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MOOCs浪潮中有为又有位

2014-11-19韩炜

图书馆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韩炜

[摘 要]MOOCs正在引发高等教育变革,也给图书馆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耦合关系、制度基础、公共图书馆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社群信息学以及相关实践等5个层面分析公共图书馆与MOOCs的亲和性关系。提出公共图书馆应从思想认识、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支持MOOCs教学过程和重塑人力资源4个层面制定面向MOOCs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MOOCs;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制度;公共图书馆治理;社群信息学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MOOCs来了

MOOC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中文译名“慕课”)伴随着新一轮信息化浪潮、教育理论创新和在线教育发展应运而生,正在推动高等教育跨入MOOCs时代。2012年被称为MOOCs元年,由斯坦福大学创建的Coursera和Udacity,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创办的edX构成了MOOCs发展的三驾马车。随后,普林斯顿、加州伯克利、哥伦比亚等顶级名校的纷纷跟进,德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高校迅速加入。2013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加入edX,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加盟Coursera,我国本土化的MOOCs“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和“EWUCC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也在随后启动。MOOCs是“一场海啸”,“一次教育风暴”,“500年来高等教育领域最为深刻的技术变革”,“对高等教育的破坏性创新”[1—3]。“MOOCs来了!”的呼声响彻整个高等教育领域。

2008年,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正式提出了MOOCs的概念。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基于两人提出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connectionist theories)开设了第一门真正的MOOCs课程CCK08,形成了以创建、创造性、自主性和社会网络学习,关注知识创造与生成为特定的cMOOCs模型。2011年,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念下的xMOOCs,利用其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和系统化的学习平台,把全新教学组织模式与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促成新一轮MOOCs的繁荣发展,成为目前主流MOOCs所采取的形式。由此可见,MOOCs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发端,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中兴起,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下繁荣[4—6]。MOOCs这个词本身就展示了其鲜明特点,即大规模(Massive)、开放(Open)、在线(Online)和课程(Courses),而名校、名师、精品、开放、移动等因素是其巨大影响力之源。

1.2关于MOOCs对图书馆影响的研究评述

MOOCs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融合的新教育范式,对图书馆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张晓林教授[7]指出,发现并主动利用破坏性技术,从而驾驭颠覆性趋势,是图书馆创造未来的必由之路。有理由相信,MOOCs对于图书馆展现出颠覆性趋势,既是一种破坏性的技术,又创造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环境。当前,关于MOOCs发展对图书馆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面向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如Barnes[8]通过对Coursera和edX两大MOOCs平台的考察,提出在协助教师从现实教学环境过渡到MOOCs教学环境过程中,图书馆员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Wu[9]提出,图书馆员可以为MOOCs课程建设直接提供材料支撑服务,将服务嵌入到MOOCs运作的全过程;Mahraj[10]建议,图书馆员要加入MOOCs平台的教学中,尤其是将信息素养教育扩展成为一门课程,通过社会化媒体和问题解答训练不断进行充实完善;在2013年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WLIC)上,Calter[11]介绍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参与MOOCs在著作权、媒介、学习管理、培训方面呈现出的优势。秦虹[12]总结了图书馆在MOOCs浪潮中扮演的五种积极角色:版权顾问、信息素养培训师、多媒体制作指导师、学习场所提供者、课程内容提供者;刘姝[13]认为,MOOCs要求高校图书馆不仅关注读者教育教学活动中数字化和知识服务需求,而且要为读者营造一个全面的、泛在的、交互的MOOCs环境。

迎接MOOCs这场教育革命,高校、政府和课程内容提供商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图书馆也不例外。面对MOOCs发展,图书馆消亡论又浮出水面,如Gremmels[14]提出一个较为悲观的前景,认为MOOCs没有给图书馆留下位置,图书馆员也不再被需要;Gore[15]分析了图书馆员在MOOCs环境下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资源的版权限制、提供远程服务能力以及超大规模服务需求等。傅天珍,郑江平[16]提出,高校图书馆在MOOCs环境下的角色定位、用户需求、版权壁垒、服务模式和教育产业化生态变化等方面受到挑战;刘恩涛等[17]认为,高校图书馆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利用、嵌入式服务、教学参考系统、移动图书馆服务和信息素养教学等服务方面都遭遇不同于以往的难题。

上述研究表明,MOOCs掀起的高等教育革命浪潮给图书馆在角色定位、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和严峻挑战。图书馆必须因时而动,将MOOCs当做推动新一轮图书馆变革的动力和支点。

