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瑞巴林联合强的松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4-10-16刘翠玲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年8期
关键词:普瑞强的松巴林

杨 军,刘翠玲

0 引言

带状疱疹是因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该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带状疱疹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在脊髓神经后根神经元内,且伴有神经痛[1-3]。带状疱疹神经痛(PHN)是临床较为难治的疼痛性疾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目前较为推崇的有抗抑郁药、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局部麻醉剂3类药物[4]。普巴瑞林是一种钙离子通道调节剂,2004年于美国上市,临床治疗PHN疗效良好,是广为推荐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5]。强的松是一类抗炎、抗过敏,治疗急性感染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6]。本研究观察普瑞巴林与强的松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普瑞巴林进行比较,探讨联合使用对PHN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4例患者为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所接收诊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男38例,女26例,年龄54~84岁,平均年龄(65.5±14.8)岁。患者病程为0.25~5.92年。病变部位扩散至头面部、腰部、手臂部,并且皮疹均已经治愈。视觉模拟评分(VAS)在4~10分之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学术出版社协会(IASP)有关 PHN诊断标准[7]。VAS>5分,并且病程>1个月,对阿片类药物不产生过敏,无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便秘等情况,患者均有很好的依从性,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除该病以外的神经系统病变疾病,心肾功能差、肝功能不全、血液病,依从性差,近2周内未应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并且不能坚持完成研究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首先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维生素B12、甲钴胺神经营养治疗。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口服普瑞巴林,起始75 mg/d,分2次服用;1周之后150~160 mg/d,分3次服用,治疗2~4周后仍未缓解者,加量至 300 mg,2次/d,或者200 mg/次,3 次/d。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口服强的松片,10 mg/d,分3次服用,连续服用15 d。

1.3 疗效判定 在治疗后0、3、9周统计两组患者疼痛发生率(疼痛发生率=仍患神经痛例数 /32×100%),通过VAS评价疼痛程度,应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进行精神状况评分,并观察有无头晕、恶心、嗜睡、水肿等不良反应。

VAS评分法:本评分为0~10分,0分为不疼痛,10 分为难以忍受的疼痛[8]。

HAMD评分: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总分<8分者为正常,评分8~20分为可能有抑郁症,总分21~35确诊有抑郁症,总分>35分为有严重抑郁症[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痛发生率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测定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 例数 0周 3周 9周对照组32 7.2±1.1 5.8±0.5 2.8±0.9观察组 32 7.1±1.8 3.6±1.1* 0.9±0.1*

2.3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精神状况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 例数 0周 3周 9周对照组32 8.6±3.2 5.3±1.6 3.1±0.9观察组 32 8.5±3.3 4.8±1.8* 2.3±0.6*

2.4 两组治疗前后不良反应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3、9周后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因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造成的剧烈疼痛的急性感染疾病,该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10-13]。带状疱疹病毒具有亲神经性,可长时间存在于后根神经节之中。会引起一些神经痛的症状,将带状疱疹治愈之后仍然疼痛,且持续超过1个月,或者急性期之后发生阵发性疼痛的时间超过3个月者定义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14-16]。

带状疱疹主要发生部位在三叉神经、肋间神经。并且该症持续时间较长,因而患者长期会受到剧烈持续性灼痛、放射点样疼痛、针刺样疼痛,更甚者如刀绞,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7]。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程一般为1~3年左右,若疼痛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程可能长达3~5年,由于长期遭受到剧烈疼痛折磨,造成患者的情绪低落以及生存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虽然此种疼痛的发生与带状疱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其本质究竟是单纯的带状疱疹在时间上延续,还是出现了另外一种性质不同的疼痛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大部分的研究者倾向于后者[18]。有研究资料显示,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其受感染的一侧感觉神经节以及背角神经元发生萎缩,但是对于急性带状疱疹患者,则未出现此类病理性的变化[19]。有研究表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ZVZ)的感染,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损害,进而发生了明显的囊性变化、Wallerian退行性变化、背根神经节脱水以及神经节细胞数目的减少,与此同时,患者的背根神经节内还可能出现慢性炎性细胞浸润[20]。此外,有研究报道,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不仅与外周神经纤维受损后的数目降低有关,而且与周围、中枢神经敏感化和神经源性炎性反应、递质水平异常、中枢性疼痛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以及失衡等因素存在关联[21]。

大部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其疼痛的强度属于中度至重度,其疼痛的性质主要有[22-23]:①自发性的刀割样、闪电样或者撕裂样的疼痛,患者夜间极少能够正常睡眠,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大多数患者其患区的皮肤呈现出明显的超敏现象以及痛觉过敏现象;②发生针刺样的疼痛感并同时伴有持续性的烧灼感,此类疼痛属于中度疼痛,有时会对患者夜晚的正常睡眠造成影响,患者的患区皮肤可能出现超敏现象、痛觉过敏现象或者麻痹现象。

