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2014-08-11吴英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复方甘草酸苷临床疗效

吴英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就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2例,将他们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随机划分为平均的两组,即对照组41例患者,观察组41例患者。并分别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方法以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方法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分析、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进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痊愈率,降低了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理想、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复方甘草酸苷;百癣夏塔热片;临床疗效

带状疱疹,主要指的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导致的一系列皮肤和神经炎症[1-3]。本文选择我院自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将他们划分为平均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1例。对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方法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方法进行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和统计。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82例患者年龄大约47~77岁之间,平均年龄60.57±4.28岁;女性患者为34例,男性患者为48例。将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年龄大约在47~69岁之间,平均年龄57.67±5.12岁;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1例;观察组(41例)患者年龄大约52~77岁之间,平均年龄61.04±4.36岁;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2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80ml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0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剂量为1次/日,连续用药15天[4]。②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40mg复方甘草酸昔注射液,剂量为1次/日;给予患者口服l.5g百癣夏塔热片,剂量为3次/日[5]。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及效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当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比较统计显示,对照组经过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5.85%(27/41)。其中,有8例患者(19.51%)治愈,有10例患者(24.39%)显效,有9例患者(21.95%)有效,有14例患者(34.15%)无效;观察组经过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6%(40/41)。其中,有18例患者(43.90%)治愈,有11例患者(26.83%)显效,有11例患者(26.83%)有效,有1例患者(2.44%)无效。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5例(12.2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头晕、恶心、轻度浮肿等),观察组有1例(2.44%)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是一种常见的带状疱疹疾病的临床多发并发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在皮损消退后的4周时间内,依然会存在持续的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于老年患者群体中(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抗病能力差,免疫功能偏低),由于疼痛感严重、难忍,因此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6-7]。经过临床比较分析得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的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给予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凤娇,马红卫.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24(1):181-182.

[2]张伊平,石娜.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8(12):227-228

[3]王精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8例临床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9,1(12):55-56

[4]黄霞,杜晓娟,余晶晶,梁晓红,任海燕.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12(11):773-774.

[5]张伊平,孙红红.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2例临床观察[J].新疆医学,2012,12(5):54-55.

[6]陈健忠.复方甘草酸苷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2(3):115.

[7]王洁.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0,13(28):223-225.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就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2例,将他们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随机划分为平均的两组,即对照组41例患者,观察组41例患者。并分别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方法以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方法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分析、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进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痊愈率,降低了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理想、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复方甘草酸苷;百癣夏塔热片;临床疗效

带状疱疹,主要指的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导致的一系列皮肤和神经炎症[1-3]。本文选择我院自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将他们划分为平均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1例。对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方法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方法进行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和统计。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82例患者年龄大约47~77岁之间,平均年龄60.57±4.28岁;女性患者为34例,男性患者为48例。将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年龄大约在47~69岁之间,平均年龄57.67±5.12岁;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1例;观察组(41例)患者年龄大约52~77岁之间,平均年龄61.04±4.36岁;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2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80ml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0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剂量为1次/日,连续用药15天[4]。②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40mg复方甘草酸昔注射液,剂量为1次/日;给予患者口服l.5g百癣夏塔热片,剂量为3次/日[5]。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及效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当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比较统计显示,对照组经过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5.85%(27/41)。其中,有8例患者(19.51%)治愈,有10例患者(24.39%)显效,有9例患者(21.95%)有效,有14例患者(34.15%)无效;观察组经过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6%(40/41)。其中,有18例患者(43.90%)治愈,有11例患者(26.83%)显效,有11例患者(26.83%)有效,有1例患者(2.44%)无效。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5例(12.2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头晕、恶心、轻度浮肿等),观察组有1例(2.44%)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是一种常见的带状疱疹疾病的临床多发并发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在皮损消退后的4周时间内,依然会存在持续的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于老年患者群体中(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抗病能力差,免疫功能偏低),由于疼痛感严重、难忍,因此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6-7]。经过临床比较分析得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的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给予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凤娇,马红卫.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24(1):181-182.

[2]张伊平,石娜.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8(12):227-228

[3]王精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8例临床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9,1(12):55-56

[4]黄霞,杜晓娟,余晶晶,梁晓红,任海燕.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12(11):773-774.

[5]张伊平,孙红红.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2例临床观察[J].新疆医学,2012,12(5):54-55.

[6]陈健忠.复方甘草酸苷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2(3):115.

[7]王洁.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0,13(28):223-225.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就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2例,将他们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随机划分为平均的两组,即对照组41例患者,观察组41例患者。并分别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方法以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方法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分析、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进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痊愈率,降低了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理想、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复方甘草酸苷;百癣夏塔热片;临床疗效

带状疱疹,主要指的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导致的一系列皮肤和神经炎症[1-3]。本文选择我院自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将他们划分为平均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1例。对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方法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方法进行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和统计。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82例患者年龄大约47~77岁之间,平均年龄60.57±4.28岁;女性患者为34例,男性患者为48例。将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年龄大约在47~69岁之间,平均年龄57.67±5.12岁;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1例;观察组(41例)患者年龄大约52~77岁之间,平均年龄61.04±4.36岁;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2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80ml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0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剂量为1次/日,连续用药15天[4]。②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40mg复方甘草酸昔注射液,剂量为1次/日;给予患者口服l.5g百癣夏塔热片,剂量为3次/日[5]。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及效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当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比较统计显示,对照组经过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5.85%(27/41)。其中,有8例患者(19.51%)治愈,有10例患者(24.39%)显效,有9例患者(21.95%)有效,有14例患者(34.15%)无效;观察组经过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6%(40/41)。其中,有18例患者(43.90%)治愈,有11例患者(26.83%)显效,有11例患者(26.83%)有效,有1例患者(2.44%)无效。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5例(12.2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头晕、恶心、轻度浮肿等),观察组有1例(2.44%)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是一种常见的带状疱疹疾病的临床多发并发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在皮损消退后的4周时间内,依然会存在持续的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于老年患者群体中(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抗病能力差,免疫功能偏低),由于疼痛感严重、难忍,因此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6-7]。经过临床比较分析得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的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给予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凤娇,马红卫.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24(1):181-182.

[2]张伊平,石娜.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8(12):227-228

[3]王精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8例临床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9,1(12):55-56

[4]黄霞,杜晓娟,余晶晶,梁晓红,任海燕.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12(11):773-774.

[5]张伊平,孙红红.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百癣夏塔热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2例临床观察[J].新疆医学,2012,12(5):54-55.

[6]陈健忠.复方甘草酸苷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2(3):115.

[7]王洁.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0,13(28):223-225.

猜你喜欢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复方甘草酸苷临床疗效
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剂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普瑞巴林胶囊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