1.3思考公共图书馆在MOOCs浪潮中的位置

MOOCs是一种用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聚合、重构和开发的全新的个性化知识组织方式,塑造了新的学习关系。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知识空间,公共图书馆要不要参与到MOOCs中来并提供服务,在MOOCs中处于什么位置,与MOOCs具有何种关系,如何在MOOCs浪潮中有为又有位,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但又是公共图书馆所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笔者尝试将上述问题归结为寻求公共图书馆与MOOCs亲和性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于MOOCs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进而提出对策性建议。

2 公共图书馆与MOOCs的亲和性关系的基础

2.1公共图书馆与MOOCs的耦合

2.1.1从学习与服务学习的角度来说,二者有共同的使命。MOOCs是学习型态的革新,公共图书馆就是为学习者而存在,读者就是学习者。MOOCs的基础理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者唐斯(Stephen Downes)[18]认为:“由于信息以分布式知识表征形式存在于学习网络的各结点中,需要用一定的结构将这些结点联通起来”,“这里的结点不局限于人,可以是图书馆、书本、网站等任何可能的信息源”。由此可见,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明确地将图书馆作为MOOCs学习网络的节点,公共图书馆也因具备的开发和提供信息资源、传授信息素养技能和倡导资源开放获取等职能使其成为教学研究领域信息资源的聚集地,是MOOCs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1.2知识的开放与共享是公共图书馆和MOOCs共有的基因。MOOCs主张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个性化学习,在学习对象、教学形式、课程内容、教育理念以及信息资源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而平等服务、知识自由、信息公平、民主政治和社会包容等是现代图书馆的基本理念,程焕文[19]将公共图书馆精神精神概括为公共、公开、公享,人人享有平等利用、自由利用和获得免费服务的权利。由此可见,从服务学习的使命和理论渊源看,公共图书馆与MOOCs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公共图书馆服务于MOOCs是由于两者具有共同的基因所决定的。

2.2公共图书馆参与MOOCs的制度基础

MOOCs具有的开放、共享、互动、个性化学习过程也推动着图书馆服务模式也将从课外的辅助式被动服务转向课内的嵌入式主动服务发展,服务对象从校内读者扩展所有参与到MOOCs学习的读者,提供服务的图书馆主体是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各类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是国家为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20—21]。公共图书馆制度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于MOOCs的制度基础,公共图书馆制度的实质就是,学习者在哪里,公共图书馆就应该服务到哪里,所有学习者都有权获得服务的权利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制度基础,面对MOOCs浪潮也不例外。

在推动MOOCs资源共享方面,公共图书馆大有可为。信息技术发展一直以来都使得版权保护制度变动不居,MOOCs兼具的版权私有与开放理念是其内在矛盾。来自全球最大的高等教育信息化组织Educause的专家Cheverie[22]撰文指出,远程课程内容归属和课程支持资源的归属于利用是MOOC存在的两个主要版权议题,前者涉及到MOOCs机构、教师和学生,后者主要涉及图书馆、MOOCs机构。以捍卫公共图书馆公益性为出发点,从法律和政策层面重申合理使用制度,可以为MOOCs平台与公共图书馆资源的整合铺平道路。

2.3MOOCs是公共图书馆治理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

公共图书馆治理反映了图书馆人希望通过参与式民主,实现事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愿景。蒋永福[23]认为,公共图书馆治理是公共图书馆治理客体满足图书馆治理主体需要的过程,是利益相关者在互利合作前提下共同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过程。公共图书馆治理的目标就是统筹兼顾地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最终表现为保障用户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权利。

公共图书馆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用户、图书馆机构、图书馆员、图书馆行业组织、出版商等,MOOCs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高校、MOOCs的运营者、参与其中的教师、学习者以及出版机构等,二者的利益相关者大面积交叉重叠。实现公共图书馆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在服务MOOCs更加关注其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从而使服务合情合理合法。不同的MOOCs运作方式有不同制度环境、利益诉求以及服务需求,特别是在现有的版权制度下,找到公共图书馆资源有限开放权与MOOCs的大规模开放使用之间的平衡点是图书馆为MOOCs服务所要解决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24]。寻求两者交叉重叠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是公共图书馆服务MOOCs的必由之路。

