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eb2.0的教学资源库服务研究

2014-07-18陈玉芸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资源库个性化学习者

【摘 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学资源库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很多教学资源库仅是提供资源下载和检索的“资源仓库”,难以满足当前Web2.0时代提倡的参与、创造、互动、协作、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特征和需求;提出将Web2.0理念与教学资源库进行整合,探索教学资源库服务的思路。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 web2.0 服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191-02

教学资源库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学资源库无论在规模还是数量上都有了发展,并日益成为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推动学习者成长的重要平台。但很多高校对于教学资源重数量、轻应用,在学习资源呈海量存储的情况下,由于资源库服务支持不足,资源库建而无用、用而无实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一、制约教学资源库应用的因素

(一)资源的描述不规范,缺乏科学合理的分类组织

许多教学资源库资源数量庞大,但只是素材与资料的简单堆积,没有进行详细规范的属性描述,也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分类组织,使用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筛选所需学习资源。尤其是资源库的主要使用者——学生对学习资源的甄别能力有限、内容选择能力不强,更难以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使用资源库的主动性。

(二)脱离教学的使用情境,忽视学习者的实际需求

不少教学资源库侧重于从管理者和教师的角度提供和评价资源,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和实际需求,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与有效互动,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使用资源库的积极性和信心。

(三)缺乏深度交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但资源库用户多以个人为活动单位,进行资源的上传、浏览和下载,缺乏持久、有益的深度交流。

(四)缺乏科学评估与质量管理

资源库建设目前停留在资源收集的资源仓库阶段,缺少有效的质量评估与监控,资源低水平开发、重复建设情况较为明显。

二、Web2.0的概念和特征

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的升级换代,将以资源内容为主的Web变为向最终用户服务的应用平台,使用户从被动模式化的互联网中走了出来,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其核心为个性化、去中心化、自组织和信息自主权。

Web2.0带来了网络服务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网络学习的模式:由以信息内容为中心转换为以信息内容背后的人为中心;从知识单向传播到内容和人互相联系、彼此对话;从个人努力到协同共享学习;使学习者的学习模式由“读”信息的模式向“写”信息的模式转变以及建构“共享共建”的学习模式方向发展。

三、基于Web2.0的资源库服务理念

Web2.0的理念对资源库的服务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传统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将用户看为网络资源被动的接受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单的资源仓储式服务已不能满足Web2.0时代提倡的参与、互动、协作、个性化和创造能力培养的网络学习需求。

基于互联网的全新的教育技术服务(ET-Service)模式正在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资源观。这种教育技术服务是将教学模式革新、学习资源的利用与建设、教师与学生关系等融合到服务之中。

教学资源库提供的不仅是数据和信息,更应该是服务。我们必须以学习者为出发点,不仅要加强资源建设,更要加强服务功能建设,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策略和服务内容,将教学资源库打造成为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共同发展的网络学习环境。

四、Web2.0视角下的教学资源库服务策略

(一)提供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主动开展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服务方式。网络教育的个性化服务,其关键在于对个体进行差异化的分析和处理,积极营造个性化的有益学习环境。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历史、检索数据和行为方式的数据挖掘、分类、筛选和标引,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学习偏好和个性需求,为其量身制定学习方案,主动推送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生成个性化页面,提供反馈信息,进行即时互动等。

(二)关注个体,开发情感资源

网络教学突破时空局限,提供了相对宽松、自由和开放的学习环境,但是由于师生处于准分离状态,导致情感交流的匮乏,学习者容易出现无助、焦虑和孤独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资源库中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情感交流: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及时帮助和指导,提供辅导、答疑、讨论和评价等学习支持服务;根据学生在使用Web获取信息方面的偏好和习惯,多采用能激发学习者积极情感的语言,例如在对资源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采用“给力”之类的语言;多组织实施协作式学习,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鼓励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提高学习者对学习共同体的认同感和投入程度;从尊重需要的角度激励用户,引入积分等级和排行榜,用户通过创造智慧资源、上传资源、评价他人资源获得相应的积分和好评。

(三)鼓励参与性管理,倡导共建共享

Web2.0倡导开放、参与、协作、共享,“共建共享”是网站生命力的重要来源。教学资源库应该适当给予用户管理网站的自由,如允许部分栏目由用户自行管理、组织活动。加强社区、论坛、博客等互动交流平台的建设,既方便学习者与同学或老师就课题、作业、心得和疑惑等问题进行分享与交流,也有助于将参与者自身所有的经验、知识以及智慧产品由隐性资源向显性资源转化。此外,还可为用户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如用户中心、个人空间等,使教学资源库成为所有用户自我表达、互动探究、知识累加与聚合的共同发展的空间。

(四)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确保资源质量

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但由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惯性作用,大多数资源内容建设以教为主,提供素材、课件、案例、习题等信息资料,帮助教师传授知识,但却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支持。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型学习方式需要我们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资源形态,如微型课件型、个体任务型、过程体现型、小组合作型、邻近经验型等。

建立有效的教育资源评审机制,为资源质量把关。资源评价指标的制定要突出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为保证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当采用由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与用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两者的评价结果相结合,作为确定资源等级和资源排行的主要依据。

为了提高资源库的利用率,应该转变只注重静态内容建设、采用用户单方向浏览信息模式(Web1.O)的“消费式”资源仓库建设思路,用Web2.0的理念来指导资源库的建设与服务,从用户需求出发,为资源的应用提供服务,支持用户有效、便捷地共享、建设和应用资源,这也是资源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冯立国. 远程教育资源库资源共享服务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2)

[2]邵梁. 基于服务的共享教学资源库平台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

【作者简介】陈玉芸,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多媒体技术。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资源库个性化学习者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