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几点思考

2014-12-05司振艳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6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课余体育训练

司振艳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关于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几点思考

司振艳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所谓的体育课余训练主要是指每个学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针对一些体育基础比较好的及具有相当好的体育技能的比较擅长体育的优秀学生进行单独的体育技能的锻炼。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运动的成效,可以通过组织运动队或代表队的方式来实现。因为这种额外的体育训练一般具有课余特性,并不属于专业性质的体育训练,因此我们不应该以专业运动员训练的标准来严格要求非专业运动员进行课余体育的训练。因为他们作为高校的学生,以学业为主还有其他文化课程要进行学习,所以高校在进行课余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及难题,应该想法设法去解决问题,从而让高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

1 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基本情况

1.1 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中欠缺师资力度

通过相关部门的详细调查显示,我国普通高校在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体育师资的欠缺,特别是关于对相关体育赛事了如指掌,对国内外体育发展的趋势及基本情况了解,并且综合素质都比较强的体育老师。在绝大部分的高校里,进行课余体育培训的老师,一般都是业余的并不是专业从事体育行业的人,因此关于体育知识的掌握及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程度非常的薄弱,特别是关于各种体育项目运动器材的运用及运动养生学等知识缺少及其专业的锻炼及熟知,不仅达不到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标准,而且远远不能有效地进行优异人才的选拔及编制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计划。良莠不齐的师资队伍应该立即进行变革,使体育师资队伍进行全面地改进,从而大大提升课余体育训练的成效。

1.2 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体系不够完善

科学完善的体育训练系统是培育出卓越体育运动员的基本保障,健全的体育训练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具有科学根据的训练系统,这个系统不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而且所要求的资源也比较多。比如完善的体育人才选拔体制、富裕的师资力度、体育训练的场地及设施设备、科学合理的训练时间、比较专业的训练体制及满足运动学标准的营养套餐等方面。体育训练所波及到的所有方面都需要遵循一定科学合理的法则。

目前,在大多数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其一,学校在组织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缺乏强大的师资队伍;其二,学生在进行课余体育训练的时间比较少;其三,学校缺乏健全的课余体育训练场地及训练器材等。现在对普通高校实施课余体育训练最大的威胁及关系程度最深的因素是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系统。由于缺少一套科学完善的体育训练系统,因此不但造成普通高校不能选出卓绝群伦的体育运动人才,而且对于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不能进行有效地拟定及保证。因为种种原因的浮现不但直接影响到普通高校在进行课余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所达到的预期目标,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普通高校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3 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缺少足够的经费

足够的经费是普通高校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最基本的保障及条件,对于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起到了支柱的作用。除此之外,富裕的体育训练经费不但可以给普通高校供应高水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且还可以给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提供健全的体育课余训练场地、器材及科学合理的训练系统等。但是,现在我国普通高校在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缺乏足够的体育训练经费。普通高校进行课余体育训练的经费一般是由学校拨一部分资金,其余的主要是依靠自筹的方式筹集得到的。

由于自筹得到的资金往往十分的有限,因此在开展课余体育培训过程中导致了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1)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普通高校进行课余体育的训练;(2)导致课余体育训练的力度比较低;(3)不能够有效地制定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及系统性的课余体育训练机制;(4)不能很好的达到学生所需要的营养条件等。由于缺乏足够的体育经费,那么最终得到的结果是课余体育训练只是一种形式,不能完成预期的体育教学目标。

2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管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遵循目标性原则

课余体育训练应该辅助及遵循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及需求。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在于栽培体育精英,提高体育竞技水平。所以,学校应该把全面发展教育作为重点,强化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全面管理。学校应该大力提倡及鼓舞学生勇于参加学校组办的课余体育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比赛,对于高效的课余体育训练应该实行严格的管理及培训,从而进一步保证训练目标的完成。

