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适能的运动干预及健康促进

2014-12-05闫巧珍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体质

闫巧珍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青少年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状况和生活水平呈反比,即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持续下降。因此,国家出台了关于让学生走出教室,加强体育锻炼的阳光体育运动,借此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1 研究现状

1.1 阳光体育运动

阳光体育运动主要内涵是体育锻炼,主体是大中小学生,范围不仅仅包括学校体育,而且包括社区、家庭和其他团体与部门。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青少年的健康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是国家的财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效促进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体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风气,吸引更多的学生走向大自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1.2 体适能

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的概念来源于美国体育界的健康、体育、舞蹈组织(简称AAHPERD )的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后来慢慢将这一理念引入中国,并译为“体适能”。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除了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又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而且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体适能与人体的健康状态、劳动、工作能力和竞技运动水平等有密切关系,可以分为竞技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竞技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速度、爆发力等于运动竞技技能有关体适能要素;健康体适能主要与人体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体适能要素组成,如心血管适能、肌肉适能、柔韧适能和体脂百分比。

2 运动干预措施

青少年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期,软骨组织较多,弹性、韧性较好,不易骨折,但坚固性差,承受压力和张力的能力较弱,容易在过大、时间较长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或变形。青少年的肌肉含水分较多,肌肉叫鞣酸,横断面积较小,肌纤维较细,肌肉中能源物质储备及糖原含量较少等,使肌肉的工作耐力及协调性不及成人,容易疲劳。青少年关节周围附属结构较弱,灵活性和柔韧性较好,但牢固性和稳定性较差,加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完善,因此应注意青少年身体各部分的全面发展锻炼,避免过多的憋气运动,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生动活泼和多样化。活动的时间一般为一周3次,每次持续30分钟,使心率控制在120~140次/min的活动强度为宜。

3 健康促进策略

3.1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投入和支持。然而,由于大部分青少年的家长处于创业阶段,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尤其是体质的健康不够关心,认为只要孩子吃好就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加上很多家长对体育的偏见,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业;而学校为了升学率,让体育达标只是成为一种形式,也使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家庭的支持是影响青少年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父母应在情感上和经济上支持子女参加体育锻炼,而父母的锻炼行为及认知水平会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儿童少年时期是培养体育锻炼的初始阶段,也是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养成的启蒙阶段,必须强化家庭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度,为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3.2 学校体育

目前小学及中学阶段的学校体育事业比较薄弱,学校体育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最重要的一个系统。中学升学压力大,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基本成了摆设,低年级的体育课演化成了自习课,各科任课老师都可以自由占用体育课时间,到了毕业班体育课基本不存在。各科任课老师及班主任对升学率的关注,让学生也不由自主地利用体育课来学习。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学生的课间操、体育课、课外活动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地区、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很明显。学校应大力开展各项体育活动,通过休闲娱乐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健身,享受运动的乐趣,缓解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从而获得科学、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并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3.3 社会支持

社会的支持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有着重要作用。教育是一项长远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社会、学校和家庭应明确分工,负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通过长期协作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社会保障;其次,创造健康教育环境,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意识在提高其体质水平过程中非常重要,体质水平的改善需要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参与,增强自控能力,改正不良生活习性,培养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健康教育可以提供相关健康知识、监看管理、健康行为、健康心理、健康饮食及肥胖控制和疾病预防等,科学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培养青少年健康行为和健康心理;加上合理的健康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均衡,控制摄入和消耗能量的平衡,对青少年肥胖的控制起到良好的作用;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疾病的发生,这些都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最后还要完善监督与评价机制,包括学校师资力量、体育场地设施、资金投入情况等,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在社会监督中的作用,对青少年的体质水平偏差行为起到矫正和制约作用。

3.4 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类型和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是由其生理功能决定的,即生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但不是必要原因。心理因素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乃在因素,包括态度、动机和认知等。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是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动机,尤其是内部动机。

首先,应培养青少年对体育活动的认知活动,认知活动是人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良好的认知功能是人顺利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保证。国外很多学者研究了体育活动与认知活动之间的关系:是否参加体育活动与智力、记忆能力有着高度的正相关;其次,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个体增强体质、使自己体型更美,从而有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身体自我概念;同时提高体育活动能力的有效感,增强积极的心境。此外还可以起到抗抑郁作用、培养乐观主义等。

4 结 论

青少年体质水平的下降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及个体心理等多种因素,应从这几方面入手,有效地将社会、家庭、学校联合起来,通过提高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内部动机,从而增强青少年体适能,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1]陈亚东.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于增强青少年体质必要性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13,34(6):52-54.

[2]张昕,汪冉.社会支持视阈下青少年体质水平改善问题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4,30(1):25-27.

[3]李俊,张惠红.生态学模型在我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应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27(5):33-35.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