2.4公共图书馆参与MOOCs的社群信息学视角

打破教育普及的社群和地域障碍,促进教育教育公平,是MOOCs运动的发展动力。Coursera创始人之一科勒(Daphne Koller)提出,MOOCs将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任何人都可以学到他们所需的技能以改善自己、家庭及社区的生活[25]。MOOCs发展理念正是社群信息学(Community Informatics,IC)的研究要旨,IC的核心是追求信息通讯技术(ICT)与社群的互动和平衡,利用ICT缩小数字鸿沟。公共图书馆通过信息通讯技术、社会网络、社会资本等服务不同的社群从来都是社群信息学研究的核心话语体系[26—27]。

公共图书馆服务于MOOCs在社群信息学视域中殊途同归。有学者提出,作为虚拟学习社区的MOOCs平台,要积极建立包括管理者、促学者、助学者和参与者4个角色在内的一整套的机制和流程以保证学习者切实得到学习服务的支持[28]。公共图书馆可以在四个角色中进行转换中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支持MOOCs更加有序高效的运转。不仅如此,社群信息学提出的发挥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在提高弱势社群的ICT接入和利用方面的作用,可望为当前MOOCs存在的学习质量、高流失率、信息素养不足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有研究者已经将开展社区教育服务,消除数字鸿沟作为公共图书馆面向MOOCs的重要议题[29]。

2.5公共图书馆面对MOOCs浪潮的初步实践

在MOOCs兴起之初,美国的一些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就开始探索MOOCs将对图书馆带来的影响[16]。2013年3月18日,OCL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举办主题为“MOOCs 和图书馆:巨大机遇还是颠覆性挑战?”的研讨会,来自包括公共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对MOOCs和图书馆发展进行了广泛讨论。一些公共图书馆也正在寻求一些途径通过提供更多的开创性服务,来提升对本地学习环境的支持,如洛杉矶市图书馆已经将MOOCs 纳入新本馆战略发展计划规划之中,同时该馆和一家课程内容提供商合作为读者提供涵盖从多种多样的在线课程;从2014年2月起,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面向公众提供MOOCs服务,开启国家图书馆提供MOOCs开放获取资源之先河。上述实践表明,公共图书馆围绕MOOCs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涉及到了MOOCs运行过程中的核心领域,并突出了公共图书馆自身的优势。可以预见,随着MOOCs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公共图书馆加入进来,通过服务于MOOCs提升自身价值。

3 公共图书馆如何有所作为

3.1来一场头脑风暴,探讨公共图书馆在MOOCs塑造的新型学习关系中身在何处

MOOCs是教育变革的大势,还是昙花一现的噱头?公共图书馆对MOOCs是视而不见,还是因时而动?在MOOCs浪潮中公共图书馆的价值、精神和制度如何坚守和彰显?除了笔者指出的公共图书馆与MOOCs的亲和性关系的5个方面以外,还有更多的理论和实践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于MOOCs提供支撑吗?如何以服务于MOOCs为契机,反思公共图书馆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取得的成绩和教训,从而找到和准确定位我们的出发点?这些都需要引起公共图书馆界深思。当前,应深刻认识MOOCs的概念、起源、基本理念、类型、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关注公共图书馆服务于MOOCs案例,探索可行性方案,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于MOOCs提供必要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准备。

3.2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

第一,重申公共图书馆面向所有人提供平等、自由和免费服务的权利,维护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公共图书馆在MOOCs浪潮中必须秉持的立场。第二,MOOCs为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创新提供新的契机。将公共图书馆服务MOOCs纳入到公共服务体系政策创新中,从而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为公共图书馆服务MOOCs提供制度保障。第三,完善公共图书馆治理体系。公共图书馆应该与MOOCs的利益相关方如高校、课程内容提供商、教师等开展合作,使自身成为MOOCs体系中的利益攸关方,以及利益冲突的“平衡手”。同时,探索建立面向MOOCs的图书馆服务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第四,重申合理使用权利。通过学术研究、政策呼吁和联合行动等途径,重申并积极主张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担当版权保护顾问,为MOOCs各相关方提供版权保护建议,积极推动开放获取运动,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共图书馆服务MOOCs学习者面临的法律风险。

