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4-08-18肖贵琴

关键词:探究能力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肖贵琴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科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教学模式不再像以前那样刻板,现在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能力。其中,数学的探究能力是中学生应该特别注意培养的重要能力。本文将从初中数学的教学来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46-01

1.前言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凝结了国内外数学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对中学生来说学好数学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对考试还是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的意义,提高中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不仅可以奠定中学生学习的坚实基础还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学者应该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促进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国的教育模式常常受到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模式比较刻板,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受到限制,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给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困难。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1创造探究空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时刻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条件。首先,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情感培养,是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探究的意识。这一过程使学生心理转变的过程,以前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就是在进行纯智力活动,而探究能力的提高要跨越这条界限,把数学课堂变为智力活动和探究活动并进的课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学生,不偏袒学习成绩好的,不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同学,从而塑造出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为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欲望。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只有对某件事情感兴趣他才会产生要探究它的欲望,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动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讲授数学课,用多媒体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生动展示出来,并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2鼓励学生探究

在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之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从而使学生做出探究行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教师编排相同难度的数学题,每个小组在相同时间内对数学题进行探讨分析,最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再通过投票评分选出最优小组,通过这个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数学积极性,提高数学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每道数学题有多种解题方法,当教师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应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解题看法,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讨论,选出最简便的的解题方式,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下,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会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3引导学生大胆的猜想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基础差的学生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没有思想,在学习中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大胆猜想是探究能力培养的基础,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的猜想和假设更贴近真实答案。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猜想和假设的确定就决定了探究的方向,只有通过多次的失败和验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猜想。每当学生探究一个新问题时,就会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通过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排除,直到找到最可能适用的知识点,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新旧知识的整合,并达到了巩固旧知识的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大胆地猜想,不局限于课堂之上。

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除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外,做好教师的工作对促进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起到主导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知识,还要带动整堂课的气氛,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中学生数学探究能力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1注意转变角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清楚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知识的传授者,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不是主体地位,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应该明确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当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者要改变以往的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思考去动手。例如在学习到几何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并记录下来这些图形的特征,然后动手制作出类似的图形,这样在课堂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书上的知识,教师也可以更好地讲授数学知识,这一方式就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模式,学生有了自己动手参与的机会。

3.2创新教学形式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应摆脱教材的束缚,教材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应该在讲授教材的同时,给学生拓展教材以外的知识,多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水平,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效果,给学生留一些能够扩散思维的思考题,提高学生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4.小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导教学,指导学生对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要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弥补自主探究的局限性,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是数学不断发展的根本。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体现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使学生在探究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上面的讨论分析可以知道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它需要教学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顺利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要研究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为学生创造探究的空间,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促进中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促进我国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伟.浅谈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9):14-15

[2]顾标.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中旬).2010(12):18-19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探讨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