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探讨

2014-07-24李永强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技能训练课程教学

李永强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培养动手操作型技能人才的特点,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适当的教学技巧,因材施教,培养各层次的职业技能人才等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电力拖动控制;技能训练;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110-02

《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要求都很强的专业课。在以往的教学中,该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缺少技能实践训练,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动手操作型技能人才,脱离了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宗旨。地处粤西的云浮市,有“石材王国”之美誉,是全国四大石材基地之一,是世界闻名的石材加工基地。而加工石材所用的各种机械的电气控制知识正是《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的内容。让学生学好该课程,特别是掌握熟悉动手操作技能,对于当地生产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山区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有积极意义。所以,笔者对《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课作了深入探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对理论学习感到乏味,而对需要动手的技能训练课往往有极大的兴趣。那么,中职学校教师,就必须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技能训练课中调动起来,当他们从技能训练中知道需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时,他们会自动回到理论中去寻找。这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比起被动学习,教学效果是显然易见的。而《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正好具备这种教学的特点。

在笔者从事二十多年的电工职业教育中,笔者发现如果纯粹是理论课,在第一、二周,对上课老师有新鲜感会集中听课,当新鲜感过后,学生的听课情绪会逐步下降,这就是传统的主动教学、被动学习的特点。所以,我们必须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中,笔者利用中职生好动、爱玩这一特点,让他们在动中学习,在玩中练习,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了学生主动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适当的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

技巧一:给学生一个错的机会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动性有所增强,但仅仅靠这样还是不够的。要想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错的机会”就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技巧。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的实操技能训练课中,学生实操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实训指导老师怎样对待这些错误呢?该不该一发现学生有错就立即给予纠正呢?在笔者的课程中,笔者就给了学生一个错的机会。在做足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让学生试验一下接错线出现的现象,那怕是短路现象,也应一试。让学生观察这些现象,从现象中分析错误的原因,造成的后果。笔者也不直接说出接错的地方,就是要让学生去思索,去找原因,去找答案。如果学生能够找出接错的地方,知道错在那里,他会很兴奋,知道自己真正能够学到知识,自己会分析,自己能够解决问题。这样,对知识的认识肯定很深刻,这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具体表现。但是,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学生想来想去,查来查去都找不出原因,教师还是要从旁引导,引导学生怎样去查找,怎样去分析、思考,要不然,学生会因困难太大而泄气,失去学习的信心。

技巧二:辐射训练法的运用

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的实操训练中,要训练的电路相当多,作为一位实操指导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的实操,不可能时时面对每一位学生,那么我们可以运用辐射训练法的技巧来提高实训效果。

在图中,教师要安排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当组员中有问题,可在组中讨论,组长负责分析、判断。如果问题能解决,问题就化解于组中,这样学生的互动性强,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组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果遇到组内都不能够解决的问题,那教师就要和他们共同分析、共同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对特难的问题,每一位组员都能够参与其中。这也是我们提倡的团队精神,也为以后就业的团队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技巧三:巧把成绩递进关

得到好的成绩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态,对于学生当然也一样。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实训课中,学生要实训的控制线路很多,而笔者采用实训成绩递进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在职业教育中,赏识教育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在最初的实训中,学生的拆装、接线的方法会较差,接线工艺也不太好,笔者会给一个C级或C-级的成绩。但教师必须给予鼓励,对做得较好的地方给予表扬、赞赏,引导他下一个实训做得更好,告诉他工多艺熟这个道理。当第二次实训时,拆装、接线方法与工艺和第一次相当或稍好时,给一个C+或B-的成绩给予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进步,老师是看在眼里的,他们的努力是得到认同的,这样会大大增加学习的信心。这样一级一级地将成绩递增上去,学生的学习就会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往上升。在成绩递进面前,有些后进的学生,看到别人的成绩都一级一级上去了,也会给他带来动力,也不想输给别人,在这样相互竞争的情况下,整个班的成绩会越来越好。

三、懂得因材施教,培养各层次技能人才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师有了好的教学技巧,这还不够的。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因为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有所不同,有些学生接受一定理论再去实践较容易完成,有些学生做完实训再回到理论较容易掌握,这就要我们因材施教。

笔者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课的教学中,对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经常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解答,并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安装电路来验证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让他们进行深度分析,进行复杂电路的练习,甚至引导他们进行电路设计,电路创新,鼓励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对成绩中等或以下的学生,引导他们以基础为主,认真训练好每个基础电路。告知他们每个复杂的混合线路都是由几个或多个基础电路有机地结合而构成,要脚踏实地,不要盲目地与那些优秀的学生攀比。当他们能够成功地完成每一个电路后,他们会有无比的成功喜悦感,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不会失去。否则,这部分中下的学生就连基础电路也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课的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次要在教学中运用一些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技巧是一种教学手段,手段运用的好与差,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与低,所以教师必须努力改革创新,运用好各种合适的教学手段。最后,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因材施教,培养出各层次的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敬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四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黄庆文.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教育·职教,2009(02).

[3]李敬梅,乔一.电气基本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4]赵承荻.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梁伟泉.电力拖动实习教学初探[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4(02).

