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流通数据分析与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

2014-11-19李卫峰熊太纯缪纱

图书馆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

李卫峰++熊太纯++缪纱

[摘 要]通过分析图书流通数据的学科借阅比例、预约图书、荐购图书等,了解用户对不同学科的需求,从而为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时确定购买学科图书比例,学科图书内容,提高藏书质量提供参考,也为图书馆藏书建设时图书合理布局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流通分析;学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为满足读者需求,提高办学质量,许多高校近几年大力加强图书馆藏书建设,这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各种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随之也产生了矛盾,主要体现在馆藏数量快速增长但是馆藏质量欠佳,馆藏数量增长而馆藏利用率下降,馆藏不能很好的满足读者需求。如何化解矛盾,提高藏书质量,满足读者需求,提高馆藏利用率是图书馆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流通数据分析是图书馆进行用户分析和资源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1],通过用户分析和资源评价可以为图书馆藏书建设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本文结合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的流通数据分析为例,研究学科流通数据与高校图书馆学科藏书建设。

1 学科流通数据分析与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

流通数据分析是图书馆日常工作之一,高校图书馆要做好藏书建设,必须将其与学科流通数据分析相结合,主要是因为:

(1)藏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科流通数据分析。图书馆藏书是为读者服务的,要满足读者的需求,需要逐步探索建立一个以此为导向的藏书机制。通过学科流通数据分析能了解读者需求和图书资源使用情况,了解读者对不同学科藏书的利用情况,从而为图书馆图书采购提供决策依据。

(2)藏书布局的优化离不开流通数据分析。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都已经达到百万册,让所有的藏书都以相同方式流通显然会阻碍图书的真正利用。许多图书馆都采用二线制、三线制模式对藏书进行布局,而在划分图书的所在书库时图书利用率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2 学科流通数据分析与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研究内容

图书馆藏书建设研究主要目的是提高藏书质量和使藏书布局合理化。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学科专业特性比较明显,在提高藏书质量方面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让流通数据成为各学科新书采购比例的重要决策依据,二是利用流通数据来研究同一学科图书如何购买,三是如何对所购买的图书进行评价以进一步如何调整购买策略,四是如何利用流通数据来提高藏书布局合理性,确定图书分库原则。

图书馆的流通数据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图书借还数据、馆际互借数据[2—3]、读者荐购图书、读者预约图书。这些流通数据都可以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获得,利用这些流通数据具体可以分析的内容主要有:1)一定时间内,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图书流通量和借阅比例(借阅比例:指定时间内,某专业学科图书借出总量与所有学科专业借出总量之比);2)一定时间内,不同学科间新书的流通量和文献利用率(文献利用率=指定时间段内某馆藏地的文献借阅册次或种次/本馆或全馆指定时间内入藏的文献总册或种×100%。文献借阅册次:同一册书,当借阅次数多于一次时,仍计为一册。文献借阅种次:某种书只要有一册被借阅过,即为已使用,借阅多次仍计为一次);3)一定时间内,馆际互际图书的流通量和借阅比例;4)一定时间内,不同学科读者荐购图书统计分析;5)一定时间内的学科专业图书,在近几年的借阅率(借阅率:一种图书借阅次数与复本数之比)。

分析一定时间内,本馆和馆际互借不同学科专业间的流通量和借阅比例,能有效解决问题一;分析一定时间内,不同学科读者的预约、荐购图书和分析图书借阅情况可以为解决问题二提供依据;分析一定时间内,不同学科间新书流通量和文献利用率能有效解决问题三;分析一定时间内的图书在近几年的借阅率能为图书下架转库提供依据。

3 实例分析

3.1学科流通数据与藏书质量分析

藏书建设首先要提高藏书质量,提高藏书质量就先要确定各学科图书购买的大致比例。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2009年搬入新馆后实行的是“大流通”开放式服务方式,馆际互借主要依托在“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通用借书证”“常州地区高校图书馆通用借书证”上,并统一在汇文图书管理系统上借还。表1是我馆2013年各个学科专业的流通量和借阅比例,其包含了本馆和馆际互借的数据。

从表1能大致了解各个学科专业对专业图书的需求和使用情况,从而可以为下一年度各学科专业的采购图书册数提供大致的依据。我馆采用的方案是某学科专业计划采购图书册数等于计划采购总册数,乘以学科专业图书采购比例,乘以上年度某学科专业借阅比例,乘以综合系数。引入综合系数主要是考虑到重点特色专业、新增专业以及藏书量过少或过多的专业,在采购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平衡。以表1为例,要计算“机械工程”学科计划购书册数,假设下年共计划购书50 000册,该学科专业采购图书比例是95%,因为是重点专业综合系数为2,“机械工程”计划购书册数为:50000×95%×3.3%×2=3135。上述根据借阅比例来计算学科计划购书册数可以为图书采购提供主要依据,当然在实际购买时还需要考虑许多因素,比如综合系数的确定、图书的出版情况等。

