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4-09-17马芳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教学实践语文教学

马芳

摘要:閱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为中心。如何在进一步加强阅读教学的吸引力、综合性和实效性的基础上,使阅读教学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呢?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教学实践

一、以本为“本”,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上课前,语文教师可适当地布置预习提示,让学生通过认真预习,知道课文大概讲了什么内容,能画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对于不理解的,一定要求利用语文工具书来解决,或者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与同桌或小组讨论。还要求学生能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多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时,要启发学生读中感悟,关注学生的读书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理解能力是以感悟,体验为基础的语文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一篇文章多读,读熟,我们也就理解,明白了它的内容。阅读教学时,学生读书的方式有多种,但我们要多训练学生“眼到心到”的默读。学生读文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把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读通,读懂。读完课文后,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大意。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悟,多说,多交流自己的个人感悟。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通过读说练来与语文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深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二、讲究阅读方式,指导学习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的方式主要有粗(略)读、细(精)读、默读、诵读等几种。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灵活变换,交替使用。初步了解文意多用略读:深入理解文意常用精读:带有具体的选择时需要跳读;为了体会文章的气势和感情则应该朗读。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精读要求按照顺序,仔细地看清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还要求对文章的语句、段落和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略读就是综观大意,迅速把握住主要观点。这两种阅读方式经常是交叉使用、互为补充的。叶圣陶先生说:“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由精读到略读的过程,便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必须是完整的。朗读和背诵相结合。这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诵读有利于理解文意、洗练口头语言中的“粗俗俚语”从而使语言纯洁和规范;诵读能优化学生语言感知过程,提高阅读写作能力:诵读还能陶冶情操,熏陶人格等等。而目前语文课堂朗朗书声少了,背诵的量也很小。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诵读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教师应充分重视并给予正确的指导。朗读重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要从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等方面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要根据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选择背诵的文段、诗篇,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美并不断积累语言材料。阅读的不同方式,是阅读能力和技能因素的体现,经常交替使用,学生不难掌握。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式,才能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热爱阅读。

三、掌握阅读规律,开拓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在阅读课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方法的指点尤为重要。明确一般规律,教育心理研究表明,人们对一篇文章的认识,是从字、词、句、段、篇,逐步理解内容,进而概括出文章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这是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反过来,再从探索到的中心思想出发,研究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剪裁布局,分段谋篇以及如何根据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描述事物的需要准确地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等。要真正读懂、理解乃至分析评价一篇文章,一般都要经历这两个互为相反相成的心理过程,这就是阅读的一般规律。弄清了一般规律,并不等于能独立地阅读乃至评析一篇文章,还须根据不同的文章区别对等。(1)按不同文体分类指点。文体不同。阅读的着眼点也不一样。如小说单元,可先讲小说的特点、小说的三要素及怎样读小说,然后逐篇去教,每篇突出一个重点。(2)按时代背景的不同分别提示。如同样是鲁迅的文章,不同的背景下包含、寄予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3)按阅读的不同要求逐步提高。阅读要求大体有四个层次:读通文字,理解文意,分析评价,汲取精华。这几个方面是紧密关联的,教师不要每篇文章都平均使用力量。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还可以给学生背诵某读物中的一些好的段落,让学生分享读书的快乐,或介绍某作品中的某个人物、事件等,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所以我们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怎样阅读,授以学生阅读理解的技巧,让我们的学生有效的打好阅读基础,从而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效果。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不久,“阅读难,难阅读”将会离我们而去!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教学实践语文教学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