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研究

2014-09-01杨晶邵林玉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杨晶+邵林玉

摘 要 基于江西省的调研数据,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意愿较强烈,但其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技术等级证书和收入等个人因素、职业培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等收益因素以及政府对职业培训的宣传力度等政策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有显著的正影响;而成本因素中培训费用则有显著负影响。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自述偏好;现实选择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4-0061-06

一、问题的提出

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转型、经济提速、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到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强调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是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90年代中后期开始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群体。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较高,对自身职业发展有较高的期望,希望能够通过职业培训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获得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并融入城市,在城市扎根生活。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意愿强烈,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技能、职业培训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外部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职业培训的需求方面往往出现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不一致的情况,即新生代农民工表达出愿意接受职业培训而实际并不会参与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如何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意愿真实地转化为参与培训的行动,以及哪些因素阻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方面,赵宝柱等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培训需求取向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培训意愿和较为理性的行为选择倾向[1]。安雅丽总结认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的障碍性因素包括培训制度和自身因素两方面[2]。张兴祥和金超分析指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因素包括资产流动性约束、理性约束、风险规避、代际转移等[3]。

国外关于自述偏好与实际选择之间关系也开展了一些研究。Hensher & Bradley发现消费者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之间具有互补性[4];Loomis研究发现,消费者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之间高度相关[5]。但Verhoef & Franses则认为消费者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之间并不具有高度相关性[6]。国内目前的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商品消费需求领域。金英、苏萌研究了我国汽车市场上消费者的自述偏好和实际选择,发现家庭收入和家庭人口等因素影响到一致性[7]。韩青则分析了生鲜认证猪肉产品市场上消费者自述偏好和实际选择的一致性及影响因素[8]。此外,朱红根则考察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9]。

由此可见,现有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探讨几乎没有。因此,本文基于江西省的调研数据,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能够为政府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政策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二、模型构建与研究方法

(一)模型构建

根据前面的文献综述和实际调查可知,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主要受到个人、成本、收益和政策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建立实证模型如下:

Y=F(PE,TC,TR,PO)+μ (1)

式中,Y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当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时,Y等于1;反之,当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不一致时,Y等于0。PE为个人因素,TC为成本因素,TR为收益因素,PO为政策因素。

(二)研究方法

由于本文的被解释变量Y为二元选择变量,因此本文拟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计量分析。二元Logistic模型形式如下:

(2)

式中,P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的概率,Xi表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性的因素,α为截距参数,βi为回归系数。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本课题组成员2013年7~9月对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研,调查是在农民工人员集中、时间充裕的午饭时间和晚饭后休息时间展开,共发放500份问卷,收回问卷415份,其中有效问卷396份,问卷回收率83%,问卷有效率95.4%。问卷内容涉及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状况、参加职业培训情况、参加职业教育的意愿等。为确保数据质量,调查采取一对一的面谈方式,要求被调查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填写问卷。

(二)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

表1 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

由表1可见,调查样本中男性所占比例大,占62.12%。年龄主要集中在21~29岁,占46.97%。样本文化程度较高,初中学历占36.04%;高中/高职学历占31.47%;大专及以上学历占24.87%。未婚者较多,占54.87%。在外打工年限不是很长,5年以上仅占25.89%。

(三)变量说明

根据前面的分析,本文引入个人因素、成本因素、收益因素和政策因素等4类8个变量,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其中,对部分变量的含义作如下解释:

表2 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第一,关于“培训费用”变量,如果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过职业培训,则回答问题“您参与的培训费用是多少”答案分别为“免费”、“500~1000元”、“1000~2000元”、“2000元以上”。如果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参与过职业培训,则回答问题“您愿意支付的培训费用为多少”答案同上。本文对相应选项分别赋值1~4,赋值越高代表支付的培训费用越高。

第二,关于“培训时间”变量,问卷设置“你愿意每周花费多长时间接受职业培训?”这一问题,答案选项分别为“2小时以内”、“3~4小时”、“5~6小时”、“7~8小时”、“8小时以上”。对相应选项分别赋值1~5,赋值越高代表愿意花费的时间越长。

第三,关于“职业培训对提升技能的影响”和“职业培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变量,问卷设计了“您认为参加职业培训对提升技能水平重要吗”以及“您认为参加职业培训对自己未来的择业转岗重要吗”两个问题,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根据自身状况回答“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比较重要”、“很重要”。按照Likert量表法,将这些选项分别赋值为1~5,赋值越高,代表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职业培训对提升技能或者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越大。

第四,关于“政府对职业培训的宣传力度”变量,问卷设置了“当地政府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政策宣传力度如何”这一问题,对应答案“极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分别赋值1~5,赋值越高代表当地政府的政策宣传力度越大。