图书采购质量不仅要关注册数,还要关注是否能购买适合读者的书,这就要求图书馆关注读者的阅读内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数据中获得:1)一定时间内的读者预约图书数据;2)一定时间内的读者荐购图书数据;3)一定时间内的读者借阅数据;4)深入各院系,调研获得数据等。

表2是我馆2013年读者预约图书和荐购图书学科分类表,从中能了解读者实际所需哪类图书。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再结合学科馆员的荐购,可以充分了解读者需求,从而在订购和现购图书时有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结合江苏理工学院实施的教职工选书参与制能进一步提高购书质量。

表2 2013年各学科专业的预约和荐购量(单位:册次)

进一步提高藏书质量还需要关注图书、尤其是新书(这里定义为上一年度购买的图书)的使用效果,目的是为了研究新书是否基本能满足读者要求以及存在的不足,以进一步分析原因,为新一年的图书采购打好基础。表3是我馆2012年新购上架图书至2013年12月31日的文献利用率。从中可以看出学科文献利用率最高的是66.29%(服装设计与工程),最低的是12.42%(应用化学),这说明仍有许多新书未被借出,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尤其要根据各学科专业的情况,深入学院调查,寻找解决策略。同时也要对0借阅率的书进行研究,分析成因,对于有些种类的书以后可以不再定购。

表3 2012年新购上架图书至2013年12月31日的文献利用率。

3.2流通数据与藏书布局分析

图书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图书的使用,从而影响读者服务的质量和图书馆各项职能的发挥。我馆目前采用的是三线制藏书模式[4]:一线书库是开架书库,是我馆藏书的主要场所,藏书量约占藏书总量的75%,其又分为社科文献馆、自科文献馆、外文文献馆以及艺术文献馆;二线书库也是开架书库,藏书量约占藏书总量的15%;三线书库是闭架书库,藏书量约占藏书总量的10%。

一线书库、二线书库、三线书库的建设是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如何科学合理的把图书从一线书库剔旧到二线书库、从二线书库剔旧到三线书库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剔旧的原则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利用流通数据以文献借阅率(借阅率:一种图书借阅次数与复本数之比)、图书的新旧(新旧的标准可以各馆根据实际藏书情况制订)、专业需求来作为剔旧的主要依据,其操作性强,实践效果也不错。以我馆为例,将藏书从一线书库剔旧到二线书库,剔旧标准为2001年以前购买的、在2001年后借阅率小于1的图书;将藏书从二线书库剔旧到三线书库,剔旧标准一般是把某年之前购买的、近几年0借阅率的书。通过每年的持续调整,我馆的藏书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便于读者使用。

4 结 语

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是个基础而又复杂的工程,必须将流通数据分析和其他方法综合使用,加强采访队伍建设和藏书制度建设,把有效的方法逐步转换为制度,从而使藏书建设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 Littman J,Connaway L S.A Circulation Analysis of Print Books and E-book in an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J].Library Resources Techinal Services,2004,48(4):256—262

[2] Knievel J E,Wicht H,Connaway L S.Use of Circulation Statistics and Interlibrary Loan Data in Collection Management[J].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2006,67(1):35—49

[3] Ochola J N.Use of circulation statistics and interlibrary loan collection management[J].Collection Management,2002,27(1):1—1

[4]李宝英.图书馆藏书布局模式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5(5):35—36

[收稿日期]2014-06-23

[作者简介]李卫峰(1976—),男,副研究馆员,硕士,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流通部主任;熊太纯( ),男,副研究馆员,硕士,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缪 妙( ),男,助理馆员,学士,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技术部。

[说 明]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CALIS的区域贮存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YJA870019)的研究成果。

进一步提高藏书质量还需要关注图书、尤其是新书(这里定义为上一年度购买的图书)的使用效果,目的是为了研究新书是否基本能满足读者要求以及存在的不足,以进一步分析原因,为新一年的图书采购打好基础。表3是我馆2012年新购上架图书至2013年12月31日的文献利用率。从中可以看出学科文献利用率最高的是66.29%(服装设计与工程),最低的是12.42%(应用化学),这说明仍有许多新书未被借出,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尤其要根据各学科专业的情况,深入学院调查,寻找解决策略。同时也要对0借阅率的书进行研究,分析成因,对于有些种类的书以后可以不再定购。

表3 2012年新购上架图书至2013年12月31日的文献利用率。

3.2流通数据与藏书布局分析

图书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图书的使用,从而影响读者服务的质量和图书馆各项职能的发挥。我馆目前采用的是三线制藏书模式[4]:一线书库是开架书库,是我馆藏书的主要场所,藏书量约占藏书总量的75%,其又分为社科文献馆、自科文献馆、外文文献馆以及艺术文献馆;二线书库也是开架书库,藏书量约占藏书总量的15%;三线书库是闭架书库,藏书量约占藏书总量的10%。

