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物课堂和谐教学的实施

2014-08-18丁宏

关键词:原则教材评价

丁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22-01

和谐教学主要是通过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负担,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目标等环节之间的和谐关系及作用,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下面我们共同探讨研究和谐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实现教和学的和谐与统一,让老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

一、愉悦性原则

大凡美的事物都有一种感染人、愉悦人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和谐的事物焕发出巨大的魅力,使人能够迅速的被其吸引,心驰神往,从而获得心理、感情或精神上的满足。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激发他们蕴藏的创造才能,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相信你的学生都是金子。”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大胆改革教材、教法,实施愉快教育,抓住教材本身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兴奋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人“乐学”的氛围,使学生阅读课文的主动性、积极性骤然提高,教学效果也自然明显提高。比如:(1)巧用比喻化疑难。(2)用古诗词或儿歌激发兴趣。(3)巧用谚语、成语,提高兴趣。(4)口诀谐音助记忆。(5)理论联系实际。

“愉悦教学”的宗旨是让每个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是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点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将此法贯穿于每堂课的始终,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有疑必质、有难必问、有感必发,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让生物课堂充满欢乐气氛,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目的。

二、以人为本原则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高中生物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实施和谐教学的首要原则是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思:第一,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在组织课堂内容时必须考虑到所讲授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课堂中的一切活动都应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立足于学生潜能的开发、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建立民主、平等、尊重的课堂教学人际关系,尊重学生的权利、人格和个性需要,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位学生。

教师的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注意过程与终结性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并更多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评价时应以鼓励与表扬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是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不同阶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奋斗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别评价,让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使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在备课时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各种层次的问题,这样才真正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展和谐教学。

三、整体性原则

和谐教学中的整体性原则就是从人的认识规律出发,让学生先整体接受、感悟知识,然后经过个体的经验、体会、理解再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因为和谐教学不仅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系统,它把教学内容也看成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

整体性原则要求老师一开始就要把主要任务交给学生。教师一下子把全部问题或主要问题交给了学生,学生就会从整体上想办法解决,而不是解决一个问题后等老师在布置下一个问题。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只要找到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就会做到触类旁通。

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主干知识,去掉细枝末节,用一条明显的主线贯穿课堂的始终,体现知识传递的完整性,特别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的增殖等生理过程的知识。

整体性原则要求学生要及时把本节知识纳入更大的知识体系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某一节教材时要整体构建,还要把章节的知识也记事纳入更大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脑海中就有一个整体的只是轮廓。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学生对这些知识烂熟于心,就不再需要通过题海练习来巩固了。

四、互动性原则

互动是指以和谐教学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种跟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教学因素,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与发展,进而达到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这种互动它包括人与人、人与机(计算机等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人与文本、人与环境等多种课堂教与学关系的全方位互动。和谐教学下互动的实质是互惠,它强调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互动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基本理念,通过小组合作、互联互评、成果展示,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师生民主对话第形式,使有效互动成为主旋律。

五、发展性原则

和谐的课堂教学应包括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和教师自身的和谐发展。从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来说,和谐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自主学习,把知识转化为动力,推进学生各方面不断发展,最终使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只有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才能双赢,才能真正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只有坚持发展性原则,和谐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才能沿着它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本质规律绽放出强大生命力。

总之,和谐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顺应了新时期社会的需求,已经成为创新教育中一种十分活跃和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原则教材评价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材精读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