目前认为,发病机制为病毒感染神经激发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炎症因子;患者局部血管发生缺血性病变;感染后离子通道的阈值变低,使得周围神经元容易自行放电引起疼痛[24]。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对于该疾病也有了一定的治疗方法,如中西医结合治疗、电针治疗等[25]。主要药物包括抗抑郁药、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局部麻醉剂三类[26]。

近些年来,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今临床提倡实施神经功能调节治疗、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以及疼痛的康复治疗,治疗的主要原则为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这主要是因为该疾病若病程发展至后期,治疗的难度将加大,对病程延长治疗的难度越来越大。临床用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往往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抑郁症、食欲增加、嗜睡、体重上升、头晕、恶心、呕吐、组织周边水肿等,临床发生率达到10%左右。因而,如何降低不良反应发生也是治疗该疾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普瑞巴林为新型的抗癫疒间药,能够抑制神经递质γ-氨基酸类衍生物,能够高度亲和神经系统中电压门控钙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入膜内,从而减少神经递质释放,缓解神经痛[27]。已作为PHN的一线治疗用药,并已经经过我国SFDA认证为治疗 PHN 首选药[28]。

强的松为一类糖皮质激素,该药物可以抑制毛细血管的扩张,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小,从而减少组织液向外渗透,减轻炎症。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后期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增生,阻止带状疱疹病毒对神经的破坏。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将糖皮质激素单独用于治疗 PHN。有研究认为,早期少量应用强的松类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神经痛的发生[2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用普瑞巴林组相比,联合使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率、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精神状况,提高生活质量(P<0.05)。

总之,普瑞巴林与强的松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比单用普瑞巴林效果显著升高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王杰彪,杨文华,祁素仪.带状疱疹神经痛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6):933-935.

[2]熊东林,杨娟,罗裕辉,等.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7):62-64.

[3]庆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17-4518.

[4]李荣华.强的松联合维生素B1及吲哚美辛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5):3-5.

[5]Bresse X,Annemans L,Préaud E,et al.Vaccination against herpes zoster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France: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J].Expert Review of Pharmacoeconomics &Outcomes Research,2013,13(3):393-406.

[6]冯晓波,张宗泽.普瑞巴林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032-1034.

[7]李杰,燕玮,王晓天.普瑞巴林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4):340-342.

[8]王志彬,姚鹏,兰培丽,等.米氮平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6):494-496.

[9]王文娟,赵梓纲,李恒进.电针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3,15(2):146-148.

[10]吴美君,陈迎春,方宏图.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2008-2009.

[11]冯晓波,张宗泽.普瑞巴林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032-1034.

[12]潘忠泉.强的松联合甲钴胺及吲哚美辛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0):1462-1464.

[13]罗芳,于晓彤,申颖,等.水冷射频治疗头面部难治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9):542-545.

[14]Wallace MS,Irving G,Cowles VE.Gabapentin extended-release tablet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J].Clinical Drug Investigation,2010,30(11):765-776.

[15]Irving GA,Backonja MM,Dunteman E,et al.A multicenter,randomized,double-blind,controlled study of nGX ‐ 4010,a high-concentration capsaicin patch,forthe treatment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J].Pain Medicine,2011,12(1):99-109.

[16]姚鹏,张蕾,马佳明,等.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2):106-109.

[17]谷海,秦红,谢志琼.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3):255-257.

[18]Zin CS,Nissen LM,O'Callaghan JP,et al.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oxycodone versus placebo in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nd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treated with pregabalin[J].The Journal of Pain,2010,11(5):462-471.

[19]张强,刘萍,郝淑娴,等.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9):4786-4788.

[20]段红光,杨远滨,郭玉娜,等.口服加巴喷丁联合硬膜外药物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30(11):3513-3515.

[21]Dworkin RH,Malone DC,Panarites CJ,et al.Impac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nd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on health care costs[J].The Journal of Pain,2010,11(4):360-368.

[22]牛思萌,何浪,赵英.腺苷钴胺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3):232-235.

[23]陈彦青,林莹,戴双波.改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1):54-56.

[24]周淑新,陈胜乐.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预防与管理[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5):2900-2903.

[25]Drolet M,Brisson M,Schmader KE,et al.The impact of herpes zoster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a prospective study[J].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2010,182(16):1731-1736.

[26]邹燃,张红星,徐芸,等.电针夹脊穴配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0,(7):1109-1110.

[27]黄辉,刘德昭.术前应用普瑞巴林对瑞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5):801-804.

[28]文怀昌,赵家贵,赵丽,等.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2,16(8):1146-1149.

[29]Backonja MM,Canafax DM,Cundy KC.Efficacy of gabapentin enacarbil vs placebo in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nd a pharmacokinetic comparison with oral gabapentin[J].Pain Medicine,2011,12(7):1098-1108.

猜你喜欢

普瑞强的松巴林
普瑞巴林在骨科手术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御苑印家俏巴林
巴林石收藏趣谈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IV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强的松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气相色谱法测定普瑞巴林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及强的松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反应
巴林石
云南普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及师宗现代医院简介
跳舞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