责任编辑 何丽华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培养动手操作型技能人才的特点,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适当的教学技巧,因材施教,培养各层次的职业技能人才等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电力拖动控制;技能训练;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110-02

《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要求都很强的专业课。在以往的教学中,该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缺少技能实践训练,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动手操作型技能人才,脱离了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宗旨。地处粤西的云浮市,有“石材王国”之美誉,是全国四大石材基地之一,是世界闻名的石材加工基地。而加工石材所用的各种机械的电气控制知识正是《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的内容。让学生学好该课程,特别是掌握熟悉动手操作技能,对于当地生产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山区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有积极意义。所以,笔者对《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课作了深入探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对理论学习感到乏味,而对需要动手的技能训练课往往有极大的兴趣。那么,中职学校教师,就必须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技能训练课中调动起来,当他们从技能训练中知道需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时,他们会自动回到理论中去寻找。这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比起被动学习,教学效果是显然易见的。而《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正好具备这种教学的特点。

在笔者从事二十多年的电工职业教育中,笔者发现如果纯粹是理论课,在第一、二周,对上课老师有新鲜感会集中听课,当新鲜感过后,学生的听课情绪会逐步下降,这就是传统的主动教学、被动学习的特点。所以,我们必须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中,笔者利用中职生好动、爱玩这一特点,让他们在动中学习,在玩中练习,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了学生主动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适当的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

技巧一:给学生一个错的机会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动性有所增强,但仅仅靠这样还是不够的。要想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错的机会”就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技巧。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的实操技能训练课中,学生实操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实训指导老师怎样对待这些错误呢?该不该一发现学生有错就立即给予纠正呢?在笔者的课程中,笔者就给了学生一个错的机会。在做足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让学生试验一下接错线出现的现象,那怕是短路现象,也应一试。让学生观察这些现象,从现象中分析错误的原因,造成的后果。笔者也不直接说出接错的地方,就是要让学生去思索,去找原因,去找答案。如果学生能够找出接错的地方,知道错在那里,他会很兴奋,知道自己真正能够学到知识,自己会分析,自己能够解决问题。这样,对知识的认识肯定很深刻,这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具体表现。但是,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学生想来想去,查来查去都找不出原因,教师还是要从旁引导,引导学生怎样去查找,怎样去分析、思考,要不然,学生会因困难太大而泄气,失去学习的信心。

技巧二:辐射训练法的运用

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的实操训练中,要训练的电路相当多,作为一位实操指导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的实操,不可能时时面对每一位学生,那么我们可以运用辐射训练法的技巧来提高实训效果。

在图中,教师要安排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当组员中有问题,可在组中讨论,组长负责分析、判断。如果问题能解决,问题就化解于组中,这样学生的互动性强,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组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果遇到组内都不能够解决的问题,那教师就要和他们共同分析、共同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对特难的问题,每一位组员都能够参与其中。这也是我们提倡的团队精神,也为以后就业的团队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技巧三:巧把成绩递进关

得到好的成绩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态,对于学生当然也一样。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实训课中,学生要实训的控制线路很多,而笔者采用实训成绩递进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在职业教育中,赏识教育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在最初的实训中,学生的拆装、接线的方法会较差,接线工艺也不太好,笔者会给一个C级或C-级的成绩。但教师必须给予鼓励,对做得较好的地方给予表扬、赞赏,引导他下一个实训做得更好,告诉他工多艺熟这个道理。当第二次实训时,拆装、接线方法与工艺和第一次相当或稍好时,给一个C+或B-的成绩给予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进步,老师是看在眼里的,他们的努力是得到认同的,这样会大大增加学习的信心。这样一级一级地将成绩递增上去,学生的学习就会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往上升。在成绩递进面前,有些后进的学生,看到别人的成绩都一级一级上去了,也会给他带来动力,也不想输给别人,在这样相互竞争的情况下,整个班的成绩会越来越好。

三、懂得因材施教,培养各层次技能人才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师有了好的教学技巧,这还不够的。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因为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有所不同,有些学生接受一定理论再去实践较容易完成,有些学生做完实训再回到理论较容易掌握,这就要我们因材施教。

笔者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课的教学中,对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经常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解答,并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安装电路来验证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让他们进行深度分析,进行复杂电路的练习,甚至引导他们进行电路设计,电路创新,鼓励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对成绩中等或以下的学生,引导他们以基础为主,认真训练好每个基础电路。告知他们每个复杂的混合线路都是由几个或多个基础电路有机地结合而构成,要脚踏实地,不要盲目地与那些优秀的学生攀比。当他们能够成功地完成每一个电路后,他们会有无比的成功喜悦感,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不会失去。否则,这部分中下的学生就连基础电路也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课的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次要在教学中运用一些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技巧是一种教学手段,手段运用的好与差,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与低,所以教师必须努力改革创新,运用好各种合适的教学手段。最后,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因材施教,培养出各层次的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敬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四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黄庆文.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教育·职教,2009(02).

[3]李敬梅,乔一.电气基本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4]赵承荻.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梁伟泉.电力拖动实习教学初探[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4(02).

