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解读的现状及批判

2014-12-02李晓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文本解读

李晓奎

内容提要:文本解读是一种审美体验,而且是直觉性的、创造性的审美过程,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文学的眼睛,唤醒诗意的耳朵,引导学生在自然状态的审美体验中陶醉着,感动着,进而生出愉悦与趣味,在美的欣赏中发现自己。

关键词:文本解读 审美体验 现状批判

笔者对三年来所听的近200节语文课,包括家常课,公开 课,评优课,示范课,观摩课等,进行一番梳理,认为教师在文本解读上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文本解读机械化

平时文本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百分之八十的教师如此解读文本。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初出茅庐,乍登讲坛,没有时间和经验深入钻研文本,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文本解读唯教参是从,“按图索骥”,把“文本”“教参”当作“图”,亦步亦趋地寻“骥”(主题)。这种方法解读文本呈现两种现象:其一,有些教师长期以来备课只读教参,根本没有先读文本的习惯。“教参是鸦片”(叶圣陶语),让不少老师形成思维的惰性,对文本缺乏独立的有深度的思考。其二,以教学功利性需求肢解文本,就文本的文字符号机械解读。

课堂阅读变成一个虚假的幌子,课堂上根本就没有教师和学生自身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有的只是教师把教参和名家对文本解读的结论,全部搬到课堂上,用填鸭的方式硬塞给学生。当前阅读教学效益不高,其根本的症结在于教师文本研读的不作为,“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昏昏”。如,一位老师这样教学《变色龙》:

1、作家作品简介。

2、范读课文,学生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思考为何称为“变色龙”?

学生得出结论::趋炎附势,媚上欺下。

3、让学生找出对狗称呼的变化词语,思考为什么不同。

提问:你眼中的奥楚蔑洛夫形象怎样?

明确: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

4、细读课文,品味语句,喜欢那句话,什么手法?

学生点评句子,教师板书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讽刺对比夸张手法。

提问:在写法上有何收获?

明确:一类沙粒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细节大主题,对俄国现实生活批判。

5、小结:金钱,健康,正直,善变等在人生中的意义。教师赠言:做个正直的人……

教师把教学用书上的解读,有条理地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看似有自己的设计,实则“唯教参是瞻”。新课标要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里变成了“以教学资料的解读代替了老师的阅读理解”。习惯了对教材、教参的照搬照抄,习惯了迷信专家名师的理论课例,课堂教学朝向预设的方向而努力,为解释现成的主题而服务。于是渐渐淡忘了教师应有自己的文本解读!这解读不是专家那里来的,也不是名师教的,而是源于自己的阅读、思考和实践,当有意识地去想象、去思考,去实践的时候,教师才可能避免机械地搬运,形成属于自己的文本认识。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上这法那法,研读不透教材就是没法。教师在研读教材上花大力气,只有把教材研读透彻,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学生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二、文本解读虚泛化

这种文本解读在公开课、优质课中常见,因为热闹,有新意,又体现教师对新课标的最新理解。虽然,接受美学强调,文本是一种召唤结构。文本由许多空白或待定点,召唤读者与文本作出自己的解读和建构。特别是文学文本,正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带着有差异的“前理解”进入文本,在一定的视野融合中去建构生成新的文本意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当后现代语境中的泛多元解读风行一时,美正在变味发霉。这样一种读者、作者、作品间的对话生成常常发生变异,加上后现代语境中的“戏说、颠覆、解构”的强势熏陶,于是在文学文本解读过程中,许多学生在教师的召唤下任意“阐发新见解”,生成无限“多元”的文本意义。

一些公开课上,教师不敢评判,一味无原则地迁就学生的“理解”“体验”和“看法”,其课堂角色定位由倾听者变为沉默者,由合作者变为旁观者,由引导者变为好好先生。比如,《愚公移山》愚公破坏自然环境,《背影》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斑羚飞渡》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云云。

有的教师为了逢迎课标,打着尊重主体的旗号,让“读者”自由发挥,众说纷纭,自以为是。教师完全尊重学生的见解,包括偏见,错误观点。“你认为那一段写得最精彩?”“你觉得哪处最值得探讨?”作为对话的组织者、促进者,教师丧失了自己的权利和职责,从而使教师话语霸权转向了学生话语霸权。其实,一味地让学生讲显然不能深入探究文本,与文本形成有效对话,只抓只言片语而缺乏整体把握,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停留在浅层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一时间个性化阅读教学成了一种时尚,课堂气氛热闹了,回答声音响亮了,学生个性张扬了,然而看似繁华的“七嘴八舌”,实则是阅读教学的浮躁和浅薄。教师缺少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内涵的准确把握和界定,为了生成精彩而导致文本的失落,为了独特而导致个性在异化中变味变色。

虽然读者“前理解”的差异和阅读语境的不同,作品的意蕴阐释和阅读生成是多元的,但无论怎样多元,基点必须是文本,多元也有界!怎能戏说,甚或大话?

三、文本解读功利化

这种文本解读课很是多见,特别是在多年担任毕业班教师的课堂,考试意识特别旺盛,教学中情不自禁地把应试训练套路领进课堂,文本解读问答式,模式化,功利化。

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诚然需要“艺术”,可是目前文本解读,有的只是“技术”!

一教师解读《寒风吹彻》散文时,由于文本较难理解,上课伊始教师首先用屏幕投出设计好的几个问题,然后提问,当学生的回答离标准答案较远时,老师便用语言启发引导一下,如果学生回答都不是太让老师满意,这时老师会大声地设问:“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呢?”趁机把准备的标准答案投在屏幕上,请学生读两遍答案,反思一下自己理解与答案的差距,并要求学生记住答案。有的教师把文本解读变成赤裸裸的答题训练,有时连答题模式也提供给学生。如诗歌解读时教师如此问答:“‘二月春风似剪刀妙在何处?”答曰“巧用比喻,生动写出了柳树的特征。”教师叮嘱学生,诗句赏析要用修辞手法+内容效果格式解答,要使用“关键词语”“固定模式”,要会套用公式,否则就要扣分!

文本解读陷入应试套路,如把文学知识的传授、艺术技巧的讲解、粗浅的文学点评当做体验过程,常常变审美手段为体验目的,常用意识形态策略去喋喋不休地分析“祥林嫂如何被封建礼教吞噬”之类的问题。有老师认为学生知识背景、生活阅历与审美经验不足,与作品的距离偏远,越俎代庖,及早奉献现成答案;有老师唯恐耽误学生的宝贵时间,不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学生阅读准备匆匆太匆匆,加上被成堆的作业困住了手脚,学生常常是抱着“课堂听听老师讲讲就行”的心理听课。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本解读是一种审美体验,而且是直觉性的、创造性的审美过程。解读作品,就是从没有体验到有所体验,从有所体验到深入体验。教师要让学生睁开文学的眼睛,唤醒诗意的耳朵,引导学生在自然状态的审美体验中陶醉着,感动着,进而生出愉悦与趣味,在美的欣赏中发现自己。功利性与技术化会肢解压制审美,破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百多年前,北京大学陶孟和教授在《社会科学的性质》中说的一段话,笔者以为是对当前教师教学文本解读的最好警示:“教育不是传布偏见,不是灌输成说,乃是解放幼年的心灵,发展他们自己的判断力。换言之,教育不是给人见解,乃是帮助人获得见解。”

(作者单位:江苏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文本解读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