、讨论小组展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方式;除上述活动,还要进行课前彩排,以及课后的反思小结等。总之,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学生必须一改以往依赖或者一味听命于教师的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协作性,大大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6.培养自信心

以小组为基础、活动为载体的课堂,给每个学生提供了操练的舞台,人人有机会使用英语、参与活动、展示才华,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中心。宽松的人文学习环境,消除了学习者的焦虑感,没有师生隔阂,使学生得以分享知识、见解和经历,取长补短、见贤思齐。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寓学于乐,课堂充满活力, 气氛活跃。学生在小组活动学习的过程中英语口语表达得到提高,扭转了多年的“哑巴英语”,感觉“现在我也能开口说英语了”,从而对英语学习有了自信心;同时,个人展示的才华以及小组表现得到“同伴相互的情感支持”和认可带来的成就感,极大地增加了个体的自信心。只要认真,每件事都可以做得很好,他们从自我成长与发展的体验中看到自己发生的变化,获得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激励的动力。

四、结语

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一项长期、艰巨而细致的工作,其特点在于内化,通过文化熏陶,使人文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其关键在于平衡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不但需要学科教师做有心人,关注教学对象的成长,愿意为培养人才做出努力;而且更需要教师做脚踏实地的践行者,愿意探索把人文精神融入学科课堂的有效途径。只有当教师转变了 “重才轻德”理念,重视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现代人文素质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学科教育中,才能实现教育的本来意义,造就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小礼.融通文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 钱冠连.为非功利的语言理论辩护[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46,46.

[3] Jack Richards & Richard Schmidt.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pplied linguistics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 2003: 390

[4] 张敬源等.《高级英语读写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Boud, D., Cohen, R., & Sampson,J. Peer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learning from and with each other[M].London, Kogan Press, 2001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邓 钰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活动英语学科人文素质教育
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小班环境下的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课例分析
英语学科实现课前有效预习方式方法的探索
职业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数学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形式”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思考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