3.3提供课程服务,支持MOOCs教学过程

第一,以信息素养教育为切入点,提供MOOCs课程。针对不同人群、环境和学习动机,充分利用MOOCs平台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信息素养的MOOCs课程;根据自身优势或特定需要提供其他内容的课程,特别是面向终身学习的通识性课程和技能培训型课程;融入MOOCs课程团队,支持MOOCs学生评估自己的信息需求,判别有用的资源。第二,支持MOOCs教学过程。嵌入MOOCs运行的全过程,为学习者提供包括资源查找整合、软件工具应用、最新资源推荐等支持,提供课程资源导航支持教学参考系统以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服务。第三,提供社区教育服务。公共图书馆是学习者参加MOOCs课程的理性场所,MOOCs运动是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的一个突破口,公共图书馆可以在保障普遍均等服务、消除数字鸿沟方面扮演积极角色。

3.4重塑面向MOOCs的人力资源

图书馆员是公共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优化面向MOOCs的人力资源,就是要求图书馆员嵌入于MOOCs运行全过程充分掌握学习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的本领,提供优质的服务。秦虹[12]给图书馆员的建议是,根据所在机构或地区的MOOCs发展进程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关注和了解、注册和体验、尝试和参与以及创建自己MOOCs。总之,成为MOOCs浪潮中的思想者、信息素养培训者、嵌入式服务提供者和课程内容合作者是图书馆员的理想角色。

4 结语

MOOCs引发的高等教育变革给必将引发新一轮公共图书馆变革。笔者尝试性的探索了公共图书馆与MOOCs亲和性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并提出公共图书馆在MOOCs浪潮中有为又有位的对策性建议。对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来说,要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MOOCs的顶层设计,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立法和公共服务体系政策创新;要积极将为MOOCs服务列入战略规划,加强MOOCs资源建设,开展图书馆联盟,提升馆员素质,探索服务MOOCs的最佳实践。

[参考文献]

[1]苏 芃,罗 燕.技术神话还是教育革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6—12,21.

[2]徐辉富,魏志慧,顾凤佳.直面变革:中国式MOOCs的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3(6):11—17.

[3][英]袁 莉,[英]Stephen Powell,马红亮,等.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3—9.

[4]李 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0—36.

[5]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5—10.

[6]郝 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42—50.

[7]张晓林.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5):4—12.

[8]Barnes C.MOOCs:The challenges for academic librarians[J].Australian Academic&Research Libraries,2013,44(3):163—175.

[9]Kerry Wu.Academic Libraries in the Age of MOOCs[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3,41(3):576—587.

[10]Mahraj K.Using information expertise to enhance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J].Public Services Quarterly,2012,8(4):359—368.

[11]Calter M.MOOCs and the Library: Engaging with Evolving Pedagogy[C].Singapore:IFLA/WLIC,2013.

[12]秦 鸿.MOOCs的兴起及图书馆的角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2):19—26.

[13]刘 姝.面向MOOC的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对策研究[J].图书学研究,2014(1):75—77.

[14]Gremmels G S.Staffing trends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3,41(2):233—252.

[15]Hannah Gore.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and Their Impact on Academic Library Services:Exploring the Issues and Challenges[J].New Review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4,20(1):4—28.

[16]傅天珍,郑江平.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挑战的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20—24.

[17]刘恩涛,李国俊,邱小花,等.MOOCs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2):67—71.

[18]胡艺龄,顾小清.从联通主义到MOOCs:联结知识,共享资源——访国际知名教育学者斯蒂芬·唐斯[J].开放教育研究,2013(6):4—10.

[19]程焕文,周旭毓.权利与道德——关于公共图书馆精神的阐释[J].图书馆建设,2005(4):1—4,42.

[20]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5—11.

[21]蒋永福.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关于图书馆制度的一种规范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4):17—21,33.

[22]Joan Cheverie.Copyright Challenges in a MOOC Environment[EB/OL].[2014—5—10].https://net.educause.edu/ir/library/pdf/PUB9014.pdf.

[23]蒋永福.论图书馆治理[J].图书馆论坛,2008(6):50—55.

[24]叶艳鸣.慕课,撬动图书馆新变革的支点[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2):3—9.

[25]杰弗里·巴托莱特.MOOC的希望与困境[N].郭凯声,译.光明日报,2013—8—31(005).

[26]李 刚,孙建军,傅丽萍.促进社会包容——美国社群信息学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40—50.

[27]凯特·威廉姆斯.伊利诺斯州的信息革命:社群信息学视角[J].赵丹丹译,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49—62,

[28]郝 丹.MOOC:颠覆与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5—17.

[29]王聪聪.MOOC运动及其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14(4):54—57.

[收稿日期]2014-06-23

[作者简介]韩 炜(1974—),女,本科,馆员,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