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断胃肠减压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

2014-08-21田华张剑虹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2期
关键词:鼻胃泵入性肺炎

田华 张剑虹

机械通气是ICU中呼吸衰竭患者不可缺少的常用治疗手段,但机械通气的使用大大增加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风险,其发生率国外报道9.30%~30.50%,病死率高达20.00%~71.00%[1-2]。我国近年来的研究报道,VAP的发病率为41.53%~61.02%,病死率为33.33%~37.76%[3-4]。VAP是医院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肠内营养时胃内容物的反流和吸入是VAP发生的重要原因[6]。如何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是目前的研究重点。本研究探讨间断胃肠减压对进行肠内营养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9月-2012年9月本院入住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54.56±5.72)岁;其中重症肺炎1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胸外伤5例,肺癌根治术4例。对照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51.49±9.00)岁;其中重症肺炎1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例,胸外伤3例,肺癌根治术2例,胸腺瘤并肌无力术后2例。所有病例均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为2~18 d,气囊管理均采用专用套囊测压表评估气囊压力,每4~6小时放气一次,3~5 min/次。行机械通气后即留置鼻胃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鼻胃管肠内营养方法,观察组同时采用间断胃肠减压操作方法。

1.2.1 置管方法 用钢丝引导法留置经鼻喂养管CH/FR15,统一将胃管远端置于胃的幽门部,置入胃管的长度为45~55 cm,置胃管后行床旁X线检查,以确认胃管的位置。用胶布或一次性鼻贴固定鼻窦两侧及面颊部,胃管开端反折,用纱布包好,以T形夹夹紧,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逐日用20 mL生理盐水冲刷2次,防止胃管因堵塞或胃液黏稠而引流不畅。常规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1.2.2 肠内营养方法 (1)置管成功当天遵医嘱开始肠内营养。使用一次性使用肠内营养输注器、夹式输液恒温器和肠内营养输注泵。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时,床头高度30°~45°,保持温度37~40 ℃,速度≤120 mL/h,持续匀速滴入。第1天肠内泵入5%葡萄糖盐水500 mL,速度为20 mL/h。第2天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500 mL,输注速度均由20~40 mL/h开始,每24小时增加10~20 mL/h,逐渐增加至80~100 mL/h,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情况随时调整速度和用量。24 h肠内泵入总量500~1500 mL。(2)观察组:同时采用间断胃肠减压操作方法[7-8]:肠内营养液持续泵入3 h后,停止泵入营养液30 min,连接一次性负压引流瓶进行胃肠减压,持续30 min。值班护士每4小时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并记录。引流液<100 mL/次增加输注速度,<200 mL/次维持原速度,≥200 mL/次暂停输入,告知值班医生并遵医嘱给予胃动力药物。(3)对照组:密切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情况,告知值班医生并遵医嘱减慢泵入速度或停止泵入;若患者无不适,则增加泵入速度及量。

1.2.3 痰标本采集和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当天采集痰液标本送培养,同时行床旁X线胸片检查,以确定有无肺部感染,了解胃管远端的位置。第3、6、9、12天分别进行痰培养(连续送检3次)和床旁X线胸片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2周内出现呛咳、呕吐、X线胸片浸润影改变和痰培养阳性例数,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例(8.9%)因严重VAP而改为在胃镜下置入鼻肠管;对照组17例(37.8%)因为严重VAP而改变了营养方式,其中10例在胃镜下置入鼻肠管,7例改为静脉营养支持。两组患者症状、X线胸片浸润影、痰培养阳性率、VAP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VAP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VAP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发生障碍,同时气管插管造成有足够数量或足够强的致病菌到达下呼吸道,导致发病。机械通气患者胃黏膜易缺血、缺氧,胃蠕动、排空速度减慢,易发生营养液潴留。机械通气可增加患者的腹压,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气管插管本身可抑制吞咽活动,人工气道患者多有声门关闭、吞咽障碍及咳嗽反射降低,使患者咽喉的保护性反射消失。加之气管插管内吸痰刺激患者咳嗽,增加腹压,胃内容物易反流导致患者误吸。同时,机械通气患者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鼻胃管使食道下括约肌关闭受阻,容易发生误吸。胃内容物的反流和吸入是发生VAP的重要原因[9-10]。刘庆华等[11]研究显示,机械通气患者存在胃-肺感染途径,消化道可能是VAP重要病原菌来源之一,反流和误吸的发生率高低与胃内容物的多少有直接关系[12]。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时容易发生胃潴留,更增加了VAP的发生率[13]。

本研究采取间歇性肠内营养的方法,将营养液持续泵入3 h,停止泵入营养液30 min,可间断性诱导胃酸短暂的升高,保持胃液pH值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抑制上消化道细菌的生长,降低发生VAP的风险。肠内营养期间同时行间断胃肠减压,既保证了患者有效的营养支持,又避免因呛咳、呕吐引起的误吸。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呛咳、呕吐、胸片浸润阴影、痰培养阳性例数明显减少(P<0.05),VAP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同时行间断胃肠减压能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低患者费用。

[1]Marine G,Alain L,Bernard A,et al.Early and lateonset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acquired in the intensive careunit: comparison of risk factors[J].J Crit Care,2008,23(1):27-33.

[2]Laurade A,Carolina V,Renata C,et al.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in an adult clinical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of a brazilian university hospital: incidence, risk factors, etiology,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J].Braz J Infect Dis,2008,12(1):80-85.

[3]范书山,吕昭举,李春英,等.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1855-1857.

[4]任玲,周宏,茅一平,等.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微生物来源相关性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10(5):320-324.

[5]赵丽娟.高机械通气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护理干预[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3):211-212.

[6]张庆玲,刘明华,刘玉馥,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胃肺感染路径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1):21.

[7]McClave S A,Snider H I.Clinical use of gastric residual volumes as a monitor for patients on enterfil tube feeding[J].JPEN,2002,26(6):43-50.

[8]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77-379.

[9]李红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1,24(8):191-192.

[10]龙艳云.循环护理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中外医学研究杂志,2010,10(8):138-139.

[11]刘庆华,何礼贤,胡必杰,等.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合预防及发病机制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20.

[12]王黎梅,张美琪,步惠琴,等.胃肠内营养液持续泵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795-796.

[13]叶志香,倪洪波,王秋颖.外科护理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64.

猜你喜欢

鼻胃泵入性肺炎
聚氨酯鼻胃管在高龄长期管饲患者中的留置时间研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改良鼻胃管固定装置对降低鼻胃管滑脱率、皮肤损伤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评价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鼻饲营养正确定位鼻胃管置入长度的研究进展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持续泵入刀口冲洗对于预防封闭负压引流堵管的应用研究
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泵入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