一线书库、二线书库、三线书库的建设是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如何科学合理的把图书从一线书库剔旧到二线书库、从二线书库剔旧到三线书库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剔旧的原则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利用流通数据以文献借阅率(借阅率:一种图书借阅次数与复本数之比)、图书的新旧(新旧的标准可以各馆根据实际藏书情况制订)、专业需求来作为剔旧的主要依据,其操作性强,实践效果也不错。以我馆为例,将藏书从一线书库剔旧到二线书库,剔旧标准为2001年以前购买的、在2001年后借阅率小于1的图书;将藏书从二线书库剔旧到三线书库,剔旧标准一般是把某年之前购买的、近几年0借阅率的书。通过每年的持续调整,我馆的藏书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便于读者使用。

4 结 语

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是个基础而又复杂的工程,必须将流通数据分析和其他方法综合使用,加强采访队伍建设和藏书制度建设,把有效的方法逐步转换为制度,从而使藏书建设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 Littman J,Connaway L S.A Circulation Analysis of Print Books and E-book in an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J].Library Resources Techinal Services,2004,48(4):256—262

[2] Knievel J E,Wicht H,Connaway L S.Use of Circulation Statistics and Interlibrary Loan Data in Collection Management[J].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2006,67(1):35—49

[3] Ochola J N.Use of circulation statistics and interlibrary loan collection management[J].Collection Management,2002,27(1):1—1

[4]李宝英.图书馆藏书布局模式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5(5):35—36

[收稿日期]2014-06-23

[作者简介]李卫峰(1976—),男,副研究馆员,硕士,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流通部主任;熊太纯( ),男,副研究馆员,硕士,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缪 妙( ),男,助理馆员,学士,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技术部。

[说 明]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CALIS的区域贮存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YJA870019)的研究成果。

进一步提高藏书质量还需要关注图书、尤其是新书(这里定义为上一年度购买的图书)的使用效果,目的是为了研究新书是否基本能满足读者要求以及存在的不足,以进一步分析原因,为新一年的图书采购打好基础。表3是我馆2012年新购上架图书至2013年12月31日的文献利用率。从中可以看出学科文献利用率最高的是66.29%(服装设计与工程),最低的是12.42%(应用化学),这说明仍有许多新书未被借出,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尤其要根据各学科专业的情况,深入学院调查,寻找解决策略。同时也要对0借阅率的书进行研究,分析成因,对于有些种类的书以后可以不再定购。

表3 2012年新购上架图书至2013年12月31日的文献利用率。

3.2流通数据与藏书布局分析

图书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图书的使用,从而影响读者服务的质量和图书馆各项职能的发挥。我馆目前采用的是三线制藏书模式[4]:一线书库是开架书库,是我馆藏书的主要场所,藏书量约占藏书总量的75%,其又分为社科文献馆、自科文献馆、外文文献馆以及艺术文献馆;二线书库也是开架书库,藏书量约占藏书总量的15%;三线书库是闭架书库,藏书量约占藏书总量的10%。

一线书库、二线书库、三线书库的建设是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如何科学合理的把图书从一线书库剔旧到二线书库、从二线书库剔旧到三线书库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剔旧的原则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利用流通数据以文献借阅率(借阅率:一种图书借阅次数与复本数之比)、图书的新旧(新旧的标准可以各馆根据实际藏书情况制订)、专业需求来作为剔旧的主要依据,其操作性强,实践效果也不错。以我馆为例,将藏书从一线书库剔旧到二线书库,剔旧标准为2001年以前购买的、在2001年后借阅率小于1的图书;将藏书从二线书库剔旧到三线书库,剔旧标准一般是把某年之前购买的、近几年0借阅率的书。通过每年的持续调整,我馆的藏书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便于读者使用。

4 结 语

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是个基础而又复杂的工程,必须将流通数据分析和其他方法综合使用,加强采访队伍建设和藏书制度建设,把有效的方法逐步转换为制度,从而使藏书建设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 Littman J,Connaway L S.A Circulation Analysis of Print Books and E-book in an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J].Library Resources Techinal Services,2004,48(4):256—262

[2] Knievel J E,Wicht H,Connaway L S.Use of Circulation Statistics and Interlibrary Loan Data in Collection Management[J].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2006,67(1):35—49

[3] Ochola J N.Use of circulation statistics and interlibrary loan collection management[J].Collection Management,2002,27(1):1—1

[4]李宝英.图书馆藏书布局模式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5(5):35—36

[收稿日期]2014-06-23

[作者简介]李卫峰(1976—),男,副研究馆员,硕士,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流通部主任;熊太纯( ),男,副研究馆员,硕士,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缪 妙( ),男,助理馆员,学士,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技术部。

[说 明]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CALIS的区域贮存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YJA87001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学科
初中历史学科阶段性复习课形式的探讨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从学科特点的角度入手,优化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超学科”来啦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