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中的作用

2014-09-17曹媛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36期
关键词:功能性脾胃评分

曹媛媛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2208)

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的恶化导致了大量肠胃病症的衍生,而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其中一种十分普遍的常见病,其病因较为复杂,变化无常,常伴随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可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了双重伤害,出现焦虑抑郁症状[1]。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胃痛”“痞满”等范畴,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几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此病的预后多与患者的心理状况成正比[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探讨其不同证型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抑郁状况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36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或饮食停滞型,患者均全程自愿配合完成相关治疗,并事先排除消化性溃疡者、妊娠者、精神类患者等不宜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48例,男18例,女30例;年龄20~77(42.1±4.3)岁。实验组48例,男16例,女32例;年龄22~75(41.7±4.2)岁。2组患者的其他基本资料,如病症程度、病情状况、饮食习惯、不良嗜好、临床表现、疾病史及致病因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 主要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进行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至少包括以下1条,且无相关实质性依据确诊下列症状:①进食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明显;③上腹部显著疼痛;④上腹部存在灼烧感。

1.2.2中医辨证 根据临床经验、相关科研成果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与《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将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中医分型。肝胃不和型:症见胃脘胀满、胀痛、胁肋胀痛、嗳气、泛酸、恶心、胸闷、食少、大小便受阻、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或弦数。脾胃湿热型:症见口苦口黏、渴不欲饮、舌质红、苔黄厚腻、脾胃生湿、湿郁化热、胃脘痞闷、湿热疼痛、嘈杂嗳气,脉弦或滑数。脾胃虚寒型:症见口泛清水、便溏纳差、乏力食少、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脾胃虚弱、脾胃久病受伤、胃脘隐痛、喜温畏寒、中焦清寒、脾胃温煦不足,脉虚或沉细。胃阴不足型:症见胃脘灼痛、食欲不振、便干吃力、舌红少津、口干舌燥、隐痛、胃中嘈杂,脉细[3-4]。饮食停滞型:症见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恶心厌食,或食谷不化、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5]。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正常组采用中药模拟颗粒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中药配主颗粒由本院药房制备,遵循辨证分型用药原则。治疗的同时还应指导患者的相关生活习惯,合理规划饮食。

1.3.1肝胃不和型 治则以“疏肝和胃、行气祛肿”为主。方药:苏梗10 g、橘皮6 g、枳壳10 g、香附10 g、大腹皮10 g、香橼皮10 g、鸡内金5 g、佛手10 g、砂仁5 g。

1.3.2脾胃湿热型 治则以“清化湿热、健脾和胃”为主。方药:川黄连5 g、党参15 g、白术10 g、姜半夏6 g、茯苓15 g、广木香10 g(后入);黄芩6 g。

1.3.3脾胃虚寒型 治则以“健脾温胃、养生和气”为主。方药:大枣10 g、黄芪30 g、桂枝10 g、白芍15 g、炙甘草6 g、香橼皮10 g、高良姜10 g、金铃子10 g、延胡索10 g。

1.3.4胃阴不足型 治则以“养阴益胃、健脾调肝”为主。方药:石斛15 g、北沙参12 g、麦冬15 g、丹参10 g、白芍15 g、甘草3 g、香附10 g、金铃子6 g。

1.3.5饮食停滞型 治则以“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为主。方药:粉沙参150 g、青皮100 g、甘草100 g、茯苓150 g、泽泻150 g、枳实100 g、法半夏150 g、广木香150 g、白术150 g、砂仁100 g、神曲200 g、炮干姜25 g、猪芩150 g、草蔻仁100 g、麦芽100 g、橘皮100 g。

1.4观察项目

1.4.1焦虑、抑郁评价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判定。若所得评分≥50分,即可视为存在焦虑或抑郁状况。

1.4.2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Spitzer评分[6],主要通过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如精神、健康、支持、心理、 活动能力5项进行评定,每项2分共计1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SAS、SDS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1;②与正常组比较,P<0.05。

2.22组不同中医证型SAS、SDS评分比较 各证型治疗后SAS、SDS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实验组较正常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见表2。

