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利益理论溯源与本质内涵*

2014-08-15刘名远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2期
关键词:分工利益区域

刘名远

一、区域经济利益的理论溯源

区域经济利益是利益范畴的重要组成内容。对区域经济利益概念的理论解析首先需要对其演进的基本脉络即利益-经济利益-区域经济利益给予梳理,以探寻区域经济利益概论的理论溯源。

(一)利益观

利益是人们日常经济社会活动中的重要现象,是人类经济社会生存与发展永恒不变的追求对象。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1842)[1]。然而,人们对利益概念的认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演进,并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观。在现实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经济社会问题难以客观理解或者无法解释,由此认为神是万物之源,人类的全部命运都应该由上帝来主宰,认为所有人类历史都曾被上帝支配过(拉法格,1909)[2],把所有对人们有用的东西都视作为神[3],对“爱神”的尊奉以及由此引致的食欲需求和性欲需求成为当时人们最基本生存与传代需求,这也就成为人类社会最原始的生命需求利益观。在我国,古代思想家在“义”和“利”的长期争辩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观,产生了以孔子、孟子等为主要代表的德性仁义观,主张用道德仁义来约束制衡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相对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人们应该更注重道德仁义,坚决反对唯利所在。他们认为,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5]。这就是说,当人们追求物质利益时,应该以道德仁义作为衡量标准,如果所要取的利合乎义,那么可以取之;如果所要取的利不合乎义,那么舍利取义,不可取之。同时,也产生了以商鞅、韩非等为主要代表的偏重功利的利益观,主张重利轻义、先利后义,而不是重义轻利,先义后利的道德仁义观。他们认为,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力(商鞅)[6];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韩非)[7]。这就是说,道德仁义的产生要取决于财利多寡,取决于社会物质条件的富足程度。如果社会物质条件相当富足,人们对物质利益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那么人们就会形成不相互争夺财利和互相谦让的美德。反之,如果社会物质条件相当贫乏,那么容易引起人们之间对财利的互相争夺。还有,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利义并重的利益观(墨子)[8]。

事实上,利益真实内涵是很难有一个明确定义的,它是一个非常宽泛而且饱受争议的概念。目前,对利益内涵的理解存在以下几种观点:(1)认为利益是人类主观情欲和欲求的一种满足,属于唯心主义利益观;(2)认为利益内容是客观的而表现形式是主观的,把利益看成客观和主观相互统一的东西;(3)认为利益是客观的物质东西,把利益看成是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是客观的东西;(4)认为利益是一种关系,把利益看成一种物质关系、经济社会关系的体现(王伟光,2010)[9]。还有学者认为,利益是人们自身对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满足,以及对其他需要的一种满足(洪远朋,1999)[10]。

但是,以上对利益概念的定义和理解还是不全面的。事实上,利益是利益需求主体在一定的时空背景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自然和社会依存关系的一种现实反映,是一定物质和精神利益需求客体对利益主体的一种满足,以及在利益需求主体之间进行利益分配时所形成的一种动态社会关系。可见,对利益内涵的理解至少需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利益的存在是利益需求主体和利益需求客体的统一,两个因素缺一不可。人类是利益需求的主体,物质和精神内容是利益需求客体。第二,利益表现为利益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客体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不断向更高层级发展。人类作为具有生命特征的社会存在物,只要有生命存在就必然会产生对吃、穿、住、用、行等维持基本生命运动的物质需求,而且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还会继续产生对感情交流、社会交往、人的发展等内容的精神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Maslow A.H.,1943)也认为,人类需要包括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生理、安全、友爱归属、尊重、自我实现需求[11]。第三,利益是一种动态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利益的形成需要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背景。也就是说,利益是一定经济社会关系下的利益。

(二)经济利益理论

利益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经济社会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恩格斯曾说过,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恩格斯,1872)[12]。这就是说,利益首先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那么,什么是经济利益呢?简单来说,经济利益就是人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利益主体在经济需求方面得到的满足。从社会再生产环节来看,生产环节是经济利益的形成过程,流通环节是经济利益的交换过程,分配环节是经济利益的分享过程,消费环节是经济利益的实现过程,由此经济利益活动包括经济利益的形成、交换、分享和实现过程。经济需求方面的满足需要以一定客体内容存在为前提,一切能够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以及能够带来正效应的客观存在均可构成经济利益客体,其中物质利益是经济利益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行、衣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3]。但是,物质利益不是经济利益的全部,经济利益是比物质利益更为一般的利益,它不仅限于物质利益,还包括对某种经济活动的直接利益,或者通过这种经济活动本身而产生的利益(Ota.Sik,1962)[14]。也就是说,经济利益除了包括满足人们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消费需求的物质利益外,还包括满足人们非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各种精神利益,如科教、艺术欣赏、社会认同、社会发展等。由此可知,经济利益是人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物质客体和精神客体的经济需求满足的一种综合。