责任编辑 何丽华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培养动手操作型技能人才的特点,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适当的教学技巧,因材施教,培养各层次的职业技能人才等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电力拖动控制;技能训练;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110-02

《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要求都很强的专业课。在以往的教学中,该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缺少技能实践训练,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动手操作型技能人才,脱离了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宗旨。地处粤西的云浮市,有“石材王国”之美誉,是全国四大石材基地之一,是世界闻名的石材加工基地。而加工石材所用的各种机械的电气控制知识正是《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的内容。让学生学好该课程,特别是掌握熟悉动手操作技能,对于当地生产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山区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有积极意义。所以,笔者对《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课作了深入探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对理论学习感到乏味,而对需要动手的技能训练课往往有极大的兴趣。那么,中职学校教师,就必须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技能训练课中调动起来,当他们从技能训练中知道需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时,他们会自动回到理论中去寻找。这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比起被动学习,教学效果是显然易见的。而《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正好具备这种教学的特点。

在笔者从事二十多年的电工职业教育中,笔者发现如果纯粹是理论课,在第一、二周,对上课老师有新鲜感会集中听课,当新鲜感过后,学生的听课情绪会逐步下降,这就是传统的主动教学、被动学习的特点。所以,我们必须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中,笔者利用中职生好动、爱玩这一特点,让他们在动中学习,在玩中练习,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了学生主动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适当的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

技巧一:给学生一个错的机会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动性有所增强,但仅仅靠这样还是不够的。要想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错的机会”就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技巧。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的实操技能训练课中,学生实操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实训指导老师怎样对待这些错误呢?该不该一发现学生有错就立即给予纠正呢?在笔者的课程中,笔者就给了学生一个错的机会。在做足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让学生试验一下接错线出现的现象,那怕是短路现象,也应一试。让学生观察这些现象,从现象中分析错误的原因,造成的后果。笔者也不直接说出接错的地方,就是要让学生去思索,去找原因,去找答案。如果学生能够找出接错的地方,知道错在那里,他会很兴奋,知道自己真正能够学到知识,自己会分析,自己能够解决问题。这样,对知识的认识肯定很深刻,这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具体表现。但是,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学生想来想去,查来查去都找不出原因,教师还是要从旁引导,引导学生怎样去查找,怎样去分析、思考,要不然,学生会因困难太大而泄气,失去学习的信心。

技巧二:辐射训练法的运用

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的实操训练中,要训练的电路相当多,作为一位实操指导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的实操,不可能时时面对每一位学生,那么我们可以运用辐射训练法的技巧来提高实训效果。

在图中,教师要安排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当组员中有问题,可在组中讨论,组长负责分析、判断。如果问题能解决,问题就化解于组中,这样学生的互动性强,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组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果遇到组内都不能够解决的问题,那教师就要和他们共同分析、共同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对特难的问题,每一位组员都能够参与其中。这也是我们提倡的团队精神,也为以后就业的团队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技巧三:巧把成绩递进关

得到好的成绩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态,对于学生当然也一样。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实训课中,学生要实训的控制线路很多,而笔者采用实训成绩递进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在职业教育中,赏识教育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在最初的实训中,学生的拆装、接线的方法会较差,接线工艺也不太好,笔者会给一个C级或C-级的成绩。但教师必须给予鼓励,对做得较好的地方给予表扬、赞赏,引导他下一个实训做得更好,告诉他工多艺熟这个道理。当第二次实训时,拆装、接线方法与工艺和第一次相当或稍好时,给一个C+或B-的成绩给予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进步,老师是看在眼里的,他们的努力是得到认同的,这样会大大增加学习的信心。这样一级一级地将成绩递增上去,学生的学习就会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往上升。在成绩递进面前,有些后进的学生,看到别人的成绩都一级一级上去了,也会给他带来动力,也不想输给别人,在这样相互竞争的情况下,整个班的成绩会越来越好。

三、懂得因材施教,培养各层次技能人才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师有了好的教学技巧,这还不够的。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因为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有所不同,有些学生接受一定理论再去实践较容易完成,有些学生做完实训再回到理论较容易掌握,这就要我们因材施教。

笔者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课的教学中,对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经常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解答,并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安装电路来验证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让他们进行深度分析,进行复杂电路的练习,甚至引导他们进行电路设计,电路创新,鼓励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对成绩中等或以下的学生,引导他们以基础为主,认真训练好每个基础电路。告知他们每个复杂的混合线路都是由几个或多个基础电路有机地结合而构成,要脚踏实地,不要盲目地与那些优秀的学生攀比。当他们能够成功地完成每一个电路后,他们会有无比的成功喜悦感,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不会失去。否则,这部分中下的学生就连基础电路也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课的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次要在教学中运用一些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技巧是一种教学手段,手段运用的好与差,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与低,所以教师必须努力改革创新,运用好各种合适的教学手段。最后,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因材施教,培养出各层次的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敬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四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黄庆文.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教育·职教,2009(02).

[3]李敬梅,乔一.电气基本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4]赵承荻.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梁伟泉.电力拖动实习教学初探[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4(02).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技能训练课程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师徒制”式机械制造人才培养实践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