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分析

在396名新生代农民工样本中,374人有参与职业培训的意愿,即有自述偏好的样本占总样本的比例为94.44%。在这些对参与职业培训有自述偏好的样本中,有230名新生代农民工实际上参与了职业培训,占有自述偏好新生代农民工总体的61.5%,而仍有144名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实际参与职业培训,占有自述偏好新生代农民工总体的38.5%。由此可见,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展现出较高的参与职业培训的意愿,但其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比例依然较高,说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存在不一致。

表3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统计描述结果

表3按照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因素的特征展示了新生代农民工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性的分布情况。从文化程度来看,文化程度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越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样本一致性达到72.92%。从技术等级证书来看,拥有中级工和高级工等级证书的新生代农民工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最高,均为92.86%,但拥有中级工等级证书的新生代农民工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的人数更多一些。从收入水平来看,收入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越高,收入超过3000元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一致性达到80%。

五、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相关性分析,对前面假设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意愿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通过计算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Pearson系数,找到影响显著的因素,结果见表4。从表4可知,在个人因素中,文化程度与一致性的相关性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文化程度并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而技术等级证书和收入均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技术等级证书和收入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新生代农民工拥有的技术等级证书水平越高,收入水平越高,其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就越高。

在培训成本因素中,培训费用和培训时间也在1%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显示为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培训成本越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越差。

在培训收益因素中,职业培训对提升技能的影响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并呈正相关关系,而职业培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在培训收益因素中,职业培训对提升技能的影响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更为重要,其影响越大,一致性就越高。而职业培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则相对不显著。

在政策因素方面,政府对职业培训的宣传力度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并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政府对职业培训的宣传力度越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越高。

表4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注:**、***表示变量在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二)计量回归分析

上述相关性分析只是检验了单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但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必要通过计量经济模型进一步估计各个因素对职业培训意愿的影响程度以及显著性水平。因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二元变量,因此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根据调研数据,本文运用统计软件SPSS 20进行了回归分析,利用反向逐步选择法,首先将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然后根据检验结果将最不显著的自变量剔除,即将Wald检验量最小的自变量剔除后,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重复该过程一直到所保留的自变量全部显著为止。回归结果见表5,其中模型一包含上述全部影响因素,而模型二只保留了通过反向逐步选择后影响显著的自变量。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模型一和模型二的拟合优度相差不大,两个模型都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比较模型一和模型二,最后保留影响显著的因素包括:技术等级证书、收入、培训费用、职业培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政府对职业培训的宣传力度。

1.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因素的影响

在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因素方面,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类似,文化程度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技术等级证书和收入分别通过了1%和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文化程度的差异没有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性的显著差异。而技术证书等级越高、收入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其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性的概率越大。原因可能在于拥有的技术等级证书水平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其专业素质越高,往往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职业培训的内容,培训效果更好,其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更高,因此其这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意愿更容易转换为参与培训的行为。而收入更高的新生代农民工支付能力更高,在意愿转化为实际需求时面临的约束较小,因此自述偏好与实际选择的一致性更高。

2.培训成本因素的影响

培训的成本因素包括显性的培训费用和隐性的培训时间,其中,培训费用在两种分析方法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呈负相关关系,而培训时间虽然在上述相关性分析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在Logistic模型分析中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虽然在单独考察培训时间的影响时,其对自述偏好与实际选择一致性的影响是显著的,但在综合其他因素的影响时,培训时间对自述偏好与实际选择一致性的影响就不再显著。其原因可能在于,虽然培训费用和培训时间均为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成本,但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意愿转化为实际培训需求时,他们更多地受到显性费用因素的影响,费用越高,实际需求就越低,而往往忽视了隐性培训时间的影响。

3.培训收益因素的影响

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类似,培训收益因素中职业培训对提升技能的影响通过了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职业培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两种收益相比,职业培训对提升技能的影响更为直接,而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相对间接。可见,有参与职业培训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实际决定是否参与职业培训时,直接的收益对其决策的影响更显著,而间接收益的影响相对不显著。

4.政策因素的影响

与上述相关性分析结果类似,政府对职业培训的宣传力度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政府对职业培训的宣传力度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性的影响显著。其原因可能在于新生代农民工往往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宣传获取培训信息,然而由于政府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有参与职业培训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并不知道有哪些职业培训项目,因而没有实际参与职业技能培训。