二、区域经济利益的理论内涵

(一)经济区域概念的界定

承认区域作为利益主体的存在,是分析区域经济利益问题的前提。区域作为利益主体是人类作为利益主体的一种“人格化”体现。区域作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有谋求和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权力,同时也有对各种区域经济活动施加约束的要求。目前,不同学科从其自身学科特征与研究需要出发,对区域概念进行过不同的界定,但仍未形成较为统一的界定。地理学最早提出有关区域概念的定义,认为区域是在形态上其内部性质相对一致,而在外部特征上差异很大的地球表面空间[15],是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特征的地域单位,是地球表面某一特定的空间范围。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为了满足政府行政权力空间配置和行政管理需要而有意识划定的一定地理空间范围。这里,政府是区域治理主体和利益主体的代表者。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1922)最早从经济学角度对区域概念做出界定,认为区域是能够构成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链节,并在经济功能上尽可能完整的一个特殊地理空间[16]。笔者认为,区域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地理空间,它是在社会经济分工基础上由不同经济社会功能区组成的,具有一定自我维系和运行能力的经济网络空间。人类在其中从事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创造和实现区域经济利益。

(二)区域经济利益内涵的理论解析

1.区域经济利益概念的研究现实及存在的问题。严格意义上讲,目前并没有对区域经济利益概念进行理论研究。目前,学术界主要还是从地方经济利益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概念性分析。有学者认为,地方经济利益是地方作为经济利益主体,在一定的经济行政区内,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社会再生产环节中获得其所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之和,以及对其他需要的一种满足(管跃庆,2006)[17]。另有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利益是指在一定的地表空间环境中,各经济行为主体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经济需要的满足,利益内容包括区域内个人经济利益、企业经济利益和公共经济利益。同时又认为,区域是一个国家内由地方政府所管辖的地表空间构成,而区域经济利益是以地方经济利益的形式出现,它与整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利益相对应,区域经济利益内容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的财产和收入(余明勤,2004)[18]。安迪·派克等(Andy Pike et al.,2005)[19]在分析地方与区域发展问题时也没有严格区分区域与地方,把地方和区域两个概念等同处理。显然,上述关于地方经济利益和区域经济利益的理解并没有完全突破传统行政区经济利益的思维约束,带有明显的行政区划意识,而非经济区划意识。行政区经济以行政区划为基础,是一种特殊的过渡性区域经济现象(刘君德,1996)[20],是一种对区域经济现象条块化的行政分割(洪银兴,2004)[21],是一种地方保护意识下的区域经济分割现象而不是由交通运输成本、习俗文化等非地方保护因素形成的自然市场分割(石磊,2006)[22]。经济区域是资源要素的市场配置空间,而不是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空间(范今朝,2004)[23]。经济区域不完全等同于行政区划,不能简单地将经济区域理解成行政区域(Jones et al.,2004)[24]。由于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不断演进的结果,是市场演进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它不是静态不变的,是动态的,它随时间的演进而发生不断变化(Cooke&Morgan,1998)[25]。所以,仅仅从服务于行政管理,以行政区划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现代区域经济利益是不够全面和准确的,有必要拓展研究视角,从市场交易、区域分工和产业分工的角度来更好地界定和理解区域经济利益的本质内涵。

2.区域经济利益的本质内涵及其特征。马克思认为,分工是一种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手段,是一种特殊的、具有专业划分和进一步发展的协作形式[26]。而且,生产力的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两者互为动力。社会化大生产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深化、越来越区域化,使得生产协作越来越紧密,也使得各种经济活动逐渐摆脱原来那种独立、分散的个体状态,由此在一定地理空间上形成经济协作生产综合体。区域分工是经济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分工在空间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们在一定区域里形成的经济依存关系和分工协作关系。从发展路径来看,区域分工经历了自然分工到专业化分工的演化过程。在社会生产力低下,以及市场交易规模很小的情况下,区域分工主要是基于各区域之间所存在的空间地理环境和资源要素禀赋差异而自发形成的一种分工。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造成劳动形式的不同,资源要素禀赋的不同也引起劳动产品的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地区因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引起了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分工(林其泉,1988)[27]。马克思也曾认为,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化特征,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在劳动方式、劳动能力、劳动资料等各方面趋于多样化[28]。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市场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域专业化分工得以形成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越发达、市场交易规模越大,区域专业化分工就越细。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信息网络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联系网络得以形成和不断完善,使原来那种自发性区域分工逐步让位于专业化区域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专业化分工和生产协作已成为一切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李慰严,1997)[29]。这样,区域经济活动以相互协作的方式进行,并且协作程度会随着分工的深化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紧密。由此,这种经济协作必然要求依托更大的区域空间,实现经济活动的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以城乡分工为基础。马克思认为,城乡分离是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分工基础[30]。城市本身就聚集了大量包括人口、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资料和市场需求,而农村(乡村)看到的却是一种分散、落后、孤立的情景状态[31]。显然,区域人口密度和劳动规模越大,区域分工就越细致、越稳定。而且,区域分工又会进一步扩大劳动规模,加剧人口及其他资源要素的区域聚集,进而导致新的分工(刘佑成,1985)[32]。实质上,区域分工就是各种经济活动在一定区域空间的专业化过程,是社会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具体来说,就是产业的区域空间聚集,并以此形成特定经济功能区。区域产业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功能区彼此联系的内在机理,各个不同产业之间通过彼此交换资源要素和商品,产生相互依存的分工体系,并逐步形成一个自我维系的生产网络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产业分工的深化使得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产业部门不断增加,产业协作与依存关系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区域分工的深化使得区域专业化程度提高。最重要的是,产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区域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活动的横向联合。实践表明,区域分工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区域市场需求和成本比较优势,通过不断优化区域社会分工,能够产生巨大产业聚集扩散效应和协同效应,加速资源要素在区域空间聚集和整合,从而创造巨大的区域经济利益。显然,区域分工提高了区域生产力水平,它是创造巨大区域经济利益的有效手段,成为区域经济利益实现的基础。