2.2 遵循教学育人的原则

在进行课余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思想教育的学习,把思想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的意志得到锻炼。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培训过程中,应该促使他们形成良好地体育作风,从而不但使他们的体育技能得到了很大的长进,同时也使他们的身体及思想素质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所以不管是对学校管理人员还是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都提出来更高的要求,(1)要求他们要以良好的行为作风、高尚的品格及个人气魄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地道德行为;(2)要求他们必须始终坚定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使管理人员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最好的榜样;(3)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化、合理化及规范化的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体系、保证训练场地的精美化及训练场地设施设备的实用化、安全化,除此之外,还应该确保训练器材的集全化等,从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无论是身体、技能还是思想都能到全面的历练及提升。

2.3 符合科学合理性原则

在学校进行组织代表队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选举措施进行选拔人才,学校还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建队伍及训练。在组织队员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学校及队员的实际情况来安排编制课余体育训练规划及训练时间,从而使体育训练的有效性大大增强。

2.4 符合保护性原则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教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体育学校主要是进行体育培训的,像这些学校的领导应该优先对各个方面关系进行调和,从而使各个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及了解体育训练。然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规划,确保有富裕的训练时间及规正的训练场地,另外,还要保证有足够的训练器材及完善的后勤保障工作。针对那些代表学校或个人出去参加体育技能比赛的学生,学校应该给这些学生进行认真地补课,从而打消学生的后顾之虑,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及比赛的过程中。

3 加强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措施

对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应该快速反应,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克服及应对。

高校应该注重课余体育训练时间的周全研究及合理安排,尽最大努力使课余体育训练时间的安排具备良好的系统性及科学性。一般来讲,体育训练是一项按部就班、逐渐深入的一个过程,不可能达到一挥而就的效果,体育技能训练的提升及达成必须通过一定的时间历练的积累才有可能完成。遵循一般的运动规律来说,具备高水准的运动员要想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每天的训练时间应该保持在4小时以上,并且要坚持起码6~8年的时间,而且这期间绝对不能出现训练中断的现象发生,经过这番的苦练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的训练的成绩。若连最起码的体育训练的时间都不能保证,那么就算是超高水平的运动员,由于训练的时间不充足,运动水平也会有所下降的。因此,关于高校的运动员来讲,他们与专业的运动员之间存在的相当大的差距,他们不但要进行体育运动的运力,还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所以他们能够进行体育训练的时间就大大降低了。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应该以学生自身的特征进行拟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课余的时间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次序地完成体育训练计划。

高校若想达到进一步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的水平及成效的目的,就必须对那些具有较高水平的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进行全面的分析及科学合理的部署,因为不是所有的运动员对所有的运动项目都能适应的,我们必须要以运动员自身的实际特点为出发点,严格执行专门性、渐增超量负荷、可逆性及个别特殊训练的体育训练规则,使所有的运动员在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效的选择,不管是擅长体育的特长生还是一般的学生都能够很好的适应不同负荷条件下的体育训练科目,从而逐渐提升他们的运动职能。除此之外,在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采取一些高效的训练措施及方式也是至关重 还要特别对运动员训练以后或体育比赛以后体能复原工作的关注。所以,高校应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很好地利用,勇于进行各项相关活动的调研,深入研究交叉项目训练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的合理性。另外,高校还应该增强课余体育训练的监管工作,全面掌握运动员训练的情况,避免发生过度训练而造成的恶果。高校还应该合理调配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体育训练的时间,要保证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同时,还能够有充足的精力把其他的学科学习好。

4 总 结

总之,高校要想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高效性,就必须结合每个运动员本身身体的体质,全面分析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高校体育训练的质量,很好地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1]黄宝军.对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反思与研究[J].西江月,2013(11):12-19.

[2]张凯.谈高校课余体育训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2):18-24.

[3]魏振强.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改革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3(25):23-36.

G807.4

A

1674-151X(2014)06-072-03

2014-05-10

司振艳,体育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课余体育训练
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兴趣探究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体育训练改革发展趋势探究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
咪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