六、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以江西省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个人因素、成本因素、收益因素以及政策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自述偏好与实际选择一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意愿较强烈,但是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在有参与职业培训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中,仍存在38.5%的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参与职业培训。个人因素中,职业等级证书和收入两个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自述偏好与实际选择一致性的影响显著。成本因素中,培训费用越高,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自述偏好与实际选择一致性的概率越低。收益因素中,职业培训对提升技能的影响越大,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自述偏好与实际选择一致性的概率越高。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意愿转化为实际培训行为时,直接显性的成本或收益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显著,而间接隐性的成本或收益因素则往往影响不显著。政策因素中,政府的政策宣传力度越大,则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自述偏好与实际选择一致性的概率越高。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差异会影响其参与职业培训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政府在设置职业培训项目时应充分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因人施教。第二,新生代农民工在做实际选择时,培训费用的影响更重要,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投资,降低培训费用,让更多有培训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支付起培训费用,实际参与到职业培训项目中。第三,新生代农民工更看重职业培训对提升技能的影响,因而政府或培训机构应注重培训的效果,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聘请有经验的培训教师,使得参与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通过培训真正提升技能。第四,政府应加大职业培训政策的宣传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让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知道培训项目、了解培训内容,提高其参与职业培训的意愿,促进其培训意愿转化为参与培训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赵宝柱,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取向及其实现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31):64-70.

[2]安雅丽,杨淑娥.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分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11):236-237.

[3]张兴祥,金超.青年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问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7):93-97.

[4]Hensher D. A., Bradley M. Using Stated Response Choice Data to Enrich Revealed Preference Discrete Choice Models[J]. Marketing Letters, 1993(2).

[5]Loomis J.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iability of Intended Visitation Behavior[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3(2).

[6]Verhoef P. C., Franses P. H. Combining Revealed and Stated Preferences to Forecast Customer Behavior: Three Case Stud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search, 2003(4).

[7]金英,苏萌.消费者自述偏好与实际选择的矛盾:中国汽车市场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98-106.

[8]韩青.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以生鲜认证猪肉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1(4):2-13.

[9]朱红根.农民工返乡创业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基于江西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2(3):163-171.

Study on the Consistency of Stated Preference against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of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YANG Jing, SHAO Lin-y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ng data of Jiangx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new-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stated preference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for training, and analyzes the impacting factors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Logistic model.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new-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show strong preference for training, there is still an inconsistency of stated preference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The technique grade certificate and income as the personal factors, the influence of vocational training on vocational development as the revenue factor, as well as the publicity degree of vocational training by government as the policy factor,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s on the consistency of stated preference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for training. Moreover, the training fee as the cost factor has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nsistency.

Key words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demand of vocational training; stated preference; revealed preference

收稿日期:2014-01-04

作者简介:杨 晶(1982- ),女,湖北武汉人,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问题;邵林玉(1993-),女,江西九江人,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问题。

基金项目:2011年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需求研究——以江西省为例》(11ZYZYB016),主持人:杨晶;2013年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需求研究——以江西省为例》(DC201324),主持人:邵林玉。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YANG Jing, SHAO Lin-y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ng data of Jiangx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new-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stated preference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for training, and analyzes the impacting factors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Logistic model.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new-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show strong preference for training, there is still an inconsistency of stated preference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The technique grade certificate and income as the personal factors, the influence of vocational training on vocational development as the revenue factor, as well as the publicity degree of vocational training by government as the policy factor,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s on the consistency of stated preference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for training. Moreover, the training fee as the cost factor has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nsistency.

Key words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demand of vocational training; stated preference; revealed preference

收稿日期:2014-01-04

作者简介:杨 晶(1982- ),女,湖北武汉人,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问题;邵林玉(1993-),女,江西九江人,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问题。

基金项目:2011年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需求研究——以江西省为例》(11ZYZYB016),主持人:杨晶;2013年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需求研究——以江西省为例》(DC201324),主持人:邵林玉。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YANG Jing, SHAO Lin-y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ng data of Jiangx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new-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stated preference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for training, and analyzes the impacting factors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Logistic model.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new-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show strong preference for training, there is still an inconsistency of stated preference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The technique grade certificate and income as the personal factors, the influence of vocational training on vocational development as the revenue factor, as well as the publicity degree of vocational training by government as the policy factor,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s on the consistency of stated preference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for training. Moreover, the training fee as the cost factor has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nsistency.

Key words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demand of vocational training; stated preference; revealed preference

收稿日期:2014-01-04

作者简介:杨 晶(1982- ),女,湖北武汉人,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问题;邵林玉(1993-),女,江西九江人,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问题。

基金项目:2011年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需求研究——以江西省为例》(11ZYZYB016),主持人:杨晶;2013年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需求研究——以江西省为例》(DC201324),主持人:邵林玉。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户籍障碍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困境与对策
基于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县级电视台创新思路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复合治理机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提升的困境与突围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与第一代的比较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