同时,区域分工又是利益矛盾冲突的最直接的根源。区域分工派生出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并随着区域分工的深化而不断增加。受区域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各利益主体在创造、实现和分配区域经济利益过程中利益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实践表明,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使得个人或者家庭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所形成的共同利益之间产生矛盾(马克思、恩格斯,1845)[13],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还有,对于农业与工商业的劳动分工,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认为,社会分工一开始引起农业劳动与工业和商业劳动分离,造成城市与农村利益的对立,进而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将引起工业劳动同商业劳动分离[13],造成工业与商业利益的对立。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利益是区域内各经济利益主体在一定区域经济网络空间里,以区域分工为前提,以市场交易为基础,通过加强区域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实现区域各大经济功能区相互联合与协作,并以此为基础在区域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物质与精神经济需求的一种满足,其本质就是一定社会关系在区域空间上的反映。就其内涵和特征来说,首先,区域经济利益不仅包括区域经济利益的创造,还包括区域经济利益的实现与分配;其次,区域经济利益不仅包括区域内个人经济利益、企业经济利益、地方政府经济利益、还包括区域共同经济利益,此时区域作为独立的“人格化”利益主体;再者,区域经济利益以区域分工、市场交易为前提和基础,与以行政管理和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地方经济利益不完全一致。区域经济利益突显的是社会分工与市场,而不是行政区划的重要性。显然,社会分工与市场交易带来的区域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协作、优势资源互补是区域经济利益产生的基本条件。

三、结束语

区域经济利益的理论内涵及其特征对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思维具有很强的启示性作用。首先,任何区域经济活动都应以创造和实现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基础,区域经济活动不仅要处理好区域经济利益的创造问题,而且还要处理好区域经济利益实现问题。如果区域经济利益实现出现问题,那么区域经济利益的空间分布合理,区域经济利益创造将受到制约,区域经济利益规模的扩大受到影响。其次,区域经济利益的创造和实现促使各区域经济活动主体不断增强区域意识和区域经济利益意识,并要求它们逐步摆脱传统行政区意识和地方经济利益意识。由此,在区域意识和区域经济利益意识的驱使下,区域资源要素能够在跨行政区的空间上实现市场化配置,从而削弱区域资源要素、商品交易的行政和市场壁垒,增强区域经济利益依存关系。再者,区域经济利益的形成和发展将逐渐改变传统行政区经济背景下的竞合格局。随着区域经济利益的形成和发展,区域竞争格局由区域内部竞争转向区域之间竞争,区域内各行政区的合作激励将不断增强。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2]拉法格.王子野译,思想起源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3.

[3]维柯.新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4]孔子.论语·贤问第十四[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136.

[5]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72.

[6]张觉.商君书全译(靳令第十三)[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151.

[7]韩非.韩非子·五蠹[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148.

[8]墨子.墨子·兼爱下[M].郑杰文,张倩等译注,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91.

[9]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0]洪远朋.经济利益关系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1]MASLOW A.H.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0,(04):370-396.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9.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14]奥塔·锡克.王福民译.经济-利益-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5]阿尔夫雷德·赫特纳.王兰生译,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6]全俄经济区划分委员会.王守礼译,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俄罗斯经济区域问题委员会拟订的提纲[A].[苏]克尔日查诺夫斯基.苏联经济区划问题论文集(1917-1929)[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7]管跃庆.地方利益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8]余明勤.区域经济利益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9][英]安迪·派克,等.地方与区域发展[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0]刘君德,舒庆.中国区域经济的新视角:行政区经济[J].改革与战略,1996,(5):1-4.

[21]洪银兴.论我国转型阶段的统一市场建设:兼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J].学术月刊,2004,(6):83-91.

[22]石磊,马士国.市场分割的形成机制与中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制度安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3):25-32.

[23]范今朝.权力的空间配置与组织的制度创新:从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的互动关系论中国现当代的行政区划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24]JONES J.&WOODS M.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geography:space,place and politics[M].London:Routledge,2004.

[25]COOKE P.&MORGAN K.The associational economy:firms,regions and innovation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01.

[27]林其泉.分工的起源与发展[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28]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61.

[29]李慰严.社会主义经济效益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8.

[3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7.

[32]刘佑成.社会分工论[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分工利益区域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分割区域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区域发展篇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利益链与新垄断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