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城》心理描写的艺术浅析

2014-08-15全裕伦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方鸿渐围城比喻

◆全裕伦

(湖南省衡南县茅市镇初级中学)

钱钟书善于抓住人物在各种特殊环境下的不同心态,同时采用多种手法进行心理描写。

一、心态描写

小说第一章,方鸿渐归国途中,与鲍小姐在船上相遇,一向自信“很能引诱人”的鲍小姐,很快就把方鸿渐弄得神魂颠倒。方鸿渐被引诱时,作者对他的心理活动作了一次细腻描写:

方鸿渐洗了澡,回到舱里,躺下又坐起来,打消已起的念头仿佛跟女人怀孕要打胎一样难受。也许鲍小姐那句话并无用意,去了自讨没趣,甲板上在装货,走廊里有两个巡逻的侍者防闲人混下来,难保不给他们瞧见。自己拿不定主意,又不肯死心。

作者掌握了人物内心世界的辩证法,紧抓住鲍小姐对方鸿渐所说“咱们俩今天都是一个人睡”半含半露的话,对方鸿渐的影响而写。描写了方鸿渐对鲍小姐的引诱不可克制及其矛盾复杂的心理过程:一方面担心言者无意,自己去了自讨没趣;另一方面,放弃这次机会,心又有所不甘,于是内心矛盾异常。作者用“女人打胎”来比喻方鸿渐此时受煎熬和矛盾得痛苦的心理,十分传神。表现了方鸿渐荒唐无聊,但又胆小怕事的矛盾性格的流露。

二、借形写神

人物的心理变化,随时表现在人物的外形上,正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所说:“一个仍有时生气,有时专心,有时好奇,有时爱,有时恨,有时蔑视,有时高傲,有时叹赏;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既清楚又明显……”因此可以通过对人物外形的描绘来达到刻画人物心理的目的。《围城》很多地方抓住人物瞬息万变的心理活动,借助对人物肖像的描写来达到目的。如方鸿渐到三闾大学,第一次又找校长高松年,小说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愿意请先生来当政治系的教授,因为先生是辛楣介绍的,说重重是留德博士,可是先生开来的履历上并没有学位——”鸿渐的脸上红得像有一百零三度寒热的病人——“并且不是学政治的,辛楣全搞错了。先生跟辛楣的交情本来不很深罢?”鸿渐脸上表示的寒热又升了华氏表上一度……

这里连续两次写鸿渐脸上的变化:第一次是高松年说到方鸿渐开去的履历上没有博士学位。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鸿渐因买假文凭,长期担心和害怕别人提“博士”,老于世故的高松年已猜到方鸿渐根本就不是什么博士,而“只是各国游荡的‘游学生’”,故此硬要触及对方的隐痛。方鸿渐此时的内心活动该是多么复杂啊!但作者没有大段大段地来写方的心理活动,而是抓住了高松年那番话在方心里击的层层波纹,来写他脸上的变化:“脸红得像有一百零三度寒热的病人”,真是传神之笔,方鸿渐羞愧、尴尬、怨恨的种种复杂心理跃然纸上;第二步是高松年步步为营,紧追不舍,问方与赵交情深不深,作者也只写了他脸上的微妙变化“脸上表示的寒热又升了华氏表上一度”。“表情就是情感的形象”,作者再次借方鸿渐脸上的变化来描写心理变化,把方鸿渐的心理状态写得栩栩如生。

三、以行显情

“在绘画里人物的动作在种种情形下都应表现它们内心的意图”。钱钟书在对人物作心理描写时,往往通过画龙点睛式的行动描写来显示人物的心理过程的。如对方鸿渐在酒馆等情人时的描写:

他虽然耐心等着,早已不敢希望。点一支烟,又捺灭了;晚上凉不好大开窗子,怕满屋烟味,唐小姐不爱闻。他把带到银行里偷看的书翻开,每个字都认识,没一句有意义。

约会等人的焦急不安的心理,描写得入木三分。“点了一支烟,又捺来灭了,”显示着方鸿渐烦躁、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为了打发漫长而又无聊的时光,翻开一本书看又觉得没有意思。为什么没意思?因为眼虽在书上,心却在猜测情人是否会来。作者是洞悉方鸿渐此时的心理过程的,把握住了他的内心世界。因此,这段描写,合情合理。这种动态中揭示人物心灵的手法,显得含蓄似乎表面不太明显,但仔细玩味,却妙趣横生。

四、言传心声

作家往往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钱先生在《围城》中对人物心灵的描写,很多地方是借助于对人物语言描写来实现的。如小说中有这样两段描写:

柔嘉霍地坐起,睁大了眼睛,脸全青了:“你把咱们的好事告诉了赵辛楣?你不是人!你不是人!你一定向他吹——”

柔嘉说:“鸿渐,我给你说得很担心,结婚的事随你去办罢。”

这两段对话描写,把孙柔嘉言词后面隐藏的心理变化写得活灵活现。孙柔嘉说这两段话的前提是:未婚夫告赵辛楣怀疑她会有孩子,劝他们早结婚。朋友的忠告是出于好意,并且也未必就不是事实。孙柔嘉为什么大发脾气?这里除了女性的害羞心理外,恐怕更多的则是孙柔嘉虚伪,嫉恨赵辛楣的心理在作梗。孙布下天罗地网追求方鸿渐,赵冷眼旁观,早就识破并提醒方鸿渐,因此孙对赵是存有暗恨之心的,一旦听说方鸿渐把他们不宜让外人知道的私事告诉了赵,她岂不生气,怒气稍息,冷静一想,别人的怀疑未必就不是事实,自己是应早作准备,所以又说出了后一段让步的话,前后两段截然不同的语言写出了孙柔嘉情绪和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怒——想——让”。“作家并不把心理分析铺展出来而是隐藏着,他们将它作为作品的支架,就如同看不见的骨骼是人身体的支架一样。”这种心理描写的好处是不啰嗦、呆板,反而显得既经济,又叙述了故事情节,又描写了人物心理,起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五、借景绘心

在我国古文论中,早有“景随情迁”“情随景生”的说法。历代的艺术大师们也很关于利用自然景物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岁月。

作者在探索人物心灵奥秘时,有一个易被人忽视的手法——比喻。大量利用比喻来描写人的心理是《围城》的一大特点。《围城》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心理是《围城》的一大特点。《围城》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心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将比喻与其他方式结合起画龙点睛作用,前面已讲过。二是单独运用比喻来写人物心理,如方逐翁看完信,叫得像母鸡下了蛋,一分钟内全家知道这消息。

总之,通过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和冲突的社会意义,而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因而笔下的人物达到一种形神俱现的境地。是对茅盾、巴金等人大力推崇的心理描写艺术的极大丰富与发展,在我国新文学史上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1]郭桃芬.方鸿渐的“围城”与“围城”中的方鸿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1).

[2]宣杰.人性的围城与“文学的围城”.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4).

猜你喜欢

方鸿渐围城比喻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比喻
买椟dú还珠
解读《围城》方鸿渐形象
——方鸿渐和他的红粉佳人
巨婴,方鸿渐的真实面目
听李健吾谈《围城》
年少莫学方鸿渐
“围城”内外
浅谈《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