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

费 杨

费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助教(江苏南京210013)。

一、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

高校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群体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等自愿组成的、按照一定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目前学生社团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学生社团打破了年级、系科甚至是学校的界限,为学生交流构建了平台。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数量快速增加,保持着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态势,成为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和主力军,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大部分在学校共青团组织指导下开展活动,有的隶属于学生会,是学生会的一个分支机构,有的是团委直属的学生社团管理中心,有的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社团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发起,最基本的特性是发展方向鲜明。新时期各大高校纷纷扩招,参加社团的人数也在增加,高校中原有的社团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各种各样的社团应运而生。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期,据不完全统计,70%以上的学生社团成立于2005年之后,参加社团的学生比例逐步提高。清华大学最早的学生社团成立于1912年,经过100年的发展,截至2013年,有学生社团124个,在社团注册的学生人数超过两万人,参加社团的学生人数超过了50%,中国海洋大学达到了87.3%,低年级参加学生社团的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学生社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在社团可展现个人才华、特色,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活动、自我完善,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其次,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状况,有利于培养创新性。最后,学生通过社团组织活动的,提升了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了解社会需求,完善自身规划。

学生社团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可展现学校和学生的精神。学生社团活动涉及众多方面,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

二、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团成员低龄化。学生对社团活动缺乏全面理性认识,参与热情通常是前热后冷,不能持之以恒。调查数据显示,参加社团的一年级学生居多,而且呈低年级向高年级参与人数逐年递减的态势。大三大四学生在社团中的参与度是很低的。

2.部分高校对社团工作的重视不够。一般按照校学生会、宿舍管理协会、学生社团的顺序逐级递减。高校及教师往往认为社团是由学生自行发起的,也是学生自己的事,和教学与管理无关,因此,对其支持、投入等相对不足。

3.缺乏专业指导。调查数据显示,部分社团没有培训与指导,很少有社团成员接受过学校的专业培训,其工作方法是自己摸索总结出的,因而具有片面。高校对学生社团的指导较少,社团对成员的管理也存在较多问题。另外,由于社团成员年龄的特点,社团的发展也存在断层现象。

4.部分社团活动质量偏低,标杆活动较少。由于部分社团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开展活动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有的社团经费有限,需要学校团委的资助,经费来源单一且不稳定,缺乏保障等问题,导致活动质量低,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加,限制了社团活动的开展。有的社团活动甚至没有学生参加,需要强制成员参与才得以开展。

5.社团硬件设施有限。活动场地不足是阻碍社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小部分社团有固定场所外,大部分社团没有固定的场所,这极大地限制了社团活动的管理和策划。

三、学生社团管理的对策

1.提升对学生社团的重视程度。首先,高校应该了解社团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领导需认识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切实转变观念,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积极为有需求的学生社团提供相应的帮助,协助学生社团制定长期全面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为学生社团的长远发展提供宽松的氛围和良好条件。

2.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的参与支持是促进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团活动的质量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高校应该对老师参与指导学生社团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同时,还应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校内各单位支持学生社团建设。此外,部分学生社团发展时间短,经验少,自身发展不丰富,学生参与度也不高,老师在这一阶段给予社团更多的支持,才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其尽快成长起来,走上长期发展的道路。

3.提供社团活动必要的物质保障。加大对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的支持力度,设立社团长期发展的专项基金,把社团经费纳入学生工作专项经费预算中,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积极解决经费来源单一的问题,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引导学生社团积极利用本身的专业、团队优势,面向校外、社会开展各种服务,展开对外合作,争取社会经费支持。还应保障学生社团办公与活动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的闲置房屋和场所,提高现有活动场地的使用率,制定、完善场地申请使用机制,加强与教室管理部门的协调,尽量争取一定数量的活动场地,在固定时间内为部分社团开展活动提供便利,为学生社团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4.进一步完善社团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学生社团发展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首先,社团管理制度应坚持有效性、可操作性、科学、规范的原则,根据各个团体的特色,既保证学生社团的健康长远发展,又要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明确社团管理机构与学生社团的关系,加大社团管理机构的监督功能与服务功能,为学生社团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将学生社团管理纳入学校的学生日常工作管理,对学生社团的成立、加入、考核、经费乃至注销等做出科学合理的规范。构建对社团干部有效激励的机制,对社团的得力干部进行奖励,将部分社团活动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调动社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成员竞选干部的积极性。最后,通过考核来对社团进行奖惩,好的社团将获得更多的经费和场地,对差的社团进行必要的惩罚和通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大力支持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社团,在经费、政策、场地、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使其成为学校社团中的“标杆”,创造学校品牌。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社团正在逐渐向多元化、多层次、专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高校的管理者应该解放思想,了解大局,明确方向,探索创新管理方法,协调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社团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1] 肖迪明.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4(5).

[2] 王海丰.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6).

[3] 林业铖.浅析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创新建设[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

[4] 孟庆恩.高校学生社团及其教育功能的实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4).

[5] 熊兵.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0).

[6] 赵敏.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J].文教资料,2010(31).

[7] 杨明军.浅谈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8] 文晓云.浅议高校社团活动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J].当代教育论坛,2003(8).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
缤纷社团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K-BOT拼插社团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