表2 2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1;②与正常组比较,P<0.05。

2.32组治疗前后的Spitzer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2组精神状态、健康情况、支持评分、心理状态、活动能力以及Spitzer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实验组Spitzer总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 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消化器官及其生理功能均会发生许多变化或者退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疾病的免疫能力下降、反应能力和愈合能力低下,而在此情况下,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老年人群中潜伏性较强[7-8]。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医治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9-11]:①医治时间长,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是中老年人群,此类患者正处于生理阶段变故很大的时期,这段时期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伴病发生率,导致并发症较多且反复发作;②生活习惯不好,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原因可能与患者生活习惯有关;③精神压力大,精神压力加上外界因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持续的不良刺激,可通过下丘脑及内分泌系统、酶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递质等作用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主要表现为进食后腹部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灼烧,但是这些症状往往不具特异性,再加上病程较长等其他原因的缘故,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预后[12-13]。

表3 2组治疗前后的Spitzer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05;②与正常组比较,P<0.01。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中药辨证治疗,需中医分型、辨证用药、加减方剂等,一般来说此病新症多为实证热证,旧症多为虚证寒证,更久则有血瘀或虚实夹杂证[14]。因此应根据患者的焦虑、抑郁、病症性质以及饮食关系,结合临床经验见症辨别虚、实、寒、热、气、血的不同,将其科学地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其治法应遵循“疏肝和胃、温中健脾、养阴益气、消食导滞”的原则[15]。结果显示,2组SAS、SD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即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改善情况更为明显。而针对某些焦虑、抑郁状况改善不是十分明显的中医证型患者,可适当延长治疗疗程,加强复查制度,协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如合理饮食、科学睡眠、健康生活等[16]。中医辨证学为我国传统医学,是以我国传统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为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在医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同时还可较大程度改善其焦虑、抑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仕武,彭魏,李云燕,等. 不同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抑郁、焦虑症状情况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12,24(1):24-26

[2] 孟淼,刘绍能,周斌,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候与抑郁、焦虑相关性研究[J]. 北京中医药,2011,30(12):928-930

[3] 许卫华,姚树坤,李妮矫,等. 中医辨证论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影响的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9):640-644

[4] 袁海鹏,李福康,李改芹,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精神心理因素与十二指肠肥大细胞的相关性[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6):122-124;129

[5] 杨家耀,陶冬青,彭随风,等.电针穴位刺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3):268-271

[6] Lorena SL,Tinois E,Brunetto SQ. Gastric emptying and intragastric distribution of a solid meal in functional dyspepsia:influence of gender and anxiety[J]. J Clin Gastroenterol,2004,38(3):230-236

[7] 王晓林,刘劲松.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同亚型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J]. 临床内科杂志,2011,28(9):615-617

[8] 唐富英,区健刚,李怡新,等. 抗焦虑抑郁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观察[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1):1965-1967

[9] Aro P,Talley NJ,Ronkainen J,et al. Anxiety is associated with uninvestigated and functional dyspepsia (Rome III criteria) in a Swedish population-based study[J]. Gastroenterol,2009,137(1):94-100

[10] Dela R,Chiapas JM,Solis Ortiz S,Fajardo Araujo et al. Stress profile, coping style, anxiety, depression, and gastric emptying as predictors of functional dyspepsia:a case-control study[J]. J Psych Res,2010,68(1):73-81

[11] Liu ML,Liang FR,Zeng F,et al. Cortical-limbic regions modulat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factors in functional dyspepsia: a PET-CT study[J]. Ann Nucl Med,2012,26(01):35-40

[12] 刘燕,王春艳,刘敏,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河北医学,2013,19(7):988-991

[13] 陆海燕,陈建权. 理气降浊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J]. 河北中医,2011,33(7):986-988

[14] 刘静,贾林,雷晓改,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体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特征、生活质量及其精神心理因素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8):446-449

[15] 吴建福.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焦虑的临床治疗[J]. 黑龙江医学,2013,37(12):1219-1219

[16] 肖琳,李岩. 加减半夏厚朴汤治疗伴心理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3):298-302

猜你喜欢

功能性脾胃评分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脾胃不和的人,夏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我给爸爸评分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